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娘听了,稍微好过了些,微不可察点点头
晚些时候,又是一个惊天大消息从村里传来,清水村居然有盐矿!
这重磅消息是远松带来的,从府衙回来,他整个人还恍恍惚惚,犹在梦中般不可思议。
村里人人激动,都跑到南头地里看热闹。
可惜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当日下午,官差们再次回村,带了大队人马,把南头大片空地全都围起来。听远松说,这一块都会被隔离开来,挖出的盐土也会被直接拉到镇上去。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这才回了神
什么,自家地里的盐巴居然跟自个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这样的理?
妇人们眼红,气愤不能自已,却不敢说半个不字,谁都没胆子跟官府对着干。
远松一一安抚大家,胳膊拧不过大腿,大家虽然窝着火,也只有认了。
一连多日,南头地里都一片忙碌,四周盖起了高高的围墙,把那一片空旷阻隔在众人视野之外,而砖瓦小房也盖了好几栋,是为了把守的官兵专门建造的。
马车场地也圈了起来,有传言,如果盐矿过大,清水村人也要集体搬移到别处居住。
这消息一出,可吓坏了全村乡邻。
清水村虽然不是啥富裕地方,穷山穷水,路也不好走,连识字的都没几个人,但大家伙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安居在这里,祖先的坟场也在这里,这里就是大家的根,哪里是说搬就能搬的?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吓的坐卧不安,惶恐不已。
受了众人嘱托,远松赶紧又上官衙打探一番,得到确切消息,确实有搬迁这么一说,但就算搬迁,也不会搬远,只是把清水村合并到附近村里。
这多少舒缓了大家焦躁不安的心。
好在他还带了个好消息来,如果需要迁移,镇上会补贴新修房屋的银钱,如果无需搬迁,清水村人的赋税可以免除三年。
清水村再次激起千层浪花,能得到些安慰,大伙还是高兴的,毕竟拖家带口,只要出去就要花钱,大家这么不乐意挪窝,还是因为没银子
而如果无需搬走,还能安安心心住在村里,三年的赋税可以省去,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了。
一时之间,村里流言漫天飞,有些迫不及待的年轻后生,做好两手准备,都要去隔壁村打探新屋住址了
第161章:二癞子
海棠却悔的肠子都青了!
报官这一举动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算来算去,就没有算到这一出。她家好不容易才在这清水村置办了家业,没了盐巴,至少还有花椒树,还有这实实在在的大院子是依靠,如今好了,如果这搬迁消息是真的,往后可一样都指望不上了
南头地里离村庄大概有五十多丈,因为盖房取土,每日敲打吵闹不停。
村里的孩子们会围着一起看看热闹,也许都受过家里的嘱托,大家都不敢凑近了看,生怕被这些官家人抓住不是,那可有理都说不清。
桩子也被张二娘耳提面命,仔细敲打了好一番,幸好现在大些了,再不像以前那样莽撞,也省了不少心。
对于那伙贼人的状况,大山和张二娘格外关心,过几天就会去村长家问问进展。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日子刚刚过的好看些,如果跟这些人扯上瓜葛,那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更可怕的是,如果被贼人惦记上了,那以后就甭指望安生了。
出乎意料,远松比他们更关注这事,每次去打探,总能从远松哪里得到些新消息。
回来张二娘说与海棠听,海棠也能理解,这清水村毕竟是他的地盘,他这一家之主都不知自己地界有盐矿,这脸生的贼人是如何知晓的呢?他又是个负责的,肯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才罢休。
日子在鸡飞狗跳中过去,这天中午,家家户户刚刚吃罢中午饭,三三两两闲坐在树荫下乘凉,忽然又见三五个壮实的官差老爷凶神恶煞的往村里来。
众人皆吓得站直身子,收了散漫神色。
官差气势汹汹,往村中直奔而去,经过这群农人身旁,连正眼都没给一个。
惶恐的等人走远,村里的寡妇秋婶子才颤抖着声音问道:“这群老爷要干啥?”
“不晓得啊,这是哪个得罪人了”
“是啊,是出了啥大事啊”
大伙一头雾水,有些想跟着去看看热闹,却怕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