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笨蛋。田厨子没工夫骂徒弟,在香料盒子按照汤老板所说开始捡香料,汤老板没说比例,他有他的经验……
汤家小院。
“我刚学了六手,咱家之后要天天吃土豆萝卜了。”汤老板道。
皇甫铁牛:?
“你别怕,要是吃不下我练手的,回头送阿良和佟嫂。”
皇甫铁牛笑说:“我不怕连着吃土豆和萝卜,现在是听明白了,你要拿这俩菜练刀工?”
汤老板点点头,壮志凌云豪气万里说:“干一行爱一行,我要增进我自己的技能!”
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增加本事。
皇甫铁牛见夫郎脸上认真双目熠熠生辉,比那璀璨的珍珠还要夺目——
汤显灵一回头,发现他家小老公脸上全是对他的着迷。
“嘻嘻,我知道我很有魅力~”汤显灵嘻嘻笑。
皇甫铁牛脸都红了,却认真说:“对。”
隔壁卢大郎骑着毛驴去接亲,同行的还有媒婆、轿夫、吹打、卢二郎,先前聘礼已经送到女郎家中,今日只是吹吹打打迎亲,迎亲队伍是两个轿夫,一个喇叭一个铜锣,敲敲打打了一路。
那位媒婆倒是好本事,一路上说吉利话嘴没停,六七人的迎亲队伍愣是说的热热闹闹似十多人。媒婆手里挎着篮子,遇到街上小孩撞上来说吉利话,便抓些花生瓜子饴糖送小孩。
小孩得了东西,高兴的不得了,咿呀叫:迎亲啦、娶媳妇啦~
陈巧莲夫妻二人送儿子出去,又开了前头铺子门,没抢到花生饴糖的小孩便上铺子里道喜说吉利话要讨吃的,陈巧莲乐呵呵都给撒些。
幸好让二郎又买了些,不然真不够。
这桩婚事办下来,零零散散得花五两银子——还不够。陈巧莲想到,还有媒婆费,顿时脸上笑容也有些没那么灿烂了。
下午时,卢家铺子前头先炸了一串炮仗,噼里啪啦作响。
蒋芸在灶屋说:“怕是迎亲队伍回来了。”
“娘你去瞧热闹,这都忙的差不多了。”汤显灵跟娘说,他怕娘不去,便笑呵呵说:“回头你跟我和铁牛说说。”
蒋芸迟疑下,“那我去了。”
“娘,你换身衣裳。”汤显灵提醒,毕竟是去吃席的客人。
蒋芸:“诶呦你不提我都忘了,我先去换衣裳。”她现在穿的衣裳都是旧衣,好几处打着补丁,在家干活,没必要穿太好的。
先前铁牛娶五哥儿,给她也做了新衣,正好能穿上。
隔壁卢家铺子前头。
卢家将馒头柜子什么的临时挪开,前头地方敞快些,布置成了喜堂,新娘子头顶盖头,穿着红嫁衣,出了小巧轿子,由着媒婆扶着跨火盆,一串串吉利话落地而生。
汤家铺子前头等了些食客,这会就看着热闹。
没一会,新娘子迎进卢家门,陈巧莲先给轿夫吹吹打打的结了尾款银钱,又备上了一包花生饴糖,送走了人。
媒婆喊:“婆母呢,新妇等着奉茶。”
“来了来了。”陈巧莲应声。
门外看热闹的食客:“怎么乱糟糟的?”、“头一遭娶儿媳,忙忘了吧。”
其实给轿夫吹打结钱,开头说好直截了当给了,轿夫吹打做这行生意很少会讹钱误事,再不放心,让媒婆管结钱,再再不放心,家里还有其他女眷来帮忙过把手,大喜日子,哪能婆母事事亲力亲为。
汤家铺子开门营业了。
“汤老板开门了。”、“走了走了不看了。”、“今个吃什么?”
“汤老板烧了红烧肉、酱排骨、炝拌土豆丝、炒小瓜。”
“都是下饭的菜。”
……
蒋芸和香萍站在一处,观完了礼,他们奉元城没有新娘送进洞房不出来露面的习俗,毕竟老百姓过日子,以后卢大郎的新媳妇还要露面经营买卖。
只是等新娘子送到新房暂且休息会,吃席的时候,新娘子还要出来认认人。
到了该吃席,蒋芸拉着香萍手,看往哪儿坐。
陈巧莲来张罗,请二人坐这桌,“那一边是我二弟一家子,头桌是亲家兄弟。”剩下两桌是待坊间邻里的。
“呀香萍你怎么一个人来了?没带孩子?”
周香萍笑呵呵说:“孩子送她大伯家玩去了,老朱要看铺子,就我一人。”这自然是借口,又奉承漂亮话说:“大嫂真是有福了,娶了这么利落规整的儿媳妇,刚只看了一面,就是个有福的,娘家兄弟也多,都能帮衬上。”
“诶呀也没你说的这般好,寻常人家。”陈巧莲嘴上自谦,面上笑呵呵。
周香萍一听话音,赶紧替陈嫂找回来,人媳妇娘家兄弟都在呢,哪怕知道陈嫂是自谦,也不能这么说的,当即乐呵呵直言说:“我瞧着就是好,瞧瞧那几个男郎,各是各的好,他家妹子自然是一起好了。”
陈巧莲才对对对,都好都好。
她都没想来,亲家兄弟还在呢,乐的忘了。
蒋芸在旁听着,觉得香萍会说话会来事,她还得学。
一桌十人,摆了四桌,陈巧莲夫妻俩算过,席面是够的,不过忘了算自家人带人——卢父弟弟还带了媳妇儿娘家那边娃娃,就有些不够了。
陈巧莲招呼大家挤一挤,又去喊三娘二郎拿自家凳子。
总算是坐下了。
吃席吧。
蒋芸想着五哥儿一直好奇‘吃什么样的席’,便专心一些,看看菜色,卢家院子飘来香味,闻着有些熟悉,像是五哥儿做的红烧肉味。
田厨子一锅肉炖出来,色泽那叫个漂亮,红艳艳油亮亮,比他烧的鸡鱼看着还要有食欲,他拿筷子先尝了口味,顿时眼睛都亮了,大圆小咪在旁边馋巴巴的问:师父是啥味。
“香味。”田厨子一勺给俩徒弟一人一小块,“滋味记着。”不由又感叹:“这猪肉味没了腥臊,只剩下特有的肥美软糯了。”
隔壁汤老板果然是有些本事,他按照对方说的下料,比例都是自己琢磨,滋味都如此好,更别提——
田厨子想到这儿,从怀里摸出了三十文钱,“小咪,你去隔壁买一份盒饭,拿咱自家碗去。”
小咪得了令,接了钱,巴巴跑腿。
大圆老老实实跟在师父身边打下手,上菜。
卢家席面后来更正成八个菜,荤菜是红烧肉、烧鸡、豆豉炸鱼、酱排骨,素菜有炝拌土豆丝、油渣小瓜、酱炒冬瓜、蒜蓉茄子。
席面上齐后。
卢父弟弟感叹:“这般大席,哥,你今个花了钱了。”
“给大郎娶媳妇,邹家女郎好,该的。”卢父当着亲家兄弟面夸赞说。
陈巧莲招呼妯娌客人用菜,“吃吧吃吧,一会菜凉了就不好了。”
卢三娘小声问娘要不要留菜?大哥大嫂还没来。
陈巧莲一笑,跟客人嗔怪说:“我家三娘这就惦记着她嫂嫂,平日里家里就她一个女郎,现在菱娘来了,能同她作伴了。”又跟闺女说:“放心吧,伙夫留了菜,都是新的。”
他们一家人自然是不能入席,今日他家是主家,哪里有主家落座吃菜的?
邹家兄弟一听,当即是也高兴,卢家这户人家是厚道好人家,妹子/阿姐嫁过去没错。
吃吃喝喝,没一会小夫妻俩来了,同客人敬酒认人。
陈巧莲在旁介绍:“菱娘,这是你小叔小婶……”
……
小咪端着两盘子菜回来的,跟师父说:“汤老板说怕窜味,让我一会吃完了拿着盘子去换咱家的碗。”
他一个人两只手,拿了一个大碗过去,幸好汤老板认得他,叫他小咪——汤老板人年纪轻轻的,叫他却跟师父叫他似得,小咪下意识就听话。
田厨子瞥了一眼,两盘子四道菜,每一勺量有点少。
哦,想起来了,汤老板铺子叫的盒饭就是一个人吃食的量,那就不少了。
小咪咽口水,外头客人都吃上了席,他们一天还没吃呢,光啃了饼子,还有师父烧的那块肉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