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四房原本养着的牛啊羊啊猪啊,能宰的都可以宰掉了。
储存在地窖里面的米、面、干菜、腊肉,只要是能够搬走的也都要全部搬走。
衣物、被褥什么的,白鹭洲的气候要比红花村寒冷,虽然现在还不过是入夏的天气,但是他们多带些御寒的衣物就对了。
然后他们到白鹭洲是要开荒的,农具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把谢家四房原来用的都带上,还要再购置些新的,否则要不够用了。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他们这趟举家跑路真的是大工程啊。
幸好杨氏管了几十年的家,她虽然连字也不认得,但是对于怎样分配任务却是非常熟悉,二小姐听她有条不紊地说来,对于怎样搬家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人多就是好办事,只要把事情都分配到位,五天内搬走也不是不能实现的。
二小姐这趟提前回到红花村,除了说服谢家四房跟他们一起走之外,还需要找到木匠、铁匠、泥瓦匠。这些手艺人非常重要,否则谢将军部下虽然有两千多的士兵,但是没有师傅带着,他们都不知道能不能够折腾出东西来。
她虽然可以向系统购买到方法,但是她是比谁都要花架子,根本就不懂得怎样动手。
谢永贵沉吟着没有立即开口,他在脑海里面盘算着,哪些人是可以跟他们走。
他一辈子都在红花村里面生活,自然是认识许多的匠人。
但是这些匠人有稳定的生活,有妻有儿有徒弟,不见得就会跟随着他们离开。
二小姐也明白匠人难找,她因此想了个办法出来。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们先不要求匠人举家跟随着他们离开,他们的船也不可能无限制的载人前往白鹭洲。
他们只跟匠人们说是雇佣他们前去某处做工。
只要匠人们签订工作合同,他们立即就可以,把薪酬结算给他们。
合同签订的年限是三年,而薪酬是比他们现在能够赚到的多出几倍,她相信肯定会有不少人被钱银打动,愿意跟随着他们离开的。
至于到了白鹭洲以后,他们便没有办法回头了。
等到他们做满了三年的时间,如果这些匠人们要离开,她再想办法送他们回来。
但是她相信三年后的白鹭洲,发展已经是一日千里,只怕这些匠人们到时候不是想要离开,而是想要接他们的家人前去定居了。
二小姐与两位老人商量了大半晚,事情大致是有了轮廓,才带着倦意休息去了。
正文 第109章 忙乱,迁徙大工程
有了谢永贵以 及杨氏的首肯,有关举家迁徙的问题,接着下来便都不成问题了。
次日的早上,谢家四 房的众人都按以往的习惯,早早就起来了。
二小姐向来 是爱睡懒觉的代表,但是因为知道这天的早上,两位老人肯定是要召集儿孙们开大会,所以她也一改以往的习惯,早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大伙用过了早饭以后,谢永贵和杨氏果然是,把他们都叫住了。
不管是准备去泡菜作坊开工的,还是打算到水泥作坊巡视的,这天的工作统统都被叫停了。谢家四房举家迁往白鹭洲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两位老人的肃目,其余人不解的目光中召开了。
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有:
谢永贵、杨氏、长子谢东景、三子谢东显、四子谢东晃、五子谢东晏。
谢齐起是谢家四房的长孙,并且已经成亲育有一子,所以他作为第三代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的会议。
而次子谢东昆因为眼下,正在不知名的地方放飞自我,所以二房是由他的儿子,今年刚满十六岁的谢齐趁作为代表参加了。
剩余下来的其他人,要么是女人要么是孩子,家里面的事情由男人们说了算,他们并没有表决权,所以没有在旁边列席。
二小姐作为技术指导,以观察员以及外宾的身份,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因为涉及朝堂、谋反、劫狱等问题,所以作为大家长的谢永贵,虽然是面对着自己的儿孙,但是还是没有把真话都全部说出来。
他首先是大致地交待了,因为京城中的将军府发生了某些事情,有可能会把他们都牵连进去,所以他和老伴在昨夜商量过后,决定举家迁往别处避祸。
两百多年前,谢家大族也是这样,从外面迁过来的。
所以谢家四房的一众儿孙们,对于举家迁徙避祸这样的行为,接受度还是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