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五色_作者:璐边小虫(73)

2018-01-10 璐边小虫


如今想来,召开大会之缘由,定是因此信而起!


贺仙听罢大喜,道:“师伯,信内之言,可否相告?”见松庭应了一声,立马竖耳细听。


松庭默然一阵,回忆起信中之事,这便从头说起。


原来在数十年前,这位居士的师父在世之时,竟曾得到过邪吟,后因放在友人家中,不慎被其仆人所盗,他那位友人也被仆人所杀,死于家中。


贺仙听到此处,霍然醒悟:这正是沈御风生前说过那桩有关邪吟失踪的悬案呀,难怪耳熟!她还记得当时沈御风说,太师叔方回得了个假的邪吟,那友人还无故而死,原来竟都是那仆人做的……再细想去,那居士口中的师父,岂不就是她的太师父独孤羽吗?写信的人,莫非就是住在大别山上的师伯?


松庭说到这里,正好有些微的停顿,她忍不住插一嘴,问道:“那位居士可有留下名姓?”松庭点头:“信末署名:别山居士。”


贺仙心中一喜,必是师伯无疑了!正想告诉松庭,可转念又想:师伯既然没有向方丈表明身份,恐怕是不想被他知道,更何况还有这姓常的在呢!还是不说为好。


一抬眼,常欢正朝她看来,暗眸流光,嘴角似笑非笑,心事仿佛已被他洞穿似的。


贺仙有些心虚,微微低下头去,静听松庭继续往下说:“那仆人嗜赌成性,在外欠了好些赌债,见那邪吟金光罩体,只觉得是件无价之宝……他错手杀了主人,自知闯下大祸,慌忙带上邪吟,逃了出去。


哪知邪吟光芒顿消,拿去典当,不值一文。那人遂沦为盗贼,被人打成残疾,最后一路行乞,流落到太行山附近,一个寺庙的老和尚见他可怜,便收留了他。之后他也痛改前非,戒去了赌瘾,在寺中落发为僧。阿弥陀佛……”


顿了一顿,复又长叹一声,说道:“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平平静静地过了好些年,他又有些不安份了。有一日,两位女香客带了些贵重东西,路经寺里,借地歇脚,他贼心又起,偷了些东西,却被女香客的车夫知觉,在搜屋之时,车夫发现了邪吟,将其放入箱内,他大喊抓贼,随后就被打晕过去了。


待他醒来之时,邪吟已经被带走。可就在当夜,来了一批武功高强的蒙面人,将他抓了去。这些人审问他邪吟的来由。他忆想起主人结交的朋友——居士的师父,好像是个会武功的,便一通吹嘘,蒙面人听后,一时竟不舍得杀了他。


过得数日,那群蒙面者又抓了一人,当时在江湖上他是数一数二的剑术好手,竟也被生擒,关入牢内。


他们两个被抓的,渐渐熟悉,后来寻了个空隙,一个负责撬锁,一个杀出条血路。只可惜……侠士为了救他,跌入了万丈深崖,那仆人为了避祸,也隐居山中十多年,近些日子因身患重疾,临终前返回到主人旧居忏悔,又四出打听他的安葬之地,这才碰上了别山居士,当年的真相才随之大白。”


等松庭把话说完,贺仙才开口相问:“师伯,那被抓的剑术好手究竟是谁?”


松庭道:“正是失踪多年的御剑门前任掌门上官承影。蒙面人一直都在逼问他邪吟还有上官夫人的下落。”


贺仙暗自思索:那上官夫人怎么也跟邪吟的下落扯上关系?回想起那上官夫人,名叫端木箫,与其妹妹端木琴——也就是蓝夫人,合称“箫琴二仙”,两姐妹精通乐律,以此融于武功之中,别树一格。以前都是太行山云梦观的弟子,在江湖上大有名气。


思及此处,忽而心念一转,喃喃道:“莫非……女香客就是上官夫人端木箫?”常欢想了想:“另一位女香客,是端木琴吗?我之前还奇怪,武林大会在即,义父怎会有雅兴去参加卢庄的琴艺比试,原来,是想会一会她。”


松庭见两人心思机敏,一笑点头,又回常欢道:“你说得对,我的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前两日与蓝夫人闲谈时,我有意提到当年她姐姐失踪一事,她细细回忆始末,说那年正是恩师——镜虚师太的寿辰,那时候她二人已出嫁,上官承影跟蓝啸天都是掌门,无暇□□,她们便一道结伴回了云梦观。


返家时也是共車而行,一路上姐妹二人各自新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箱箧盛装物品,还入了一间寺庙。端木箫那时带着几岁大的儿子,三人在庙里逛了好一阵才走——但没提起被盗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