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学的守门人看见他们,先是询问了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在一旁等一会儿。
然后就有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男人来接他们,他说可以叫他周夫子,以后他们两个人都是他班上的。
他先带他们去领了春秋冬三件县学服,然后说道:“我今天带你们到处走一走,明天你们就可以来上课了。”
“我们县学一个月不会放假,只有在月末放五天假。中午管饭,米饭是免费的,你们只需出钱买菜就成了。素菜一律的价格是两个铜子,荤菜的价格高一些,有六个铜子的,也有七八个,甚至十个铜子的。”
“这边是种植的一些树木,你们可以来这边逛一逛,现在带你们去学堂看一看。”
把学堂看过后,两个人都很满意,而且也如李夫子所言,县学的食堂很便宜,这样对他们两家的负担不是很大。
周夫子说道:“你们既考中了秀才,进了县学就好好读书,争取能考上举人。”
宋长叙跟冯信鸥都应了一声。
周夫子又带着他俩去其他地方看一看。
另一边许知昼打算去买两个木桶,他打开房门看见江琢的面色有些苦色。
许知昼心中一动。他知道冯信鸥是灵来村的,他应该跟相公一样家里没多少家底,来县学读书又要租房,这对家里来说是不小的花销。
他一个人忙着钵钵鸡的事难免会力不从心,若是寻个帮手,两个人一块备菜卖钵钵鸡会轻松许多。再者两个人都是从村里来的,相公又是都在县学里,天然就更亲近些。
许知昼心下有了这个打算。但他现在东西都还没买全,还是先买好了再去找江琢商量。
找昨天的木匠买了两个木桶,许知昼拎回来先用热水过一遍,在县里他们不能去上山砍柴,以后柴火也是一笔开销。
许知昼觉得自己很精明。
把木桶放好,他要先去集市打听消息,集市上也有卖小吃的,他一去问价比镇上的要贵两倍。
那他的钵钵鸡的价格可以定高一些,另外许知昼观察到其他的人一般买了小吃还要去饭馆里吃饭。
若是他能支几张桌子兼顾卖饭和钵钵鸡,钵钵鸡也很下饭的,另外茶饮也可以安排上,马上夏天就到了,正是茶饮赚钱的时候。
他跟着大哥学会做凉茶了,到时候可以一并卖出去。他现在只有一个大致的框架,等宋长叙从县学回来,他们两个还能商量一下。
等到宋长叙回来,许知昼烧了一顿午食,然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
“你觉得这样可行么?”
宋长叙赞赏的说:“我们可以先试一试。”
然后他把县学的事告诉给许知昼,许知昼点点头。两个人各自交谈了他们的想法。
许知昼:“在县城里生活还是要有钱,不然好累。对了,今天下午我带你去见我舅舅。”
然后他哀嚎一句:“我现在不仅想做官夫郎,我还想做有钱人,有权有势。”
下午,他们去街上买了一点水果,然后去寻曹昌,今天正好是曹昌轮休,门一打开,曹昌看见许知昼还有些回过神来,而后又看见外甥旁边还有一个穿着长袍的年轻书生。
这个人想来就是他那素未谋面的外甥夫了。
曹昌听过宋长叙的名头,他们在衙门的做事,消息灵通,知道宋长叙是院试的头名。刚开始他以为是同名同姓的人,结果问了之后才知道还真是他那个外甥夫。
“进来,你们来还带什么水果。”
向氏待他们也热情,给他们倒了一杯茶,又拿了干果和糕点来,她不经意的打量了一下宋长叙,见他仪表堂堂,清隽英挺。
不禁点头,看知昼这次嫁的人真不错,这么年轻就当上秀才了。
“你们这是上县学来读书么?”曹昌有猜测但还是问了一句。
“相公还想继续往上面考,所以我们就来县里了。”
曹昌点头:“来了也好,长叙,是叫长叙吧,在镇上就能读书读的那么厉害,到了县学遇上更厉害的夫子,读书就更好了。有这个成绩不往上考也可惜了。”
曹昌家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送去读书了,结果不是一个读书的料。谁到了县里都想改换门楣,士农工商,最好的就是考个功名做士族。
许知昼坐在院里跟舅舅说了说话,宋长叙偶尔也会回答一两个问题。
“今晚你们就在屋里吃饭,我先去集市瞧瞧有没有好菜。”向氏笑眯眯的挎着篮子走了。
曹昌说了一些县里的事,让宋长叙和许知昼听了对金河县更多了几分了解。
“长叙在县学里,只要好好读书就成了。若是你们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就来找我,我能帮就帮一把。”
许知昼说道:“先谢过舅舅了。”
“都是亲戚,好不容易县里来了一门亲戚,又是亲外甥,我自然要待你们好。”
晚上在曹家吃了一顿饭,宋长叙也看见了曹家的两个儿女,瞧着年纪比他们还要小一些。
吃完后,两个人回到家里。宋长叙盥洗后,把书箱拾掇好,明天一早就能去县学。
去的早县学有早食比在外边吃便宜,早食的数量不多,一般是供在县学的夫子吃的,当然去的早的学生可以去蹭。一个肉包子三个铜子,馒头一个铜子。
果然是朝廷办的公学,有朝廷的经费在,县学在吃食方面还是很大方。
许知昼今天有点累,两个人都早早睡下了。宋长叙亲了一下许知昼的额头。
两个人在一起能把日子过好。
许知昼一条腿无意识搭在宋长叙身上,他还睡的正香,反而是宋长叙心浮气躁起来。
两个人到了金河县都没有做什么亲密的举动,宋长叙伸出手飞快的摸了摸他的腿。
他怀念这双腿挂在腰上的日子。
宋长叙喟叹一声还是强迫自己睡觉。明早还要去县学读书,家里的窘迫他看在眼里,他只能好好读书,下课后就来帮知昼做事。
另一边冯信鸥跟江琢盥洗后,两个人在金河县没有什么亲戚,他们在为银子的事发愁。虽说江琢家里是开面馆的,嫁妆给的也丰厚,但也禁不住这么霍霍。
江琢说道:“我明日去县里找找,看能不能找个活干,挣点钱补贴家用。”
冯信鸥闻言心中有些后悔起来:“早知道我就该接受商户的资助,这样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没事,那免除赋税的五十亩地一年也有六两的收成。”他们让旁人把地挂在冯信鸥身上一年要收好处费。江琢是来照顾冯信鸥的,相公早上就去读书了,晚上才回来,他总要做点什么来打发时间。
去给饭馆里打小工也是可以的,江琢希望打工时间能灵活一些。
作者有话说:
小宋:清心咒。[愤怒]
小许:呼呼大睡[摊手]
第40章 县城日常
宋长叙早早起床洗漱,背着书箱就走了,到了膳堂没多少人,他买了一个肉包子和馒头,两个正好够他吃。他吃完后就回到学堂,周夫子昨天给他跟冯信鸥指了地方,他们来的晚就在最后单独开了一排。
他放下书箱拿出书本开始温书。陆陆续续有人来了,他们瞧见宋长叙没有贸然去问,冯信鸥来了,放下书箱也开始温书。
程茂学,罗双,谢风他们都在这个班上,应该说这次考中秀才的大部分都在一个班上。
看见有新的同窗他们都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等周夫子来后简单的介绍了宋长叙和冯信鸥就开始上课。
谢风听见周夫子的话,他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
罗双跟程茂学神色各异,其余的书生有些好奇。
宋长叙在金河县学的一次听课,他听着周夫子讲课有些不适应。周夫子很喜欢在讲文章的时候,然后拓展出去,在这些知识上他毕竟有欠缺,所以听的云里雾里的。
周夫子讲完后,他们有自由的时间。谢风拿着折扇去寻宋长叙,他脸上端着笑脸,他倒要看看这人是什么样的。
宋长叙苦恼的看着自己记下的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把自己不会的都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