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100)

2025-08-28 评论

  汤暖抱着女儿下车,“我再看看。”她往左右一看,没错是她家,隔壁是卖馒头的卢家,另一边远好多,因为她家占了两家院子。

  “敲门吧。”

 

 

第45章 

  自五哥儿和铁牛一走,蒋芸拴了院门,在灶屋简单吃了些,她煮了一个鸡蛋,还有五哥儿烤的点心,特别好吃,尤其喜欢吃花生酥,比之前五哥儿带回来的那包桃酥还要好吃。

  酥脆油不是很大,也不甜腻,一股花生咸香。

  蒋芸捡着边角料吃了几口就停下来,她把圆圆整整的饼放好,想着要是二姐三姐回来了,到时候给孩子们吃。

  她想到这儿,神色有些低落,喃喃自语道:“……三女婿也不知道气过了没。”

  都怪老汤,喝了几杯酒,当着几个女婿面说一番浑话,大女婿二女婿脾气好,不往心里去,三女婿脾气大,说:岳丈要是怕我惦记汤家秘诀,以后我不上门就是了,省的防我跟贼一样。

  唉。

  ‘砰砰’——

  后院门响打断了蒋芸沉思,擦了擦手,出了灶屋,一边想谁啊,估摸是卢三娘?那五哥儿出门去了,三娘得扑空。

  “来了来了。”蒋芸嘴上喊,走到了门前,手抓着门栓问:“谁啊?”

  外头赵香香先高高兴兴喊:“外祖母外祖母,我是香香!”

  蒋芸愣了一瞬,香香是谁?

  “娘,是我三娘。”汤暖听到娘的声,不知为何双眼一酸,声音都带着鼻音。

  蒋芸赶紧开了门栓,两手拉开木门,见门外站着的是她家三娘,四年了,四年了,蒋芸一看女儿,眼眶滚滚泪落下,脸上是笑,“三娘,是三娘,快进快进来。”

  汤暖也哭出了声。

  蒋芸有些手足无措,伸手去给闺女擦了擦泪,说:“你爹没了,屋里他不说你不说赵经了,你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赵经是三女婿的名字。

  汤暖一听此话,滚滚落泪。蒋芸是个内敛胆怯的人,以前孩子幼时时,背着老汤会亲亲抱着孩子在怀哄一哄,到了孩子们大了,蒋芸就‘不敢’这么做。

  老汤会嫌耽误事。

  她也不知道抱抱孩子们,怎么耽误事了,但她不敢多说。

  而现在,蒋芸伸着胳膊揽着三娘,拍了拍三娘的背。

  汤暖在母亲怀里痛快哭了一场,还是赵香香拉了拉阿娘的衣摆,说阿娘别哭了。

  蒋芸反应过来,先招呼人进,又去看后头,“赵经呢?女婿没回来?”

  “家里生意忙,他留在家中正好看二郎。”汤暖嘴上说着借口,她丈夫不愿意上汤家门。

  那次她爹瞧不上丈夫,说丈夫做生意太油滑,胆子大,好高骛远,早晚摔个大跟头,到时候把铺子都赔了进去。

  丈夫不爱听这个,后来吵了几句。

  蒋芸点头,一手拉着三娘一手拉着娃儿,“先进来,正好家里收拾出来了,你多住几日。”她看向门口车夫,“三娘,这是?”

  “我们府县的车夫,家里熟人王师傅,这次送我们娘俩来奔丧,香香爹给了钱,住客栈就成了。”汤暖说。

  蒋芸:“那也不能送你们俩到了就走,先进来歇歇脚,家里骡子没在,先把车放进来,都歇歇。”

  “娘,地方哪里够——”汤暖知道娘家什么样子,不想王师傅看了笑话,话还没说完,见娘将院门敞开,又去卸门槛,汤暖一下子看到了院子全貌,顿时愣住了。

  这、这院子——还是她未嫁人时的家吗?

  院子大了,亮堂许多,收拾的干净,除了院门这片地儿是夯实的土院子,上头铺着大板砖连通东西两边,中间是熟悉的菜地,小了一圈,还有那棵柿子树,前头都铺了大砖。

  屋门都刷过漆,大片的空地,搭着竹竿架子晒菜。

  “三娘,你带香香先去我屋,就东屋挨着前头铺子那间,里头啥都收拾好了。”蒋芸叫女儿先进,她招呼王师傅进来歇歇脚。

  王师傅来时,听老板娘说,进了奉元城这几日要辛苦麻烦你住客栈,她家住不下云云。王师傅是无所谓,之前也见识、听过,说老板娘父亲脾气不太好。

  没成想这次老板娘的娘很是热情,不像早些年时,车门都进不去汤家。

  汤暖领着女儿,拎着包袱往院子里去。赵香香见什么都好奇但拘着也没瞎碰,随阿娘先到了屋。蒋芸房门是敞开,东屋这一边分了三间屋,蒋芸屋里面积有个十七八平方,里头现在放了一张新床、三扇门的衣柜、一张圆桌,两把旧椅子,没了。

  因此地方显得更大、更宽敞。

  隔壁是会客厅,一张圆桌,几个圆凳,往里靠墙位置一张长条桌,桌上摆着汤父的灵牌——蒋芸让摆着的,二娘三娘一直没回来,万一回来了要烧香。

  “王师傅你先坐。”蒋芸招呼王师傅到客厅坐,“三娘,你和香香在家先看着点,我去街上买些饭,你们回来定没吃。”

  “灶屋里水缸有水,诶呦对了,还有五哥儿做的点心,那先洗把手脸,吃些点心。”

  蒋芸忙忙活活不停,脸上都是高兴。

  汤暖让女儿别乱动,她去跟娘一块忙活,见着院子处处透着股陌生的熟悉,乍一看天翻地覆变了个样,其实格局变化不大,只是狠狠收拾了一通。

  “娘,五哥儿和他夫婿没在家吗?”

  蒋芸水瓢舀了水,让女儿擦洗,又给王师傅打了一盆水放院子外头。王师傅谦让说不必劳累老太太动手,他自己来就好。

  “没事没事,你洗吧。”蒋芸站在灶屋回廊那儿,说:“他俩给袁大人送谢媒礼去了。”

  汤暖:“谢媒礼?”五哥儿小她四岁,今年也二十一了,难不成才嫁人?

  蒋芸瞬间明白过来,三娘还不知道家里短短一年多发生的变化,当时五哥儿跟前头那个胡康定亲,老汤不让多说外传,嫌‘面上嫁哥儿实则招婿’写在信上写不明白,外加生三娘女婿的气,就没让写信送到石经府县。

  三娘都不知道。

  “说起来话长。”蒋芸去灶屋拾了一盘子模样好的点心,递给香香吃,“乖香香,吃吧,在外祖母家别拘束,你阿叔做的。”

  “你也尝尝,先垫吧一口,我去街上叫了饭,再同你仔细说。”

  蒋芸从铺子前出去叫饭,汤暖拦都拦不住。

  还要去街上买饭?以前是肯定不行的,娘省的很,只会操劳现做。说家里变化大,娘变化更大。

  院子里就汤暖母女,王师傅给骡子倒了些水,还有抱了点草料,让骡子歇歇,做完了才去擦洗。

  赵香香看着盘子里的点心,有的她认识,“阿娘,这是绿豆糕,这个是酥饼吗?瞧着也不像,小一些,还有花生。”

  “你尝尝就知道了。”汤暖笑了下,让闺女吃。

  她爹现在没了,以前小时候什么好吃的都先留着,看爹怎么说,爹说要送人,那她们就动不了。

  赵香香拿了块点心,小心翼翼送嘴里啃了一口,嚼了嚼,顿时眼睛都亮了,“是花生,阿娘是花生味的,你也吃。”

  “好,阿娘尝尝。”汤暖掰开一块吃了一口,这花生酥点心跟桃酥还不一样,咸口烘过的花生,咸甜口越吃越香。

  赵香香吃完一块,眼睛看向盘子里,这个、这个、她都不认识,绿豆糕她知道,她想等等再吃。

  “娘,我等外祖母回来吃。”

  “好。”

  蒋芸去街上要了两份蒸饺两碗粥,想着王师傅不够吃又要了两个荤馒头,香香才七岁,再给香香要了一碗馄饨。

  “蒋婶,怎么这般高兴?要这么多吃食,你拿不下我给你送去?”

  蒋芸爽快答应,“成,我家三娘带孩子回来了。”

  “她和孩子还没吃呢。”

  到了卢家铺子前,蒋芸还多聊了几句。陈巧莲知道三娘有四年没回来了,现下回来了这是好事,“……光三娘?女婿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路归途 生子文 穿越时空 美食文 市井生活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