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商媛_作者:刘小刀(278)

2018-01-08 刘小刀

  很快,卷轴被展开,从东到西,大殿竟然站不下,又折回几步的长度。除了几枚官银是红色,全是黑黝黝的名字和手印。卷轴最里面,是十分端正的楷书写下的文字,众臣都凑过去细看,也有几人低声读了出来。

  刘庆脸上挂着淡笑,还是把目光锁定在韦斌身上,只看得他全身不自在,简直想找借口逃出这座大殿。

  万民书上的楷书字体,写下的是陇南地震发生之时,李媛的十几名伙计如何施粥救人,如何保护粮食,如何帮助百姓修建房屋等事,还有后面又派了人手来帮忙,全力救助不惧损失。这样无私纯善之人,朝廷不仅要大力褒奖,还要优待尊崇才是。却不知因何事牵连,被滞留京中受审,百姓无不关切,愿以己身为保,证明她绝不会做出有违法纪之事,望皇上顺应民意,不要冤枉好人,让百姓心寒!……

  刘庆待百官都看过上面内容,示意侍卫收起来。

  “谁言百姓愚昧不明事理,谁言百姓粗蛮不堪教化!看到了吗,真正为民着想的人,真正心里装着百姓的人,百姓们心里都记着呢!”刘庆很少大声说话,但今日,面对着这粗糙的土布和上面一个个不辨纹路的掌印,刘庆胸膛里仿佛堵了一团火,他一定要烧出来一般!

  “百姓有难,朝廷推三阻四不去支援,是这个人,这个十几岁的姑娘和她的人救了百姓!现在,你们要把她扔进大牢受审,说出你们想要的证词?谁想做,就去做吧!如果不怕被百姓生吞活剥吞吃入腹,那就去做吧!”

  “咣当”一声,刘庆掀了御案。吓得百官跪地齐喊:“皇上息怒!”

  刘庆早已拂袖而去。

  等了一会儿,没有声音。众臣才敢抬头看去,见龙椅之上空无一人,这才互相搀扶着站起来。唐相指挥了几个人把卷轴重新卷起来,收进宫里。韦稹看过去,他只当没看到。

  刘庆走出去好远才停下,心情依然激荡。百姓,这就是百姓啊!他自幼长在深宫,一切都是书上的,百官嘴里的,直到今日,他才第一此见识到百姓的力量!原来,他们心里也都有杆秤!

  李媛还在佛堂,根本不知道前朝发生了什么。韦太后却是知道了,心里忍不住泛酸,不过一商贾之女,做的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沽名钓誉,收买人心罢了。也就百姓愚昧,被人蛊惑几句好听的就被人当枪使,愚昧,愚蠢!

  刘庆走到佛堂之外,侍卫宫人要行礼问安,他摆摆手制止。轻轻地一步一步走近,看到少女盘腿坐在佛堂一侧,提笔沾满墨汁又挤出少许,一手拂袖又开始书写。几乎不看经书,完全凭记忆写下一行行晦涩难懂的文字。

  第二百零一章 走不走?

  李媛没有刻意写快点,就用她平时的速度不快不慢的书写。默经让她心里平静,完全不是负担。

  刘庆走过去,她歪头看了一眼,放下毛笔才低头道:“参见皇上。”

  刘庆淡淡笑着:“不必多礼。累不累,休息片刻?”

  李媛:“修行不累,修俗世才累。”

  刘庆点了点头:“没错,红尘俗世,确实更累。难为你小小年纪,看的这么透。”

  李媛莫名其妙,这位不善言谈,走到这里就是跟她说这些没用的话?“皇上,发生了什么事吗?”

  “你想回家吗?”刘庆真诚的问道,心里却有些忐忑。宫里难得有个他还算喜欢的人,放她离开,真有些舍不得,可是他又知道,这皇宫终究并非她的福地。

  “啊?”李媛有些疑惑,这不会是试探吧?照她这些日子的观察,皇上还是不错的,并非诡计多端之人,他说的这话很有可能是真的,但问题是,会不会有人阳奉阴违!

  “你在陇南为百姓做的一切,百姓都记在心里。今天送来了万民书为你请命。”

  “啊?”这,虽说“万”是个概指,并不一定有一万人那么多,但,真的没想到啊……

  “还有你可能要多一位义父了,萧穆大将军打算收你做义女,如果你不拒绝的话。”

  李媛想了想:“我还是留在皇宫吧。”

  “为什么?”这个回答让刘庆有些惊喜,但也十分不解。

  因为走了,嫌疑依然不能解除,而外面更方便韦家人对她下手。这话不好直说,李媛想了想道:“这宫里的佛经我还没有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