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274)

2025-07-23 评论

  康和跟范景方才松下了气,只不关他们家的事,那也便是他自为人不正,倒了大霉。

 

 

第137章 

  翌年正月,大福进了县学读书,二月里范鑫与十五同下了场童考。

  好事成双,府试过后,四月上,两人双双上了榜。

  十五名次不错,入了前十,徐家举家欢喜,前程可望。

  而红榜最尾,范鑫的名字也落在了上头。

  观榜当日,范鑫喜极,抬起袖子捂住脸,竟是哭了一场。

  年近四十,总算也不枉半生读学,终有了微薄功名傍身,往后,他教书育人,腰板也总算打得更直了。

  这一年里,小福终日在武馆骑射习箭,愈发的皮实。

  武馆的第一批女学员和小哥儿教授出来,个个身手都不差,打出了活招牌,这年下半年,还未是往外张帖,便有不少人户预先定下了要送孩子来习武。

  范景一头授课忙碌,一头也自行主理着新招了几个教习来,好的培养做主教习,次些的做辅教。

  武馆学员增多,教学也随之一步一步的更为规范,更完善……

  康和则跑着家里头的生意,该是办分铺的办分铺,置业的置业,赋税承大福的光,免去了不少,他侍弄起生意来倒是愈发得有了干劲儿。

  这一家子,读书的读书,学习的学习,教课的教课,跑生意的跑生意,倒是各有事干,多是充实,没得个闲散人。

  而身旁往来好的亲戚朋友,亦是各自都在奔着好日子经营。

  珍儿家里头,骆川宜得了个补缺官职,在怀乡县的县学上做税课司大使,主要负责协助管理商税、市税的征收。

  虽是未入流的官职,可到底也算个体面职务,自是中秀才后,他几回下场乡试皆未得甚么好成绩,虽还不曾灰心,可现有入职的机遇,却也颇为心动。

  按照律令,多是举子方才有选官补缺的机会,但偶时也有一二机遇落在秀才身上。

  骆川宜参与了考校,没曾想竟被选中了,一时间便有些犹豫作何抉择,毕竟一旦入了官,那便不能再行科考。

  大福听得姑父有这番机遇,倒是劝说他可以入官,他时常从伍教谕那处得些最新的邸报来看,晓得不少朝廷动向。

  如今天下太平,读书人渐多,按照这趋势下去,他时读书人定然不如往前些年金贵,到时童生、秀才,乃至于举人或许都不少。

  如此读书人多居的各行各业,必然相竞厉害,想要得机会入仕,只怕难上加难,倒不如今有机遇拿下。

  骆川宜思虑几番,又与家中人商量,最后还是应下了这般职务,携着珍儿和两个孩子前去怀乡赴任了。

  这官职虽小,又是以小小秀才入的仕,他日也走不得多高,但于寻常人户来说,已是极其难得,无论如何,从今往后也都是官户了。

  巧儿呢,不是个爱相夫教子囿于内宅的,孩子生产后没多久就学着家里茶铺上的生意,婆婆也乐得教,慢慢将生意脱手给了她管理,反是自己含饴弄孙了起来。

  巧儿风风火火的,茶铺子经营起来不比婆婆差,预备着跟丈夫还要在外县开茶铺。

  再说贺家,夫夫两人养着一对双胞胎,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贺小秋教姑娘学家里的卤味手艺,也想着在城北再支一间卤味铺子起来;张石力则教导着小子练武,预备再大一点儿就送去范景的武馆上学武。

  听得这几年武考见了雏形,武人待遇提高了许多,倒是颇有些前程。

  旁的那些亲友故交不一一细提,虽是各家皆有各家的忧愁烦恼,却也都在耐心热烈的把日子经营下去。

  朝青暮雪,跳丸日月,转眼即是四年……

  这年夏,日头炎炎。

  康和带着一家子回了乡里奔了趟丧,范爷吃了午食,人躺在树下纳凉,睡下了便再没醒。

  老太爷走得平和,没病没痛的,又是高龄了,算作喜丧一桩,家人们都没太接受不了。

  大福于这一年前的秋天,蟾宫折桂,中了举子。

  虽是名次算不得优异,可也很是天赋难得了。

  他却停滞不得,求学心盛,未在家中享举子的各般殊荣,轻车简从前去了闻名于外的岳衡书院求学。

  此番老太爷过世,他才回了家来奔丧。

  恰是回来了,便预备在家中多待些日子,一来想给范景过了生辰,二则也陪陪小福。

  谁曾想这小哥儿,与他写信时多般亲热思念,哄得人心头好是念家,这厢他家了来,终日却难见得他几面,这哥儿不是在武馆练武,便伙同了贺家小子出门去跑马。

  浑然野得很。

  “二十六一日,便是你们小爹的生辰,日子快得很,你俩长高长大了,小爹今年也过整寿了。”

  夜里,康和把两个孩子叫到了身边,同他们嘱咐道:“小爹不是个爱热闹的,往年里都不如何肯过生辰,独也就吃我做的一碗长寿面,席面儿都不吃。”

  小福咬着一只梨,坐在桌子边上叠着一双抽了条儿的长腿,道:“那今年小爹过整寿,是要大办一场吗?”

  大福安静,也在旁侧认真听着。

  康和道:“他哪里肯办,本就不是爱应酬的,生辰时大操大办还教他招待客人,不是平白受罪麽。”

  小福点点头,倒也确是这般。

  “那我去问问小爹,看他今年生辰想怎么过。难得哥哥也回来了,一家子齐齐整整的。”

  康和道:“我已是安排了,只提前通知你俩一声,到时一家子出去一趟,就甭再另有事情冲突了。”

  小福闻言眼睛一亮:“今年小爹生辰能出去过?”

  大福眉心也动了动:“是去哪处?恰是夏月天气炎热,出去散散暑热却比家中还好。”

  康和却神神秘秘道:“到了日子你俩自就晓得了。”

  站在门外欲是开门进去的范景,听得父子三人在屋里偷偷商讨他生辰的事,又止住了步子。

  他做似甚么也没听见一般,轻声出了院子去,心头想,这人又想折腾甚,亏是还伙着两个孩子一起。

  想是这般,但范景心里竟也破天荒的有些挂记起自己生辰这件事来,需知往年若不是康和做了长寿面端到了跟前,他且都记不起是自己的生日。

  好是很快就到了二十六一日,一家子在厅里吃了早食,康和便教胜寒牵了马出来。

  一家子四口人,趁着天还未见热,一并骑了马出城。

  清风做伴,策马走道,倒是舒坦。

  小福自是巴不得骑马出来走,大福虽专攻于读书,可君子讲究六艺,他本是好学之人,自也会骑马。

  兄弟两人在平坦的官道上纵马比试,很是快活。

  康和跟范景夹着马腹慢悠悠的并驱而行。

  看着前头两个发丝扬起的少年孩子,觉是欣慰又说不出的满足。

  “要往哪处走?”

  范景偏头去问康和。

  “县下的官道每一条,每一段都教咱俩踏得熟得很,没甚么新鲜地是你不晓得的。既是这般,索性就带了你去个再熟悉不过得地儿。”

  话罢,康和甩了缰绳,笑着冲去了前头。

  范景见状,遂也追了上去。

  马儿一路跑过官道,穿过羊肠小路,相继钻进了丛林之中。

  随着渐高的山势,林木葱郁,炎热的气温隔绝甩在了山底。

  小福还是头回来这般山林里头,只见着粗大过腰身的树木直冲天际,铺天盖地的,且林木生长的很相似,稍有不慎,还真容易迷路。

  栖息在树林上头的鸟儿麻雀羽毛油亮,甚是漂亮,看得人眼花缭乱。

  他皱着鼻子动嗅嗅,西闻闻,觉是山里的气味很是丰富,时而是清爽的林木气味,时而又有潮湿腐烂的树叶味……

  此时,小爹说得那些深山野外经验,好似才具象了起来。

  大福也嫌少来这等密林里头,他依稀记得好像很小的时候,似乎教家里人带着进过深山一回。

  只记忆不深了,可今朝同游,倒是又能诗词几篇了。

  比起孩子的稀罕,范景见着记忆中那再是熟悉不过的蜿蜒小路,便已晓得了康和要带他去哪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岛里天下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