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214)

2025-09-23 评论

  朝臣们看似在喝酒 ,实则还是注意上面的声音,听见萧玉容的话,刘忘生都有几分惊讶。

  在宋长叙刚入宫的时候就给他献了好几个主意,但有些主意得罪人,再加上资历不够就压着,现在玉容说的有道理。

  “凤君说的不错,那朕就赐他一个五品诰命。”

  许知昼忙不迭上前谢恩领旨。

  朝臣们现在是看见宋长叙的圣眷正浓,连着夫郎也入了千岁的眼,当真是叫人嫉妒。

  席面上有的夫郎就嫉妒的紧,先不说宋长叙是状元,又年轻俊美,像是他们家里安排的成亲,哪能找到宋长叙这样。

  许知昼还是一个乡野村夫,这样的殊荣落在他身上真是糟蹋了。

  嫁人后,相公的官职跟地位就是他们在社交圈子里的地位和影响,谁不想嫁个好夫婿。

  许知昼还不知道诰命有什么用,他回到宋长叙身边还是迷迷糊糊的。

  “千岁跟陛下真是个好人。”许知昼肯定的说。

  宋长叙喝了一口酒,“他们是好人,我也是好人。”

  许知昼:“跟你有什么关系,少跟陛下和千岁套近乎。”

  宋长叙:“……”

  宋长叙忍气吞声。

  等宫宴结束后,他们回到家里,许知昼得知诰命是有品级的,他瞬间瞪大了眼睛。

  “我五品诰命是不是比县令高?”

  宋长叙刚盥洗出来,擦了擦头发,无奈的说:“县令七品。”

  许知昼欣喜若狂,“我比县令的官还要大,我是什么厉害的人物。”

  原来刚才没有激动是因为不懂。

  许知昼飞着去盥洗,晚上也变得热情起来,宋长叙有些吃不消。

  “这就是你感激的方式,不是说我没功劳么。”宋长叙调侃道。

  许知昼眼眸迷离,他说道:“你没功劳也有苦劳啊。”

  宋长叙捏了一下他的脸。

  宫宴过后,藩王们在京城逗留几日就回去了,平景帝在城墙上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有几分遗憾。

  他并非不是容不下人,只是有的藩王不忠心,还有亲卫在,又有封地自主权,他终究还是不放心的。

  幸好他亲政以后培养了一批人,现在把他们派到封地上去监督藩王。

  宋长叙出的书放在户部引起了不少书生的购买,给户部增加了不少银子,刘忘生都还新得了一本,他翻看几页觉得有点意思。

  刘忘生把简息调到了礼部,其实他内心是不愿意,但简息在吏部那么多年还是一个正三品侍郎,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做尚书,哪怕礼部的权势不比吏部,他还是想做尚书。

  沈良在户部,吏部导致他没什么人在。要是再强塞人进去,怕是会引起陛下的注意。

  刘忘生先把这件事放下,皇子一般三四岁开始启蒙,到时候他可以争一争太傅的位置。

  想到这里刘忘生心里又踏实起来,他如今五十又三,正值大好年华,他要多为家族谋取利益,若是他儿子得力就好,可惜看来是小时候管的太严了,反而生了一身木气。

  宫宴过后,宋长叙把杨翰林他们编纂的书带给平景帝看。

  平景帝看了几眼放下,“你看过没有?”

  宋长叙:“臣看过,更正过。”

  平景帝点头,“朕改日再看。朕问你,对藩王的事有什么看法?”

  宋长叙知道又是有一个要命的问题。

  “在汉代有推恩令把藩王的势力削弱,这是比较平和的方式。在汉之前藩王对皇权的威胁一直都很大,陛下要说现在藩王,臣是觉得还不值一提。”

  “陛下是正统,另外天下兵马掌握在陛下手中,若是陛下不信任藩王可派遣人去暗地监视藩王。想要削弱他们的势力,可以从他们的错处入手,或者新旧交替之间再谋其他 。”

  宋长叙觉得藩王之事目前对平景帝没有影响。

  平景帝:“爱卿说的是。”

  宋长叙又把自己写好的一份折子递给平景帝。

  “另今日上朝臣听刘大人提起边疆屯兵的事,臣有意计策献给陛下。”

  平景帝看完是屯兵法和屯田法,以及鼓励商队的法子。

  宋长叙解释道:“陛下可让士兵的家人在边疆屯田,士兵在练兵之后可以种地,另外边疆需要商队经营,所以臣认为在边疆的商税若是减少至四成,那么来往的商队多了就会带动边疆的繁华,供他们衣食住行。”

  平景帝:“爱卿说的是,边疆本就无太多商人前去,商税就是有一个摆设,按照你的意思减少到四成也无妨。”

  “边疆的泥土适合种植小麦,臣问过哥夫,他们在萧将军手下时,若是无兵事,小兵之类都会轮班种地种菜以供军资。”

  前些年对军资要求多,户部这么已经是咬紧牙关提供的,为此还换了两个户部尚书。

  “宋爱卿的法子不错,以商业带动边疆。”

  想来宋长叙入朝后已经给他出了好几个主意,平景帝对他就越发爱重。

  等宋长叙走后,平景帝神色莫测,本想寻个由头把藩王宰一刀,想要逼一个人还是很简单,人一旦逼急了就会狗急跳墙。

  现在听了宋长叙的话,平景帝暂时歇下心思。

  藩王们的马车还在路上,他们尚且不知道自己抢回了一条命。秦王被平景帝吓到了,现在看见世子沉默的坐在一旁,他揉了揉眉心。

  “你说你喜欢上一个平民,本王准了你的婚事,往后你自己好自为之。”

  秦王世子高兴:“谢父王成全。”

  与其娶一个大族家的姑娘或哥儿引得皇帝猜忌,还不如娶个家世一般的。

  他现在是惊弓之鸟,只想保住自己的小命和荣华富贵。他们在封地上只有京城没有动静,在封地自己就是土皇帝,犯不着忤逆。

  皇帝挑不出错处,他又没有威胁,总不能这样还能把他杀了。

  秦王心事重重,安全回到封地后松了一口气,等了三个月到了次年开春,他终于放下心。

  随即变得懒散起来,把王府的事务交给世子后,自己带了几个美妾上庄子上玩。

  ……

  春去秋来,转眼三载就过去了。程茂学调到户部做户部员外郎,沈良已成为户部郎中,裴升荣升为工部郎中。谢风和罗双也从外调到京城,谢风调任到大理寺做正六品寺正,罗双到礼部任正六品主事。

  宋长叙的位置还未变。程茂学,谢风,罗双他们三人从地方调回去,宋长叙特意寻了酒楼为他们接风洗尘。

  他下值后就先去换衣袍,许知昼刚端了一个空盘子出来。

  他刚去给陶陶送吃食了,他如今四岁正是启蒙的时候,宋长叙给他请了一位私塾先生先教他把基础学好,等六岁的时候就送进书院。

  “你回来的时候给我带点小吃回来。”许知昼放下空盘子,拿着剪刀打算去修剪花枝。

  宋长叙应一声,“你不要等太晚。”

  许知昼才不应,他吃不到小吃就能等很晚,反正他又不需要上值。如今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能睡懒觉了,大哥要去铺子里忙,澄哥儿学医有了本事,如今打出一点小名气,整日也是忙碌的,陶陶要去读书。

  陶陶读书,爹娘本来还担心,一见陶陶乖乖的,还有侍从在,老两口就放心回庄子上种菜去了,等春种完后再下来。

  许知昼把衣柜整理了一番,把挂在上面的官袍抖了几下。

  宋长叙到了酒楼,谢风他们也到了。

  谢风还未娶妻生子,不知为何,前两年谢夫人又怀了一个孩子,还是个男孩,至此就没有再找谢风的麻烦。

  这是大号废了,练小号。

  “你们来了,我要了一坛女儿红,先喝一杯,菜马上就来。”

  他们落座后,面上带着喜意,程茂学脸上的欢喜更甚,他是从五品员外郎,这次从地方升上来属实难得。

  他们各自倒了一杯酒碰杯。

  程茂学说道:“这次回京我们就能在一块了,每次只能过年过节才能聚一会儿。不过刚回来还是不太习惯,在地方上什么事都是自己挑着就干了,现在到了京城有上官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端瑜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宠文 穿书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