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请不要叫我胡萝贝_作者:水滴石(77)

2018-01-22 水滴石

  那么小的生命,都没有她的小臂长,才刚刚呼吸这世界的空气就又要化作尘埃。

  小家伙的身体已经被他的家人带回去了,听多吉说藏区实行天葬,拿\“皮囊\”来喂食秃鹫,是最尊贵的布施,是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还未拥有先学会了施舍,这一生必然没有罪孽,来世一定会投个好胎吧。

  这几日黄蓓总是出错,恍恍惚惚,精神不济。参加救治的几个学生状态都不好,老医生们纷纷叹息,却谁也没说什么,这是每个医者的必经之路,只能他们自己化解。

  他们的工作不仅是在卫生服务中心等着患者上门,也会下乡为藏族乡亲们到家诊治。

  在离贡芝县卫生服务中心150多公里远的罗古村,山路崎岖,老乡们外出就医很不方便,那里便是这次下乡的目的地。

  村里没有卫生所这样的设施,村民有病大多依靠传统藏药。像白内障这样需要现代医疗手段救治的疾病,在这里几乎成了绝症。

  80多岁的拉姆大妈因为双眼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已经失明十多年了,袁老爷子一听说拉姆大妈的情况马上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到了她家。

  拉姆大妈和自己的儿子儿媳住在一起,看的出来老太太被照顾的很好。

  袁老爷子握着拉姆大妈的手说明来意,看得出来拉姆大妈一开始并不相信,之后显得非常激动。黄蓓现在也能听懂几个词了,像谢谢是突及其,医生是门巴。

  老爷子安抚好拉姆大妈,然后简单检查了下,还好眼部没有别的并发症,手术需要到服务中心进行。

  儿子、儿媳为拉姆大妈收拾好物品,因为家里有事,不能立即随行,老爷子决定先把大妈带回中心检查,让儿子、儿媳随后再来。

  在村子问诊了一圈,把需要住院医治的患者带上。黄蓓扶着拉姆大妈向村子外走的时候,忽然听见鹤鸣。

  拉姆大妈侧耳听了一下,接着说了一大串话。

  袁老爷子听后笑着给黄蓓他们翻译道:“拉姆说去年有只鹤受伤落到他们村子,被村民们救了,一直养在村子里。”

  黄蓓抬头向鹤鸣的方向望去,有矫健的白色身影忽从屋后飞出,叫着在村子上方盘旋了下,接着利箭一般展翅飞向湛蓝的天空。

  望着远去的白鹤,黄蓓默默的许愿,希望藏区的生活也能像这只白鹤一样,尽管历经磨难,终将一飞冲天。

  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回到卫生中心,把拉姆大妈安排进病房。

  第一次进卫生中心的病房时,黄蓓震惊的用手托着下巴。一开门先是一股牛肉的膻味扑面而来,然后就是满屋子嗡嗡嗡的苍蝇,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黑心餐馆。

  藏区因为信仰的原因是不允许打蚊蝇的,有时候善良真的是把双刃剑。

  在黄蓓震惊的时候,老司机们已经有条不紊的分发密封袋,带着藏民把食物封装,放到走廊的柜子里。然后让病人占时离开,开窗通风,喷洒驱虫的药物,对外只说是病房消毒。

  多吉一再询问驱虫剂会不会杀死昆虫,黄蓓耐着性子一遍遍解释不会,天知道她是用了多大的毅力才没有把这些苍蝇都拍死。

  对对对,她应该多向藏民朋友学习,少杀生,死后好少遭点罪。哎,黄蓓又忽然想到那杀菌消毒算不算杀生?细菌、病毒就不是生命么?

  现在病房的卫生状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就是不知道他们走了以后是不是又会恢复原样,人的意识有时候很难改变。

  拉姆大妈似乎很喜欢黄蓓,每次她跟着袁老爷子去查房的时候,拉姆大妈就拉着黄蓓的手说个不停,黄蓓每次都二脸懵逼的听着。

  袁老爷子说她是个有福的孩子,吴羽锡表示不服,他不仅有福,还有知识。

  黄蓓说她也有知识。

  “有知识怎么没考上临八。”

  好哇,你终于暴露了,就知道你是瞧不起我们临5。黄蓓哼了一声,“为了不和你做同学。”

  吴羽锡看着黄蓓,也哼的一声,拿着检查结果去病房找老爷子。

  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黄蓓战意高昂的继续抄病历。

  拉姆大妈的检查结果不错,没有其他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很高。黄蓓翻了翻老爷子的行程本,征得老爷子同意后,把手术安排在了两天后。

  隔天,吴羽锡突然来找黄蓓,让她去病房。路上吴羽锡告诉黄蓓拉姆大妈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