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低着头把鱼重新秤了一遍,看着秤上的数,一脸的这不能啊。
刘妈妈看着俩人演戏也不点破,冷笑着说:“一共七条,我记的清楚,说是一条两斤,一共十四斤,现在看看,这是多少斤。”
老板避开不答,就只是低着头一直在调秤杆,口里还嘟囔着,这不能啊,这不能啊!
老板娘就站在刘妈妈身边笑着说,“肯定是人太多,忙错手给秤错了,秤明白了就行,缺多少我们给补。”说着就要掏钱包。
刘妈妈直接拦住,“还有呢,你一等,要不然一会儿还得来二茬。”说完就从刘明宣手里把两条黄花鱼给接过来了。
除了带鱼,刘妈妈还在摊子上买了两条黄花,说是五斤,回家一秤也就四斤刚出头,两两想加,刘妈妈这火气才格外的旺。
老板娘笑着的脸顿时一僵,木着手脚把刘妈妈手里的袋子接过去。
看老板还一脸这不可能的调着秤杆,刘爸爸开口了,“不用划了,就四斤。”
“我们一共就买了几斤鱼,你就少我们三斤,你们这生意做的可以啊,利够大的。”刘妈妈讥讽出声。
这鱼可比猪肉贵多了,加上过年涨钱,这三斤鱼最少就是四十块,加上中间的差价,这真是想过个好年啊!可惜了了,遇上了她。
老板娘这时候能干什么,接着劝呗!“过年不兴发火,肯定是秤错了。”就这么两句来回的磨。
也不跟刘妈妈他们算钱了,直接从腰间的小挎包里掏出张五十的纸币往刘妈妈手里塞。
刘妈妈冷着脸不要,老板娘看看刘爸爸,果断转头瞄向刘明宣。
“孩子,来拿着,劝劝你妈,别让她生气了,过年了,吃个好鱼。”说着就往她手里塞。
刘明宣余光看着刘妈妈微微点头,顺坡下驴,松手接了。
老板娘看她接了,大松了口气,把鱼重新包包,“过年发大财啊,年年有余。”说着就往刘爸爸手里递。
“没下次。”刘妈妈冷着脸扔下一句。
扭头示意刘爸爸伸手接过去。
“就是秤错了,秤错了。”老板娘还是笑着打哈哈。
刘妈妈摇头,是不是秤错了你们自己心里明白。
抱着鱼上车,刘妈妈系着安全带说:“这也就是我脾气好,换个脾气不好的,能给她掀了摊子,到最后还给我秤错了秤错了,当谁是傻子呢!”
“也没办法,她总不能一口承认黑了你四十块钱。”那以后都生意还做不做了。
刘妈妈斜了刘爸爸一眼,“就你会当好人。”
因为被骗了一回,刘妈妈买年货的态度顿时就严谨起来了,不因为人多赶时间就马虎,看秤,砍价,一样接一样,宁愿多浪费点时间,也不愿意再被打脸。
刘明宣也就在后面跟着忙前忙后了好几天,买东西也是很耗精力的,尤其是这要买的数量大于等于十的时候,拎袋子都变成了正经的体力活,所以,等到刘明沣一放假,刘明宣就赶紧把自己给换下来了,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再不退位让贤,还呆着干什么。
不出去买东西了,在家里也没闲着,要收拾卫生,她很主动的选了个能磨洋工的活,洗窗帘。
把窗帘布摘下来,往洗衣机里一扔,就摸出自己的小平板跟江源发短信。
“干什么呢?”
“洗窗帘。”
“累吗?”
“不累,有洗衣机。”
虽然她也知道这话题很没营养,但闲着干什么呢?就聊呗!无聊也聊。
从现在进行时到将来进行时,他们都话题从正在做什么慢慢过渡到了将要做什么,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种进步不是。
过年上桌的年夜饭,年后要走的亲戚,俩人都精神上交流了一遍,把大众话题聊完,俩人就开始聊点隐私的。
不要想歪,内容很正经的,毕竟怎么说她都是一高中生,结婚法定年龄都不到的年纪,思想还是很纯洁的(?)
“要上山吗?听说有庙会。”江源提议。
“庙会~”这事她知道,新兴的,主要就是为旅游事业添砖加瓦的,跟早年的那庙会略有不同。
但“是不是有点冷啊?”这大冬天的,又是在山上,她立马就想起了地理的知识点,一千米降六度!夏天的30到24还好说,除了凉点爽点没别的,但这冬天的零下三到零下九,那就不单单是凉不凉爽的问题了,这是要多添几件棉袄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