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受教道:“多谢大人指点。”
衙役摆摆手:“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大伙儿又客套了几句,萧衍也没再耽搁,回到书院同穆峰一说,穆峰沉思后,朝萧衍作揖:“有劳衍弟挂记。”
穆峰动作很快,几乎是当日便给自己寻到了老师,正是之前帮他们作保的卫夫子。
他面善心黑,与直肠子的卫夫子,倒也算是相处得融洽。他感恩于卫夫子平日里帮衬,卫夫子欣赏他的才华,同时也不忍这么一位有才学的学子因故蹉跎,两人一拍即合,当日回府后便摆了酒席,以师徒相称,甚至还邀请山长当为见证之人。
当然,也邀请了萧衍和萧宸。
此次府试,穆峰排在第三,他打算等三年后再下场,而萧衍和萧宸自然是还要继续往下考,故而学习比以往还要更加勤勉,也迎来了萧衍这具身体的诞辰。
于此同时,赵婶子与陈芝兰,乃至织锦庄的生意遭到布行的打压,更有甚者还仿造他们的绣品,伪装生事,细问之下才得知是关家出手。
赵婶子在接手生意,同萧衍兄弟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习了不少当朝律令,当即震怒道:“岂有此理!如此阴险小人之辈,若是就此容忍,岂非助长他人嚣张气焰?”
陈芝兰摇摇头,“此计倒也可解,只是咱们名声已然受损,远非长久之计。”
潘掌柜点点头,“现下唯一问题是,有关家在,没人会同我布庄做生意。”
主要还是货源的问题。
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萧宸攥着拳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萧衍却道:“这有何难?不过只看诸位愿不愿意割舍手中利益。”
陈芝兰眼中一亮,当即问道:“衍弟请详说。”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关家此举无非贪图绣活而来,只要将所得利益,用来与知县大人做善举,区区关家又如何能阻碍?饶是他关家再无法无天,总不能同知县大人叫板罢?”
最主要要事关政绩问题。
一般地方官员以三年为任期,知县在这个小地方当了几十年的知县,是他舍不得这里,不想离开吗?当然不是!
朝中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便有了坑位,也根本轮不到知县去填。若有了政绩,难道还用担心转不了位置?
陈芝兰蹙着眉头,提出问题:“区区小利,知县大人怕是不会为之所动。”
第31章 奸臣31
萧衍风轻云淡,“如若将绣活,变成咱们这的大活儿呢?”
陈芝兰眼睛明亮:“如此可行!”
如沿海盛产海货,北藩盛产甜瓜,南地盛产茶、蚕丝、香木、香料、谷物等产物,他们这边虽说属于南方,却也靠近北方。谷物和其余南方相比不了,和北方也比不了,说白了便是没有自己的当地特产。
若是与官府达成合作,将绣活作为他们这儿的当地特产,皆是莫说是官府,若是有人胆敢在其中动手,恐怕老百姓第一个就会不答应。再往大了想,怕是皇商中也能分一杯羹!
不过唯一的问题是,若是官府将其据为所有,那岂不是给别人摘桃子?
陈芝兰将问题道出,萧衍细思后说道:“若想经长久之道,与朝廷合作是必然趋势……”
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民企和国企合资的问题,国家股份占比大于50%,亦或虽未大于50%,也有实际控制权。
若想和朝廷合资,只能将51%的股份让给朝廷,剩下的49%掌握在他们手里,便也不用担心有官员到来,随意摘桃子的行为。
合资的好处是有朝廷做靠山,不会再出现如关家这般的权贵,以及能享受皇商政策待遇,以及销售渠道等问题。
弊端是他们控股权少,受管监察司行多,相当于把一份蛋糕让利给国家。不过如今他们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只要把生意做大,即便手中只有1%的利益,也能赚得满盆钵满。
至于朝廷会不会答应,这就需要他们说服知县后,便是知县的问题。要知晓朝廷如今各地灾年不断,比起每年拨银子下发,相信他们地方能够‘自力更生’,朝廷必然会欣然同意,毕竟商税也是国家进项之一。
这是喜闻乐见之事。
有了解决问题办法,众人也按捺不住,着手准备说服知县的准备工作。
此事由陈芝兰和赵婶操作,因为萧衍和萧宸往后可是要为官之人。当朝律令,为官者不可从商,他们自然不会落人话柄,不过作为‘希望自己家乡更好’的读书人作为说客,倒也不是不可以。
对于自己没能得到的那份利益,萧衍是这样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能够帮助更多有需要之人,也算是我们兄弟二人的一份浅薄之意。”
这话是要将他们的分红用作于善举。
如今他们家已经不缺银子,唯一留下的话柄便是这分红之事。须知,苗头得尽早掐灭于摇篮中,绣活不过是用来改善他们家庭生活条件,现下远看就要到乡试,还是早早做打算才是。
用利益换作名声,倒也不算坏事。
陈芝兰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出萧衍的话中之意,闻言点头道:“你且放心,有我和婶子在,必定不会叫有些人中饱私囊,贪污了去。”
赵婶虽有不解,可听闻用来做善事,唯有满心敬佩。至于萧宸……
萧宸一点意见都没有,因为他也知晓,这件事都是由萧衍开展而出。如若没有萧衍,如今他可能还要苦哈哈地抄书卖画。故,他没有任何意见。
唯一有问题的是……
“这绣图,莫不是还得由我们出罢?待日后恐怕没有功夫,若是有此打算,还是尽早招揽画师。”
陈芝兰正有此意,因为萧家兄弟日后一看便是要考科举,哪有时间作画这些?如今他们兄弟二人未有藏私之意,她也不会因此矫情。
次日天色尚未亮堂,知县私人府邸便迎来了几位宾客。
关家之事,知县也并非闭塞之人,以为他们为此事而来,面有难色。
“陈家侄女,咱们也不算外人,老夫便实话告知:并非本官不帮你,只是关家为涉及我朝律令,本官也是爱莫能助。”
前者自称老夫,是以长者对晚辈的关爱,后者本官之说,便是表明自己不会徇私枉法,滥用职权。
这是表明他自己的态度。
陈芝兰笑道:“伯父身为侄女长辈,芝兰哪敢让伯父为难?今日侄女贸然上门,是有要事相谈。”
知县不以为然:“哦?愿闻其详。”
陈芝兰将打好的草稿道出,知县愈听眼神愈为明亮。
待平复好心中激动之情,才道:“你们……当真愿意将此事交给朝廷?”
陈芝兰大义凛然道:“身为子民,如何不愿?只是您也知晓,咱们身为老百姓,也要吃喝,这分红之事,还需得细谈。”
和他们一样,知县也乐得促成此事。如今还有一年才到述职之日,到他手里可都是政绩!都是他的政绩啊!
分红的话,知县也是个人精,自然知晓还需扯皮一番,不过只要能达成此事,让他们占些利益倒也无伤大雅。
最终,两方扯皮之下,陈芝兰占10%,赵婶占15%,萧家以10%用于善举,另外10%用作改善当地建设,剩下的55%归朝廷所有。
虽说不如之前计划好的那般,可这也是知县做了最大限度让步,毕竟朝廷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
商谈好,知县有些迫不及待,却见萧宸状似不经意说道:“都说家宁则安,不知大人如何认为?”
知县虽不知晓萧宸为何会说此事,不过看在他们兄弟二人必定会出人头地,以及将自己的利益用于善举的份上,知县大人还是会给他几分薄面。
“这是自然,不知这位小兄弟何出此言?”
萧宸摇头道:“无甚,只是听闻庄外有户人家养了只爱犬,深得主家心意,连府中下人也是敬重非常,走到哪都会用金丝软席供它踩踏,就怕弄脏了它的四足。”
“这只黑毛犬倒也聪慧机灵,知晓自己得主家看重,逢人便恐吓,若有人想要驱逐,身边的下人便会劝阻,说这只犬价值千金,想要动它,也得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得罪得起它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