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理服人(70)

2025-08-27 评论

  比如说孝治帝与锦常在幼时关系并不融洽,几乎说得上是两见两相厌。可能是随着年岁渐长,情窦顿开,两人开始渐渐变得暧昧起来。

  男女之事本就不定,这很正常,可让萧衍感到诧异的是,据知情人所说,锦常在幼时本性跋扈张扬,自从落水后突然间心性大变,变得懂事起来,自此才女之称初显。

  一个人的心性变幻之大,一为自个明事理能够想通,二为突遭变故,以锦常在年幼不知事的年岁,即便突遇生死之事,也不该转变得如此之大才对,毕竟年岁在那,才几岁的小娃娃怎么可能明白这么多为人处世之道?

  更别说后面与孝治帝陷入爱河后,捣鼓出一堆惊世之举,诸如闻所未闻的兵法之道,政/治远见,上至利国,下至利民之策!为人聪颖,果敢非常,种种迹象表明,此女和后来的恋爱脑完全是两回事!

  这种感觉让萧衍觉得,锦常在身体中,似乎有三个人!一个是幼时跋扈张扬的锦常在本尊,第二应是异界之魂,三则可能是另一位异界之魂,亦或是锦常在本尊自己抢夺回身子的掌控权。

  如此也能表明,为何孝治帝前期对锦常在爱之深切,后面却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却任由宫妃欺凌。

  除此之外,萧衍还查出了当年方家旁系,为何会脱离主家的原因所在!

  方家乃一方大族,底蕴之深,历经多朝,才转而没落。不,也不是没落,而是他们想要退出于人前,故而甘愿没落!

  这是因为方家乃前朝帝王心腹!

  前朝被颠覆前,方家临危受命,从深宫中抱走了一位小公主逃离京城。

  方家为前朝皇帝心腹这事儿罕为人知,要不是萧衍辗转周折,这才打听到当年方家为前朝权臣,而后以政见不合之故,急流勇退,退出朝堂和世人之眼,随后不过数年间,前朝已然倾塌。

  世人只道方家好运气,可萧衍只觉得那位前朝皇帝,很有可能知晓亡朝不可逆转,这才另寻一线生机?

  想到此处,萧衍顿了顿,突然没由来有了一丝猜测。

  有没有一种可能,锦常在便是前朝后人?

  或许是锦常在故意顶替锦常在本尊位置,而后与孝治帝‘两情相悦’,有意叫孝治帝知晓自己的才智过人,显露出自己的不凡,想要通过皇嗣,夺得皇位?

  可这样一来,锦常在后面为何会变得恋爱脑?还是出现了什么变故,叫她不得已装成恋爱脑进而自保?好让孝治帝对她身份深信不疑?

  逻辑有点混乱,萧衍试图捋请其中关系。

  首先,锦常在顶替了太傅之女的身份,蓄意接近孝治帝,为其筹谋皇位,谁知孝治帝比起儿女情长,更偏爱权势,选择了当今皇后。

  当然,也不排除锦常在以进为退,劝孝治帝迎娶皇后,自己委曲求全,加深孝治帝心中对她的愧疚和情义。

  自古帝王多薄情,只有死人才能永远完美,锦常在果断选择死亡,在孝治帝心中保持完美,对她心怀愧疚,爱而不得,如此五皇子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储君。君不见上辈子孝治帝正是如此么?

  不过……

  萧衍突然想到一点,即便死去的人,会随着时间愈加美化,可人的一生很长,总有太多不定性,锦常在又是如何保证她的计划一定会成功?

  还有,如若锦常在真的是前朝皇室后人,在古人观念里,五皇子即便是锦常在所生,可血脉里仍旧掺杂着本朝皇室血脉。这样一来,复不复国,又有什么两样?总不能图着把人家血脉变得不那么纯粹,来个精神胜利罢?

  想到此处,萧衍心中一凛。

  有没有可能,五皇子并非本朝皇室血脉?而锦常在也并没有死,而是死遁?

  倘若他是锦常在,在大业未成时,必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充满变量的可能,就此去死,必然会选择在后方主导一切。

  再回想上辈子的剧情,孝治帝驾崩后,朝中一片混乱,各方皇子均在夺嫡中身亡。本来应当是太子继位,谁曾想遗诏却指定五皇子为新帝……

  最主要的是,饶是有孝治帝暗中筹谋,在彼时关键时刻也不可能保证朝臣上下一条心,可稀奇的是,居然除了太子党派,没有任何人对此表示有异议。

  这个问题出现时,上辈子的萧宸已然身陷大牢,他以的也是萧宸的视觉,故而并不知晓其中有什么缘故。

  只是……要想全部让人闭嘴,唯有强大的兵权可以让人退缩。也就是说,五皇子除却孝治帝人脉之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势力!

  一个皇子想要在皇帝眼皮下培养自己的势力,哪怕是孝治帝有意传位于他,可帝王心性使然,不可能会让他暗中发展势力,否则自己还活时随时可能被踹下龙椅。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五皇子背后有人,这个人很有可能便是锦常在或是前朝势力!

  如此看来,锦常在是前朝皇室后人,而五皇子非本朝皇室血脉的可能性极大!

  当夜,萧衍书写一封书信,不动声色放置于墙院上,不多时一道黑影闪过,信件也不翼而飞。

  -

  夜深依旧,皇宫灯火通明。

  明亮的烛光下,孝治帝坐在龙椅上,半张脸笼罩于阴影之中。

  此时,孝治帝拿着一封书信,神情高深莫测,帝王威严愈发逼人。随着时间流逝,四周寂静可闻。

  “云麾使,凌云帆何在?”

  陶公公回道:“回禀陛下,凌大人在殿外等候。”

  “宣。”

  凌云帆是一位人高马大的男子,已过立之年,为阳州城凌氏之人。同时还是萧衍和萧宸所认识——凌兄的小叔。

  受侄子相托,凌云帆对萧家兄弟二人多加照顾。然。萧家兄弟婉拒受邀,寻了块地儿暂住。

  萧家兄弟已然站在皇帝这边,谨防被奸人所害,凌云帆只好派人前去保护,谁知今夜萧家兄弟请他帮忙送书信,说是十万火急……

  本来这事儿他不太情愿,毕竟如今萧家兄弟还未有官身,即便已然进入陛下之眼,可陛下欣赏之人年年皆有,新人换旧人比比皆是,何况只是年岁不大的少年?

  此乃其一,其二是因为他担忧萧家兄弟恃宠而骄,因此惹怒了陛下,这才稍作犹豫。可想了想,萧家兄弟能够在文章上作出惊人之作,应当并非愚人,故而才帮忙呈上。

  此刻,凌云帆站在殿门外,冷风呼啸,吹得手脚冰凉,却也未曾敢挪动半步。

  终于,脚步声从殿内传来,宫人小心将门帘揭开,“凌大人,陛下有请。”

  凌云帆动了动腿,冰冷失去知觉的双腿,此刻终于恢复血液。

  殿内燃着炭火,刚进大殿,一股暖风便迎面袭来。

  “微臣,云麾使,凌云帆,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孝治帝未曾叫起,眼眸半眯,目光直直盯着凌云帆好半响,状似无意道:“此封书信,为何人所书?”

  凌云帆不知孝治帝这话是要追责,还是其他目的,却也不敢有所隐瞒,“回陛下,此乃今科会元萧衍所书。”

  “哦?”孝治帝神情不辨喜怒,“朕还不知,爱卿竟与今科会元交好。”

  凌云帆连忙低头,“回陛下,下官未曾同萧衍交好,只是微臣那侄儿向来喜好结识英年才俊,受侄儿所托,下官这才帮忙转书。”

  “少年心性,倘若有何处冒犯陛下,还请陛下宽恕。”

  孝治帝表情有几分古怪,“你那侄儿,可是去岁养鸡的那位?”

  凌云帆:“……”

  就……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居然连这事儿,都给传到京城了!

  “正是小侄。”

  孝治帝压低声音,看起来很是八卦,“你那侄儿当真去养鸡了?”

  凌云帆苦笑道:“回陛下,正是如此。”

  说到这儿,凌云帆也有些吐槽:“去岁乡试后,下官侄儿应是受那试题启发,跑去学农户养鸡,想要分辨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现下可曾分辨明白?”孝治帝问道。

  凌云帆摇头,“未曾,那蛋反而是越下越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公子醉无忧 打脸 系统 快穿 爽文 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