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251)

2025-08-28 评论

  这段寒潮也没多久,大概小半个月吧,天就转晴了。

  汤老板掐准了时机,说:“本周六加加班,咱们彻底大扫除一下,锅子炉子都收起来,菜单更新一下,下周开始不卖火锅,开始卖炒菜了。”

  加班自然是给加班费的。

  周六时,员工来大扫除,馆子门口帘子收一收,因为吃火锅有炉子炭火,整个馆子难免有些油烟,桌子地面凳子柱子这些都要擦洗,还有卷帘。

  汤老板和小老板跑了一趟西市,挑选了几款花瓶,买了些绿植盆栽,现下这个季节,草木比较繁盛,绿植抱回家可以自己养,时不时剪了枝条插进花瓶里。

  馆子里多了些绿意,有点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菜单更换,经典大菜还有:红烧狮子头、糖醋排骨、红烧肉、粉蒸肉,素菜则是换成了时令季节的像是椿芽、野菜、春笋,前段时间连着下雨,这笋冒出头的特别多。

  周一馆子开门,前来的食客一看,厚重的桐油帘子摘了,里头一下子豁然开朗似得明亮,每张桌子上放着窄长口的花瓶,里头插雪柳的、富贵竹的,总之都是一派绿意。

  桌面擦的干干净净,摆放着碗筷,筷子搭在筷架上。

  食客踏进门脸上就是笑意,心情也好,说:“店里收拾了?”

  “只是洒扫了一番,老板同小老板买了些花瓶摆件。”佟嫂笑呵呵跟熟客说,请熟客入座,说了菜单。

  “最近吃春笋、香椿,这俩炒鸭蛋可香了,滋味清淡嫩嫩的很是鲜美。”

  食客一听,夸了句:“还挺有野趣。我要个香椿炒鸭蛋,春笋还能炒什么?”

  “有虾仁,今天早上才运过来的河虾,现剥的虾仁。”佟嫂答。

  食客拍板:“那就再要个春笋炒虾仁。”

  没一会这位食客点好了,两个滋味清淡的素菜,一份红烧肉。

  佟嫂去下单。店里来了新客人,阿良去招呼。

  汤珍看着学着,最早刚见佟嫂阿良时,她觉得他们好像,并不是说相貌,就是那种感觉,但两人一到铺子里招呼客人就有些不一样了,佟嫂脸上迎着笑都有些鲜亮。

  很是不一样。

  这日生意好,食客进来都是耳目一新,吃饭更是满意,前段时日吃锅子吃的肚中油水旺盛,天天涮羊肉、各种丸子炸货卤货,身量都紧了些,今日到汤家馆子,本来还琢磨犹豫‘吃什么好’——

  汤家做的确实好吃,但若又是锅子就有些腻味油重了。

  没想到全是炒菜,素菜更是合胃口,清清淡淡甘甜的虾仁炒着嫩笋,吃起来口感清爽,一口连着一口也不觉得腻。

  桌上摆的绿意朴实透着生机。

  好啊,饭菜好吃,坐在这儿享用更得滋味。

  整个春日,汤家馆子忙中有序,锅盔那边梅干菜紧缺快没了,崔大宝着急,问老板,这梅干菜存量怕是卖不了十天半个月了。

  “卖完了,咱们换别的卖,锅盔就停几个月,这梅干菜得等夏日天气好的时候连着做。”汤显灵说。

  崔大宝喜忧参半,喜的是他还有工作,万幸老板没说给他放假,忧的是他除了锅盔不会别的啊——

  “你怕什么,锅盔都是你现学的,我教你别愁,还有半个月时间学习。”

  “老板,卖肉松面包吗?”崔大宝是怕这个,表情为难:“我实在是不会。”

  汤显灵一听,点头说:“你要学这个可以啊,其实我想着还有别的——”

  肉夹馍、菜夹馍。

  这俩简单,烤饼的炉子现成的,崔大宝现在做饼是熟手,只要卤一锅猪肉,现在天气也凉爽,大早上吃个肉夹馍也不腻味,要是想吃便宜的那吃菜夹馍。

  万物皆可夹。

  “肉松面包的话,我怕你忙不过来,不过菜肉夹馍还是好准备,到时候菜准备齐了,你让食客自己夹,想吃多少夹多少。”

  崔大宝:哈?

  这般吗?

  “也没啥贵重菜,都是凉拌菜。”

  崔大宝瞪大了眼睛,“这个季节还有些冷,吃凉拌菜吗?”

  “新鲜出炉的热饼夹凉拌菜——”汤显灵说不通,“这样,今日后你卖完朝食别回去,下午我抽空给你教怎么做夹馍的饼,还有做肉、凉拌菜。”

  汤显灵大学时到长安玩,特意按照网上推荐,大早上往学校门口钻,摆摊的小车,现烙的馍,车上摆满了凉拌菜:白菜丝、胡萝卜丝、咸菜、黄瓜、土豆丝、炒辣椒、锅巴。

  本地人说菜夹馍的关键是:馍要酥脆,菜要丰富到味,最后一勺锅巴是灵魂。

  汤显灵吃了一个,确实是好吃,很朴实无华的魅力,就是因为馍太酥脆和锅巴,吃完后嘴巴上颚皮能掉完。

  肉夹馍的肉选猪后腿五花,吃起来口感比较细腻,煮肉是有秘诀的,其中要有老汤——

  这也不难。汤显灵吃完了上网看了许多教材视频。

  春日时,汤老板就一边做饭,一边给崔大宝教做腊汁肉、现烤的饼。照旧是提前跟食客讲,梅干菜快没了,大概卖到几日,到时候换新品。

  崔大宝这番话说完,坊里邻里哈哈笑,说:“咋,你这朝食铺子也改成隔壁馆子作风了?”

  汤家馆子卖吃食是一阵一阵的,坊里邻居吃得少,但是听着新奇,好像一年四季有了盼头似得,春日吃啥菜、夏日又卖烤串、秋冬日吃羊肉锅子。

  还挺新奇。

  “那你这儿换新花样是换什么?”

  “莫不是烤面包吧?”

  汤家肉松面包是真好吃。

  崔大宝摇头,老板说了,现在这炉子他来烤肉松面包危险——他也不清楚老板说的危险是哪方面意思,不过没关系,听老板的就成。

  去年秋冬,汤显灵拿着朝食铺子烤炉烤过一批肉松面包卖,他发现这个炉子更适合烤饼,烤面包对火候要掌握好,下碳、炉温温度,还有就是圆筒的炉子,烤出的面包上下拿取,费劲。

  面包是蓬松宽一些。

  再看崔大宝,半个月还要学烤肉松面包,想了下算了,先卖菜肉夹馍接替锅盔,等夏日梅干菜做完,入秋时卖锅盔。

  换着来,都有些新鲜感。

  到了四月,开始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温度倒是不冷。

  卢家院子。

  “隔壁二娘在娘家这都住了几个月了,还不回去?”陈巧莲纳罕嘀咕。

  邹菱没接这个话,过去两个多月,她和三娘时不时往汤家跑,对着汤二娘膝下三个闺女也有了感情,三姊妹很是乖巧,学东西也认真,不怕苦,很听话。

  因教三姊妹,有时候汤二娘也跟她说说话。

  邹菱觉得,汤二娘那个丈夫还不如卢大郎。她听汤二娘讲话就能听来一些不对劲,汤二娘可能也觉得哪里不对但又糊弄过去,邹菱也不好开口说什么,论年纪,人家比她年长,她说甚呢。

  不过有时候说着说着,邹菱也没忍住心里的怨气,说了自家,她和卢大郎的事。

  外人看卢家样样好,卢大郎孝顺听话踏实肯干,但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到底如何只有邹菱知道,真是隔三差五时不时有些细针的疼刺着她。

  还说不出去。

  她知道婆母想说啥,无外乎说:汤二娘在娘家待得久,夫家对她不好,又或者拿汤二娘这事敲打她,让她别老往娘家跑。

  邹菱没接话,陈巧莲自顾自说:“年前待到现在,年轻轻的小夫妻这分的久了,感情要没了。”

  “是不是汤珍婆家出了啥事?”

  邹菱摇头。婆母都问到她脸上。

  “娘,我去灶屋做饭了。”邹菱起身。

  陈巧莲不喜欢这个大儿媳,干啥一副就她聪明伶俐模样,也不喜欢她想说闲磕牙聊聊隔壁家长里短,但这媳妇听明白了装不懂,不跟她心近,跟着隔壁走动的近。

  她说汤家也没说什么话坏,也没给使什么坏劲儿,隔壁汤家估摸也会说他们卢家,这有啥,都是邻里的。

  隔壁汤家今日休业。

  四哥儿一岁了。

  汤显灵早早问过,同娘和二姐商量给小孩办个抓周宴——她二姐不让大办,汤显灵就说:“就咱们一家人,简单办一办,吃个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路归途 生子文 穿越时空 美食文 市井生活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