锦绣农女忙种田_作者:一碗姜汤(159)

2018-02-09 一碗姜汤

  杜鹃轻轻点头,握紧她的手。

  送走了当家人,村里似乎安静了许多,然而日子还是要照样过下去。

  回到家,海棠又满血复活,张罗起家务事。

  连日大雨,一旦天晴,南头空旷的野地上野草疯长。海棠背了竹篓,提着竹篮往南头来了。

  下雨时,河里的浮萍很多,都被冲到了岸边,这些都是小猪们爱吃的饲料,因此好几天都是她爹大山,拿个长杆网兜往水里捞这些东西来给猪吃,没让海棠出来打猪草。

  经过十来日的休整和雨水的滋润,野草更加葱郁茂盛,现在不收割,不是浪费这么好的口粮吗?海棠打算今年多做些咸鲜口味的腊肠和腊肉,而把家里的小猪崽养的肥肥壮壮,这才是这些野草该有的使命。

  而这次出来,不仅仅只是要挖猪草,她还记挂着熬盐。

  说起来经过上一回大雨,她家都有半个多月没有敖盐了,如果不是家里的盐巴因为腌制咸鱼消耗的厉害,海棠都要把这一码事给忘了。

  大清早的,整片南头的野地里也就剩了海棠一个人,她四处张望一番,确定四周没有旁人,这才小心掀起石壁,挖了盐土,往背篓里装。

  背篓的底部垫上了一层布巾,装好的盐土就不会往外漏出去。

  盐土十分松软,不一会儿工夫,就装满了背篓。海棠拿石板把挖出的土坑掩藏好,又仔细再次往四周观望一圈,确定真没有异样之后,这才割了一把野草,塞到背篓子里。

  其实海棠的小心谨慎有些过了头,就算被人知道她挖土,这也顶多就是让别人费解些,并不会把这泥巴跟盐扯上联系。毕竟这时代的人也没学过化学物理,怎么可能把盐巴和泥土联系到一起。

  但海棠谨慎习惯了,她家二叔不过是卖了几天虾子,就被人打成那样,还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配方。

  可见这个时代,为了钱,人心也是一样贪婪无比。如果说这配方是个小小的金元宝,那这村南头的盐地可是实实在在的大金矿了。如果真被人知道在清水村有这么个宝贝,不斗个你死我活,出几条人命,海棠绝不认为可以轻易罢休。

  因此再怎样的小心,海棠都不觉得是多余的。

  再次确认,一切万无一失,万全的保障做个十足十后,海棠才定下心来,低头割猪草。

  村里的壮实男人走了大半,整个村里显得尤其安静。

  这天天刚擦黑,全村人就早早关门落锁,这年月,虽然这小山沟里没有啥值钱的物事,但多多防备总不为错。

  张二娘仔细检查了前后院的院门,茅屋的门栓,待确定没有什么差池后,这才带着两个孩子,拿着桐油灯盏回屋睡觉。

  张二娘让桩子随她睡了东屋,海棠还是回自己四合院里的小屋睡去。

  夜半,半个斗大的圆盘挂在天际,清水村里影影绰绰,一阵风吹过,枝叶飞舞,如同鬼影

  丑时上下,张二娘被憋醒,怀孕到了这个月份,似乎往茅厕跑的格外频繁些。

  家里往日都备着马桶,今日桩子在东屋睡着,她倒是把这茬给忘了。张二娘迷迷糊糊的下了床,就着窗外的月光,摸索着把桌上的桐油灯盏点燃,小心掌着灯,往后院去了。

  月夜下,跟张二娘家一墙之隔的柱子家门口,围着三个高矮不一的身影。

  阵阵风吹过,杨树叶子簌簌作响,透过斑驳的光影,依稀能看出这三人戴着面巾,蒙着口脸。

  第115章:偷盗

  “二弟,别弄错了,你确定是这户人家?”一个瘦高个低声询问。

  “错不了,这可是我的地盘老三,赶紧动手,别误了时辰。”男人压低声音催促。

  那被称为老三的胖男人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个亮晃晃的东西,跺步到了篱笆门外,矮下身去。

  三两下工夫,篱笆门吱呀一声,开了。

  瘦高个轻拍了一个老三的肩膀,似在夸奖他。

  三人再不多话,轻手轻脚进了门。

  穿过泥巴院,到了柴门前,那老三又低着头开始撬门,借着皎白的月光,这下可以看清,他手里居然是一把光亮亮的匕首。

  柴门很快被打开,几人猫着身子先后进了屋。

  张二娘上完茅房,关好了屋门,晃悠着慢慢进了东屋。

  村里很安静,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她似乎听到隔壁有些响动,又觉得是自己多心了,这头一回离了男人,就疑神疑鬼,也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