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夫夫俩从卢家院子出来,陈巧莲掌心一把沉甸甸铜钱还有点恍惚,就四个馍卖了三十文?虽说这花馍要比寻常馒头大两个样,但也是馒头啊。
“要不我把钱给送回去?”卢大郎跟娘说。
陈巧莲震惊之下又是心动这把钱又是有点不好意思,旁边卢三娘恰逢说:“大哥、娘,我觉得五哥说的话是有道理的,阿娘做花馍做了半天,又是捏又是卷,样子漂亮,不能按馒头价卖。”
“五哥家买卖生意好,咱们还是听五哥说的。”
“要是做花馍卖,奉元城里还有送子花馍、孩子满月酒花馍……”卢三娘掰着指头数了数,眼神一点点亮了起来,“五哥说的买卖,咱家能做。”
陈巧莲:“走那歪道,咱家是正经馒头铺子。”
“娘,花馍也是馍,咋能算歪道,就算没客人来定,也不影响咱家做馒头啊。”卢三娘反驳。
陈巧莲心痒痒,尤其是那把沉甸甸的钱还攥在手掌心里,面上说:“行了,你小孩子家家的,生意心别太重了,女郎还是得娴静勤快,做买卖这事家里有男人干就成。”
卢三娘挂了小脸,她也不知道为啥,不喜欢听娘说这个。
那大哥说吧。哼。
卢大郎见妹子生气,笑呵呵打圆场说:“我看也行,咱就试试,到时候娘做出来摆在外头,要是有客人问就说说。”
“那定价怎么定?”陈巧莲问。
卢大郎:“不能比今个汤老板给的少了。”
陈巧莲咋舌那太贵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但她又想试试吧,就说:“那一个花馍八文钱。”
“要是再复杂些还能更贵。”卢三娘没忍住又开了口,然后被大哥拍了脑袋,卢三娘抱着头哼道:“好好,我不说了,你们弄吧。”
“你这孩子,你大哥也是为你好。”陈巧莲见女儿赌气进灶屋,是叹了口气,孩子越大脾气大,不好说了。
汤显灵逗铁牛定花馍无意之举给卢家馒头铺又引了一条生意。
第二日时,娘给二姐家孩子做的小衣裳连着一块细布一封信,打包成包袱,铁牛骑着骡子送到了去崔林镇商贾的手中。
“这位冯老板会识字,接了包袱后,说到时候他要是回来,定来咱们家一趟,请咱们都放心。”铁牛跟娘说。
蒋芸连连点头。
汤显灵在家做‘辣椒料’,将吴茱萸晒得干干的,而后小转盘磨成粉,烘干的孜然颗粒、花椒、盐加入进去,最后再来点白芝麻增香,做了足足一大碗。
娘裁油纸,到时候两勺粉为一包,卖个十文钱。
“这能卖出去吗?”蒋芸听了觉得贵,但香料也贵,这个不能说五哥儿定价高,成本在这儿呢,她就是担忧卖不出去。
“能啊,上周有好多爱吃辣的食客问。”汤显灵手上干活,一边跟娘说:“放心吧,小众粉丝购买力强悍。”
毕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蒋芸听不懂,五哥儿又说俏皮话了。
皇甫铁牛在棚子底下拉石磨,将买来的小麦磨成粉,还得再过一遍筛子,磨出来的面粉不是雪白的,有些淡淡的黄,很是细。
汤显灵一看,就说:这袋面粉不做买卖,咱们自己吃。
这可是他家铁牛阳光下,晒着肌肉,俊俏男郎给他磨的粉!
汤显灵干活时,真是赏心悦目,一边跟娘贫嘴一边欣赏美男。
嘿嘿嘿。
铁牛帅是实实在在的!
一家人在家,就是周末也不全是歇着啥都不干,不过一边干活一边瞎聊天,还挺有意思的。
双休后,上一周长康坊的锅盔大卖,其他坊的肉松面包冲击下,汤显灵朝食买卖其实有点点影响,虽然每天备货还是能卖完,但没有往常那么‘急切’。
以前没开铺子门,食客就在外头排队候着,现在就没多少了。
以前六点半左右开张,卖到九点多结束,现在能卖到十点。
汤显灵觉得有差距但是不是特别大,不行就砍备货量,反正自家暮食盒饭生意好,这个是家里主力赚钱来源。
因为他家生意‘没之前好’,上周时,老赵家在外头街上犯了不少贱——豆子说了一次,其实汤显灵买午食,碰到了在外头正跟人闲聊背后蛐蛐他家生意的赵家大娘。
当然了,对方一看到他,有点害怕,不说了,只是趾高气昂扭身走了。汤显灵:……
店铺其他人打圆场,让他算了、别跟老太太计较、大热天的。
汤显灵:?
他在街坊心目中,真成了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悍夫郎了。
拳打男郎,脚踢妇孺。
不至于不至于。汤显灵:“我没生气。”但他一看大家脸上都不信,回头拎着食盒就跟铁牛和娘告状。
“我多慈善好脾气一个人啊!”汤大老板自夸。
蒋芸迟疑了下,不知道咋说。五哥儿是不是晒晕了头,咋胡说八道起来。
皇甫铁牛是睁眼瞎,真情实感说:“对,你脾气就很好,心肠也好。”
“可不是嘛。”
蒋芸:……铁牛也晒晕了头?这咋都胡说起来了。
上一周就这般度过,老赵家关起门来乐呵呵,每日饭桌上拿汤家生意走下坡路来下饭,一家人饭菜都能多吃两碗,孩子从赵二郎村里回来了,听着大人学说这等恶事,也跟着呸呸骂汤家。
双休过去,周一汤家铺子生意又好了。
老赵家:?
他家咋又食客排队了?还排这么大早?
铺子外头食客:“真像崔大爷说的,吃了汤老板家饼,那边真是猪糠了。”、“其实也没那么夸张难吃,就是少个一文我觉得亏了,没吃到胃口上。”
“你可别提了,那个肉松面包我吃了难吃的哟,跟汤老板家的不能比,又是奶味又是咸味,吃起来犯恶心。”
“汤老板家肉松面包有奶味咸味肉味但是就是很好吃。”
“就这般烂面包,那个坊的人跟没吃过好的似得,还抢的厉害,被我笑话了一通。”
今日不止有熟客,过几天还有新来的客人守着买朝食。
盖因:这些你都觉得好吃?那是你没吃过正宗的,正宗的在哪?八兴坊汤五哥朝食啊,哦,现在他家改成了汤五哥馆子……
歪打正着又是一波宣传。
不怕有竞争对手,就怕货比货,虽然贵一文钱,但论起好吃程度那是远超一文钱了,老食客吃过外面的,回头才发现:汤老板家真是实惠又好吃。
第66章
汤家铺子生意又红火起来。
老赵家一双眼都快红滴血了,赵家大娘是站在正街上冲着汤家铺子方向就啐一口,搞得外坊来的路人脚下拐了弯,恨不得离老赵糖油饼铺子八丈远。
外坊人走远了还嘀咕:那家老太太莫不是身体不舒坦?瞧着像是想打人似得。
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怎么这般动怒?
被身边八兴坊人听去了,好笑说:你怕是不知道,这家人和汤老板不对付。
哦?
外坊人好奇,他是来八兴坊买汤五哥朝食的,现在一听此话,他还没问,八兴坊的人先说了一遍缘由,两人结伴一道走,走了一会,外坊人听得一惊一乍,很是配合。
比如说到赵家大娘给汤五哥介绍了个痴儿时,外坊人蹙眉说‘那不应该’、‘这大娘糊涂了吧’,本坊人说:咱们还是心思单纯,后来他家媳妇说漏嘴了,这赵家大娘盯上了汤老板的生意。
外坊人愤慨了,说了句‘如此丧尽天良,我可记得戏折子说了汤五哥丧父跟着寡母过日子这家人竟然欺负孤儿寡母头上’。
本坊人:可不是嘛。
两人一唱一和,相谈甚欢,走了一半,外坊人惊觉:“诶呀呀我是来买朝食得,这说起来差点忘了问路。”
“咱们正街都是一条道走不丢,再说了你猜我去哪里?”
二人对视一看,都默契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