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娘子有空间_作者:江清浅(247)

2018-01-05 江清浅

  他们在听完了老父亲的决定后,主要是询问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搬迁往哪儿?

  第二,怎样搬迁,什么时候动身?

  第三,是暂时搬迁,还是长久地搬迁,家中的产业要不要卖掉?

  让二小姐啧啧称赞的是,在场的众多代表们,居然没有人对迁徙提出异议的。

  由此可见谢永贵和杨氏两位老人,他们作为大家长威望还是极高的。

  谢永贵对儿孙们的表现很满意,他把昨夜与二小姐交流,得到的信息共享给了大家。白鹭洲竟然是这样的遗珠,它跟外面的那些妖艳贱货都不一样啊!

  几个兄弟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惊叹。

  老大谢东景和老三谢东显,是种惯了田的,他们对于带着妻儿换一个地方,继续种田表示没有意见。

  老四谢东晃在镇上的店铺当过伙计,回来后又负责打理水泥作坊。

  他是有点担心到了白鹭洲后,自己想要当上掌柜的理想会没有办法实现,但是他看了看非常淡定地坐在旁边的二小姐,到了嘴边的说话又咽了回去。

  早些时候他在镇上做工,只有小杨氏留在了家中。

  他比其他几个兄弟,晚了许多才享受到,二小姐带来的好处。

  所以这回他决定,紧跟着二小姐的步伐,再也不能够落在其他人身后了。

  老五谢东晏刚刚才中了秀才,而且白鹭洲是个荒芜之处,对于他这样的读书人来说是最不适合居留的。但是他同样也没有表示反对,摆明了态度是大伙去哪儿,他就跟着去哪儿。

  二小姐琢磨着一番谢东晏的心态,他因为一直专心地读书,所以还没有议亲,直到现在都还是孤家寡人。杨氏并不是不着急小儿子的婚事,但是她和谢永贵都认定了,等到小儿子考中了秀才后,会有更多的选择的余地。

  谢东晏是在今年的春闱中秀才的,这会儿才得知消息不久,杨氏原本正在替他进行相看,但是还没有把人选落实下来,便发生了要搬家的事情。

  小儿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既是好事又是遗憾事,但是眼前是顾不上了。

  以往谢家四房还十分贫困的时候,一家人节衣缩食地,供谢东晏以及谢齐起读书。谢东晏是非常感恩的人,他对于老父亲以及几个兄长的决定,素来是能听从的就听从的。

  所以他既无家眷拖累,又有对父兄的敬重,自然就选择了跟随他们行动了。

  在谢永贵透了口风,几个儿孙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之后,二小姐便把话题接了过去。她昨夜和两位老人,商量出了大致的搬家方案,这会儿就由她向在场的众人讲解。

  他们必须在四日内,准备好所有的东西,第五日的大清早就要离开。

  这个时间真的是非常紧迫,但是在场的众人都明白,他们这趟是出门避祸。

  原本他们还以为当日就要动身,结果还有四天四夜的时间作准备,这样的安排已经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

  泡菜和咸水鸭作坊,是建在谢家四房的院子里面的,基本上都是自己人在做事。

  所以要关闭这个作坊是相当的简单,把东西归置清楚便可以了。

  但是水泥作坊请了很多帮工,要关闭它还得花费些力气。

  按照二小姐的意思是,不如把这个作坊交给“极味楼”的掌柜祁宝山打量,还有泡菜、咸水鸭的方子,他们也可以一起给他。

  祁掌柜以往帮助了他们不少,而且他还是齐五手下的人。

  所以红花村这个据点,并没有完全放弃的必要。

  二小姐对祁宝山是颇为欣赏的,但是眼下要把他拐走并不现实,就让他继续留在田横镇上,待到他们在白鹭洲站稳了脚跟,她再回来想办法把他挖走也不迟。

  谢永贵对于二小姐的建议是非常赞成。

  在水泥作坊里面做工的,大多数都是他们同个家族的人。

  以往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绷绷的,有了二小姐带头办起来的几个产业,他们的手头才松动了起来。

  他是不愿意一下子断掉了他们的营生,把作坊交到祁宝山的手中是最妥当的。

  与祁宝山交接作坊这件事,由二小姐亲自出马最佳。

  她把这桩事情接了过来,在散会后便搭着极味楼拿货的马车,前往镇上跟祁宝山商议去了。

  而谢家四房的其他人,则是留在了家中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