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人夫郎攻了后(140)

2025-09-19 评论

  黎源越发觉得里面有个什么惊天秘密。

  但不管怎么说,珍珠家脱困,且没有受到陈氏家族牵连,显然站着那个什么妖相一队,即便没有,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接着又有顾客,小贩忙碌起来,黎源不好打扰人家做生意,让开座位告辞后离开,小贩似乎谈兴未尽,邀请黎源再来吃豆花。

  说实话冷的咸豆花下肚后有些不舒服。

  下次选冷甜豆花试试。

  珍珠就爱吃浇了各种果酱的甜豆花。

  原以为他年岁小贪口甜食,没想到这是珍珠家乡的吃法。

  黎源顿住,他知道该做什么了,具体的内容还不清楚,但是方向有了。

  心中事情大落,黎源脚步轻快地前往海市。

  他要购置商贩所需的一应物品。

 

 

第74章 靠近

  置办摊贩的价钱不高,一副担子,两个箱子,一头放置吃食,另一头放置碗筷工具,若是卖需要加热的东西,还要买个小炭炉和些许煤炭。

  以卖豆花为例,一碗豆花十五文,除去成本净赚八文左右,一天卖二十碗就是一百六十文,一个月接近五两银钱,一年近六十两,商贩的税收高于农户,但小商贩一年只需缴纳一两银钱左右的税收即可。

  商铺的税收要高不少,最高是海运贸易。

  难怪大朝的商业如此发达,更多人都愿意来大城市,虽然物价高房价高,但是赚得也多,运气好过几年返乡,就能在乡下过上富足的生活。

  像梨花村的老郎中便是如此,稍微有见识的年轻人也更愿意去大城市发展,跟黎源所在的后世区别不大。

  但大城市的不方便也是显而易见,逼仄的居住地,各种生活开支,所以真的要想赚钱养老,在大城市也要省吃俭用,就像黎源的父母,他的父母其实都是技术工,工资并不低,但夫妻两人并不舍得吃用。

  黎源算了算,他卖的豆花要绕地球两圈半才能成为大朝首富,兴许到时候珍珠的父亲会让他们两人见面。

  算了,还是去跑海运吧!

  富贵险中求,但是他目前没有门路,黎源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就算去跑海运也要是跟珍珠见面后,两人商量好再出发,若是他一声不吭就去跑海运,珍珠肯定会很生气。

  卖担子的老板见黎源颇有干劲的模样好意提醒,“后生刚来京城?”

  见黎源点头又说,“你来的还算是时候,早两年不是这样,你看街上来来往往都是人,似乎做什么营生都赚钱。”

  实则不然,小贩的收入除去交税,还有打点关系和孝敬,实则就是层层盘剥,到手的银钱并不多,若是运气不好得罪不该得罪的人,地痞流氓天天缠着你,再好的生意也做不下去。

  除去这些还有同行恶意竞争。

  如果百姓日常生活便能遭遇作奸犯科,横征暴敛之事,统治阶级便腐烂到根系,溃烂坍塌是迟早的事情。

  看来大朝改革是迟早的事情,若不改只有亡国的结局,黎源第一次生出妖相不易的感受。

  老板又笑着解释,“不过这两年有所改善,但小哥最好还是找熟人带带,大家只是想赚点小钱,谁又知政令如何变化,即便执行但阳奉阴违,苦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看来跟海运政令一样,其他各项领域的改革,老百姓也持谨慎观望态度。

  这是人之常情,政令改革未带来显著利好时,更多面对的是质疑,即便拿到实打实的好处,亦会有不同的声音。

  但黎源还是觉得有些违和,每日去告示栏阅读时政成为他新的爱好,议事局大力推进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且没有任何隐瞒试探,政策的利好也是清晰明了的。

  亦没看见明显的反对和质疑。

  这般看来,议事局及其背后推手已经掌握朝政大权。

  但民众的反应却非常谨慎。

  他觉得这两年一定还发生过其他大事。

  才会让整个社会对统治阶级的“讨好”产生某种迟疑和不信任。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黎源心中有自己的判断,谢过老板挑着担子离开,老板的提醒很及时,他需找个熟人带带路,黎源脑子里冒出卖豆花的小哥,那倒是个热情健谈的年轻人。

  一副做吃食的担子几百文钱,价格不贵。

  黎源买好后并没有急着购买碗筷和小炭炉。

  做吃食类不仅需要食材新鲜还要味道好,京城的吃食大多清淡,他的手艺偏重口,显然不符合这里的饮食习惯。

  不过黎源并不打算做寻常吃食。

  也是想到珍珠产生的灵感,兴许做些甜品甜汤更吸引顾客,而且做这类吃食的极少,大多搭配着售卖,也以解渴为主要目的。

  另外他也观察过,摊贩的卫生还是有些堪忧,一个担子能装下十副碗筷就算不错,若接待的客人超过这个量,碗筷的清洗程度就不够,毕竟走街窜巷的摊贩不会还背着一桶水。

  大多都是遇到水井的时候洗一洗。

  这在黎源眼里明显是不合格的。

  卫生情况还要再考虑。

  黎源将担子放在天井里,再次拿出棉纸做孔明灯,放了好几天,黎源不清楚珍珠有没有看见,人类目视距离其实非常远,如果有光源加持,远超出想象,只要不是长期在屋子里待着,即便人在天宫也能看见。

  不过黎源放飞的地点在海市附近,距离天宫已经很遥远,但珍珠在天宫的可能性不大。

  黎源眼中闪过一丝暗色,若是人在上城区也很麻烦,他至今没去上城区查探情况,担心户籍文书露出马脚,凡是需要审核的地方都避开,长期来看,过于被动。

  “准备做吃食生意?”

  黎源回头,不知房东何时站到身后。

  他笑着点头,“有这个想法,但没想清楚做什么?”

  房东便告诉他,若是做生意用厨房,价钱要涨到二两银子一个月,若用量大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升。

  之前生活用厨房要一两银子,黎源便觉得有些黑,而且这家厨房十分脏乱。

  但是租住房便是如此,不满意自己去找其他的,也有性价比不错的,但需要房屋中介推荐,那势必又要用到户籍文书,这家是黎源自己找的,当时路过时看见房屋门上贴着“房间租赁”字样。

  黎源敷衍地点点头,只说做吃食还需要一段时间,若考察好了再来找房东。

  房东走的时候有些不满地看着挤满天井的货担和棉纸,让黎源无事不要堵着天井,这是嫌弃他占了地方还不给钱,但黎源并非一直占用,做完孔明灯就收拾干净进屋,所以房东只是不满。

  黎源只当听不懂,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一到时间再次背着孔明灯外出。

  .

  戚旻看着下面呈上来的反馈,秀丽的眉头微微蹙起,他的眉型细且长,眉峰微微上扬,若笑起来,那是顶明艳的容貌。

  但冷着脸的时候,也是顶锋利骇人的。

  让戚怀安想起自己赠与小虫的那把匕首,那是他最爱的东西,也是母后赠与他的。

  刀刃薄如蝉翼,美得不可方物。

  又脆弱得似乎一碰即碎。

  但识刀人都知晓这种宝刀最是伤人性命。

  舅舅自不会让人觉得脆弱,至少目力所及的人类已经不会再被这种假象所蒙蔽。

  民间资本对政令的反应太迟钝。

  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商人逐利,连出海的风险都不怕,又哪里会对摆在眼前的诱惑无动于衷。

  戚旻知晓原因。

  三十三日不眠夜让许多人担心他杀鸡取卵。

  可当时那种情况,他不得不如此下令。

  陈氏步步紧逼,麒麟殿的秘密会东窗事发。

  复杂的党派利益之争,腐烂到根系的官场陋习,明哲保身的权贵阶层,垄断霸民的商业帝国,稍有差池,这个京城就犹如怪兽的巨口将他吞入腹中,拖进海底深渊。

  新帝登基之际,众人皆在观望。

  三十三日不眠夜。

  他劈下最锋利的刀,杀得京人骇到骨子里。

  那之后,人们说他排除异己也好。

  说他祸乱朝纲也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飞耳 年下攻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