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皇帝(236)

2025-09-11 评论

  看萧宴宁神色冰冷,蒋太后道:“你平王叔的确做下了大逆之事,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祖母,平王是罪人,不配做孤的叔父。”萧宴宁站起身:“祖母应该庆幸,父皇没有碍于祖母的面子宽恕此罪人的后世子孙。不然,他日孤定会重新发落。再者,这罪人死后岂配入宗室皇亲的陵地接受祭拜,这种肮脏的东西,埋得再深,也该挖出来扔掉才是。”

  蒋太后:“……”

  她想,萧宴宁要是知道她告诉皇帝,自己想带着平王的尸身回通州,那岂不是要暴怒。

  她说皇帝生父就埋在通州,她也想落叶归根,以后就和丈夫埋在一起。

  皇帝大怒也是因为这个。

  皇帝当时气得连手指都抬不起来,他不可置信地问蒋太后:“母亲要带着萧琅的尸身回通州,母亲可曾想过朕要面临的境地?可曾想过天下人会怎么议论朕?”

  是他不孝,把蒋太后给气回通州了?

  还是说,他在平王这件事上做错了什么,所以蒋太后怒而回京?

  皇帝也没想过,天下流言纷纷,蒋太后竟然还想着主动给他制造出一个天大的流言。

  皇帝知道是个人心就不平,他得了皇位,蒋太后总觉得平王吃亏,总不自觉地偏爱平王。

  可她为什么不想想,就是因为他得了皇位,平王才是平王,要不然平王什么都不是。

  皇帝给萧琅平王的封号,就是让他心平,让他气平。

  结果萧琅做错了事,蒋太后的心还在偏着他。

  皇帝当时被气得心疼。

  他第一次后悔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当初执意把蒋太后从通州弄来做什么。

  还不如让她就那么一辈子守着心肝平王呢。

  蒋太后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没理,她难得没有仗着身份支棱。

  只是被小辈儿怼了这么久,她难受。

  看到蒋太后泪眼婆娑,神色痛苦地开始捂心口。

  萧宴宁扬声道:“来人,祖母心疾犯了,让御医都进来为祖母请脉。”

  外面的宫人应了声,然后带着几位御医走了进来。

  蒋太后看着方有良等人,心口又疼又闷,整个人都颤抖着,快喘不过来气儿了。

  萧宴宁对着御医吩咐道:“祖母这次病发好像很严重,你们好好为祖母诊治。”

  方有良:“是。”

  萧宴宁:“祖母,孙儿不打扰祖母治病了,孙儿告退。”

  说罢,不等蒋太后有所表示,他就离开了。

  都是什么事儿。

  这世上自私自利的人活的最自在。

  这样的人总是会给别人找各种麻烦,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也不会反省自己。

  萧宴宁也自私,不过他还没疯狂到这种地步。

  ***

  萧宴宁从永宁宫出来,蒋太后那是切切实实大病了一场。

  皇帝派人打探到了萧宴宁说的那些话,他愤恨地直想锤床梆子:“他堂堂太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混账话。”

  秦贵妃一边服侍他吃药一边道:“皇上又不是不知道小七的性子,本来嘴上就不饶人。这次怕是气极了,忘了母亲的身份,说话就没过脑子。”

  萧宴宁可是从小就喜欢替皇帝出气儿,皇帝说不出来的话,他哐哐说。

  皇帝看着秦贵妃低声道:“这话要是传出去,后世野史还不知道要把他编排成什么样呢,他也不担心自己的名声。”

  秦贵妃:“皇上,他都这么大的人了,轻重缓急分得清。母亲那边要是生气,臣妾去赔罪就是了。”

  皇帝:“事情因朕而起,你去赔什么罪。等朕好了,朕去为那个混账小子收拾烂摊子。”

  秦贵妃:“谢皇上。皇上快趁热把药喝了。”

  皇帝:“……”

  皇帝这病一时半会儿也没能彻底好,静养期间,太子监国,皇帝又开始频繁召见内阁大臣和六部官员。其他官员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内阁和六部官员神色凝重,他们心中不自觉地有了各种猜测。

  但他们猜来猜去,也没猜到皇帝竟然真的要退位。

  听到皇帝已经在命人起草禅位诏书于太子萧宴宁时,朝堂上一片哗然。

  这自古以来,皇帝基本上都是死在皇位上。非要说,那的确有特例,但这特例都是在武力下被逼迫退位的。

  现在皇帝这好好的,怎么就要退位了?

  一部分大臣立刻上折子表示皇帝不可退位。

  问及原因就是太子太年轻,对朝政不熟,还不够稳重,哪能为皇。

  皇帝看到这些折子道:“论对朝政不熟谁能比得过朕?当年朕刚入京,连朝政都不会处理,要这么说的话,朕就不该当这个皇帝。”

  皇帝说的直白,但这种时候,哪有人敢接这个话。

  也有一部分人意思意思上了个折子,希望皇帝慎重考虑。

  在外人看来,萧宴宁若登基,这部分人有利可图。

  皇帝看了看他们的折子,并未做出太多评价。

  禅位诏书起草差不多了,皇帝召见了萧宴宁。

  他心里虽然做了准备,但看到萧宴宁,心情还是有些复杂。

  皇帝本来就有雄心大志,并不愿意屈居人之下。

  只是他现在真称得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想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他就出不来气儿,夜里睡不着白天头疼欲裂,御医的神色也越来越凝重。

  皇帝也不是傻子,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点糟糕。

  反复、犹豫之后,最终皇帝还是下定决心。

  这辈子,皇帝也就在萧宴宁的事上,退了一步又一步。

  一开始他就没想要萧宴宁这个孩子,出生了,想着捧着就是了,结果捧着捧着又变味了。

  也许,萧宴宁天生就是来克他的。

  皇帝在心里叹了口气,克不克也就这样了。

  皇帝深吸口气:“小七,朕意已决,过些时日就正式祭天拜祖,告知天地和祖上,朕要禅位于你。”

  萧宴宁:“父皇,儿臣不愿意。”

  皇帝:“……”

  皇帝满眼诧异:“封你为太子时,你二话没说就同意,让你成皇帝,你还不乐意了?这是终于学会了三请三辞?”

  萧宴宁眼中有些哀伤,神色却很郑重严肃:“父皇,儿臣说的是真心话,儿臣愿父皇长命百岁。”

  一句长命百岁,让皇帝心头泛酸,他道:“就朕这身体,长命百岁就别想了,能多活几年都是老天有眼。”

  萧宴宁急了:“父皇……”

  皇帝抬手:“人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朕此时禅位于你正合适。”

  萧宴宁明白皇帝的意思,柳宗马上就要回京。他要是能在柳宗回京之前为帝,柳宗就会带着西羌投降的国书交到他手上,这将是个极好的兆头。

  太子新立,西羌破。

  新皇登基,接见投降的西羌王族,从他们手中接投降书,继而册封他们。

  这是皇帝的功劳,也是新皇的功劳。

  皇帝这是想借西羌投降之事为萧宴宁造势。

  给黎民百姓更多讨论空间,总能压下那些恶毒的流言。

  萧宴宁从未说过,但皇帝知道,有关太子病逝的事,外面各种流言都有。有一些不知情的老百姓谈起此事时,总是说萧宴宁杀兄夺了太子之位。

  而流言这东西根本阻止不了,破除流言的最好方法就是有一个更大更好的流言掩盖掉它。

  一个福星般存在的帝王,就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皇帝才会说天时地利人和。

  若搁在以前,皇帝就算身体不适,也不一定能下得了这个决心。

  毕竟坐在那个位置上太久了,享受帝王的权利也太久了。

  难免会贪恋权势带来的感觉。

  然而事情在百般中巧合地撞在了一起,皇帝的身体不能强撑,西羌投降又恰在眼前。

  真要说,也就是一句天时地利人和。

 

第164章

  萧宴宁并不在乎名声,但不得不承认,无论在哪个年代,有个好名声就会给人一个好印象,做起事来总能少很多阻力。在通讯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古代,很多人连字多不认识,一句天佑君王传开,有意无意都能让人心中升起无限向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时不待我 强强耽美文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