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73)

2025-09-23 评论

  许知昼用料扎实,油水足,厚着脸皮还能让许老板在米饭上浇上料汁,搅拌了一下吃,味道也香。

  到了夏日他们的生意反而越来越好了。

  有的小饭馆见钵钵鸡生意好,留了心眼,让店小二去买了一份回来尝尝。

  汪老板吃了一口就被吸引住了,配着米饭吃就更好了,单独吃起来吃多了有点咸有点辣,吃的干了,喝一口薄荷茶。

  在夏天太爽口了。

  “这小摊子有点名堂,他们能做,我们也能做,价格还能比他们低一些。”

  汪老板说做就做,他们的饭馆都没有多少客人了,这时看见一个契机,也是病急乱投医。

  刚开始打出钵钵鸡的名头倒是吸引了不少的客人来吃,再加上他们的肉串便宜一个铜子。

  结果没过多久,客人只有零星几个人在吃了,其他的客人全跑了,还是去许知昼那边吃。

  汪老板站在门口一看小摊上许知昼跟江琢忙不过来的样子,他深深的叹气:“我们的价格便宜又是坐商,比他们这种流动小摊好多了,怎么就跑了。”

  店小二一边擦桌子一边说:“老板是不是我们的味道不够正宗,我看好多人模仿他们家的,都是味道不对。听说还有酒楼的人想买配方,结果那边没同意。”

  汪老板惆怅的看着饭馆的最后一个人离开,他说:“现在正是赚钱的时候,傻子才卖。”

  他们的小饭馆还是不温不火。许知昼跟江琢忙了一阵,好不容易歇下来,许知昼端了两碗薄荷茶过来。

  江琢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喝过后清凉多了。

  客人多,他们早上备下的菜就多,早上跟下午都不得闲,晚上来吃饭的客人多了,一般都会挨到晚食结束后才能收摊回去。

  冯信鸥也会做点简单饭,可以让江琢吃。至于吃钵钵鸡,许知昼跟江琢吃的有点腻了。

  待到收摊回到家里,两个哥儿都很充实。

  许知昼让宋长叙加柴,他买了丝瓜和皮蛋,做了一个皮蛋丝瓜汤。

  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吹着风吃饭。

  两个人吃完饭收拾好碗筷,晚上想着去看看夜市。

  宋长叙说:“那我们去看看。”

  许知昼开心的点点头,他立马跑回屋子换了一件浅蓝色的衣裳,又涂了香粉,对着铜镜照了照,给腰间挂上一个香囊。

  他走出来喊道:“相公,你也去换一身衣裳。”

  宋长叙不理解但还是听从了许知昼的话。他换了一身长袍,跟着许知昼一块出门。

  现在街上有许多人认识许知昼纷纷叫他的名字,问旁边的人是他什么人。

  许知昼都说是相公。

  “你不经常出来,在县学读书。”

  “是秀才相公吗?”

  宋长叙笑了笑,许知昼笑吟吟的应下。

  看到有一些小吃,宋长叙买了点一起吃。

  看着这里的县城,许知昼去看护城河,在河边都有灯笼挂着。

  宋长叙对这些司空见惯,他只是随意的看一看,许知昼看这些眼睛亮晶晶的。

  晚上出来的人都是成群结队的,有年轻夫妻,有一家三口,也有两个好友一同来。

  宋长叙吃了一块炸豆腐,然后被人拍了一下肩膀。

  他抬起头。

  “宋兄,果然是你。”程茂学笑起来,他旁边还有谢风和罗双,这三个人总是形影不离。

  许知昼去买了一个小木雕过来,木雕是一个小兔子很可爱,他走过来就看见宋长叙跟三个书生正在说话。

  宋长叙看见他,拉着他过来:“这是我夫郎,许知昼。这是我在县学的朋友,程茂学,谢风,罗双。”

  双方各自打过招呼,除了谢风外,程茂学和罗双不知道宋长叙已经成亲了,不过照着这个年纪娶亲也很正常。

  宁兴朝的男人十七八岁就能娶妻生子,哥儿跟女子是十六岁可以嫁人。

  谢风他们还未成亲,毕竟还年轻,家里也是想着等科考完后再选一个家世好的人家,到时候待价而沽。

  宋长叙跟许知昼两个人都长的好,倒是很相配。

  逛了一阵他们就各自回去。

  许知昼用手肘撞了撞宋长叙问他:“你这么快就交上朋友了。”

  宋长叙点头。

  回到家里,宋长叙说:“要不要做了推车,这样出摊跟摆摊都容易很多?”

  许知昼泡着脚,歪头好奇:“什么推车?”

  宋长叙想了想画了一个草图,许知昼看见底下的四个轮子眼睛一亮。

  “我觉得可以。”

  到时候就去找木匠打一个推车,这样两个木桶就可以放进去,轻轻松松推着走。

  宋长叙想了想又画了一幅图:“在这下面留点空隙,把桌子放在下面,碗筷也可以放进去。”

  许知昼点点头。

  “相公,你太厉害了。”

  对上许知昼崇拜的眼神,宋长叙心中暗爽,他谦虚的说:“都是小事。”

  等到白天许知昼先是接着摆摊,然后等晌午过后,客人少了,他就先把摊子交给江琢,然后拿着宋长叙画的图去找木匠。

  木匠点头:“这个可以做,不过需要五日的时间。”

  许知昼高兴的点头,先给木匠付了定金。

  他回到小摊上干活的动力更足了。

  他发现宋长叙读书后脑瓜子聪明着。他现在看街边的这些牌匾也能认出几个字,晚上跟着学几个字,认一认,现在有成效了。

  他照着牌匾念字,有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念起来很有成就感。

  他再多学几个字就是一个有学问的哥儿了。

  .

  县学放假的五天转瞬即逝,宋长叙去县学了。

  周夫子马上就来给他们上课了,放假时的松弛又没有,宋长叙抓着笔开始记笔记,很快就记了许多。他写的笔记很抽象,只有他自己看的明白。

  夫子说话很快,宋长叙是简写的,只有几个关键字眼。

  谢风除了在县学读书,家里还为他请了私塾先生,私塾先生负责他回到家里后,若是他有学问上的疑惑可以召他来问。

  下课后他基本没什么问题,宋长叙会问几个问题,冯信鸥也会问。

  来到县学有一个月了,冯信鸥的压力有点大,他看着宋长叙认真的模样,心中却有几分郁闷。

  他说道:“宋兄,你为何能泰然的融入他们?”

  宋长叙闻言知道冯信鸥可能心态上出了点问题,他说:“冯兄,我们要跟他们相处一年左右的时间,不能说是融入,只是跟他们有接触,若是性格合适就可以建立新的关系,这样能认识更多的人。”

  “冯兄也可以认识更多的人。”

  冯信鸥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明白宋兄的意思了。”

  说通后,冯信鸥待周围的同窗更友善了,有些话题也会参与进去,不像之前那样在学堂里格格不入。

  书生骨子里有一种天真浪漫,再加上他们都是秀才,在金河县也算是读书读的好,谁知道认识的人这次乡试会不会考上举人,总之多结交人脉是好事。

  下午又是马术课。宋长叙看着分到自己面前的高马翻身上去,慢悠悠的走着。

  除了宋长叙和冯信鸥外,还有几个书生也不喜欢马术课,他们都是意思意思就成了。

  “骑马有什么乐趣,以后我们都是坐马车。”

  “是啊,我不骑马。”几个书生纷纷附和。

  宋长叙还是坚持骑了一阵马,万一可以用的上呢。

  他们在县城的日子渐入佳境,另一边齐山村内,自打宋长叙跟许知昼走后,宋家安静了好些日子,连平时活泼的徐澄都有些神色恹恹。

  他以前有点怕舅舅,现在舅舅跟新舅娘走了,他还多了几分想念。

  作者有话说:

  小宋:多赚钱开店。

  小许:做个有文化的哥儿[摸头]

  ps:今天没有啦,明天再来。

 

 

第43章 心态

  徐澄趴在宋明言的怀里。春种忙过后,宋明言又去镇上摆摊了,效果还是不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端瑜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宠文 穿书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