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74)

2025-09-23 评论

  今天春种全家人比之前更卖力了,因为这次种下的粮食全是他们自己的,若是因为没有伺候好庄稼导致减产,他们都会心疼的。

  梁素说道:“家里的牛长大了,还有点银子,我看明年可以再买两亩地。”

  “对,是该买地了。”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老两口心里还念着在城里的宋长叙和许知昼。

  一个小脑袋出现在门口,夏丫来喊徐澄出去玩。

  宋明言推了推他:“去吧。”

  徐澄跟夏丫一块去河边拿小石子打水漂。河边的大人和小孩都多,梁峰瞧见徐澄大笑着揉他的头。

  徐鹏做活累了,他也到河边来纳凉,看着这些年轻小伙和哥儿,还有一群小孩吵吵闹闹的,闭上眼睛。

  “澄哥儿,明天我们去摘野果子行不行?”夏丫的声音大大咧咧的,徐鹏听见澄哥儿三个字就睁开眼睛,目光游弋在人群上。

  徐澄点头:“好啊,我要摘皂角和野薄荷回去,对了,我们去草丛找一找,看能不能捡到野鸡蛋,野鸭蛋。”

  夏丫:“你别想了,李叔昨天逮了两只野鸡野鸭,暂时捡不到蛋了。”

  徐澄失落的哦了一声。

  徐鹏终于看见了徐澄,但他不敢上前去跟儿子说话。之前他跟宋明言是有柔情蜜意的,只是后来都被自己搞砸了,连着拖累了澄哥儿。

  现在宋长叙出息了,澄哥儿在宋家养的好,他也没理由去寻他。

  再说澄哥儿靠着宋家,以后没准能找个好夫婿。他自己的日子过成这样,总不好去搅了孩子的好日子。

  徐澄跟夏丫玩了一阵,梁峰抓了几只虾塞给他:“带回去做个鲜汤喝。”

  徐澄高兴的应下。

  齐山村的日子安宁,大家的行为都是跟着田地走的,偶尔会去镇上买点肉来犒劳自己,家里种的菜够他们吃了,一年到头若是没有别的开销,一二两银子就足够了。

  许家吃了晚食在院里纳凉,许孙正跟曹琴倒是不怎么担心许知昼,金河县还有曹昌一家可以帮衬小夫夫,再者二儿婿是去读书的,又不是做危险的事。

  自家的哥儿,他们做父母的了解性格,是个不会吃亏的性子。

  许知辞在编竹篮,他是一个不会让自己闲下来的人,曹琴说道:“知辞,这些事明天再做,先休息一阵,家里没多少活做。”

  许知辞手指一顿停下来,笑道:“我就是闲不住。”

  “家里不用交税,看今年的气候也不错,我看今年能有个好收成。”许孙正说。

  日子是一天天在变好,许知辞去给茶壶里倒凉茶。

  许孙正说:“今天我在地里干活,别人没水喝,我把自己的水囊递过去,说我的茶水好喝。”

  许知辞得了夸,心里高兴:“就是自己瞎琢磨的。知昼当时找我学了如何制凉茶,这么热的天,自己制了茶喝一口还是爽利的。”

  宋长叙不在这里了,许知辞想给谢淮川写信去找镇上找人又觉得麻烦,他便去找了里正家的王二郎帮着写信。

  给王二郎给钱,他不收。他只好每次送点自己做的凉茶,或者竹篮送过去,不然心里怪不好意思。

  找人帮忙,纸墨也是要费钱的,哪能白嫖。

  找旁人写信,许知辞就要斟酌着字句,没有透露太多东西。只问谢淮川在军中好不好,问他缺什么,他可以寄过去。

  这么些年了两个人还在联系,还相互写信这事连王二郎都有些不信。

  但他还是照着许知辞的话给谢淮川写信。

  “该去盥洗睡觉,明早还要去地里忙。”许孙正说着把椅子搬到屋里。

  许知辞同样去盥洗,他拿着蜡烛,瞥见一旁紧关的门,叹息一声回到自己屋子。

  许知昼临走前给了他一盒香膏,一看就是镇上胭脂铺的好货,他推辞不了接过来,每晚上抹一点,皮肤确实光滑许多,摸着很细腻。

  他本来皮肤就好,模样也是一等一的好,如今涂了香粉就更好了。

  许知辞想到许知昼告诉他:“大哥,你总要打扮一下,等谢大哥回来看见你,觉得你更好,再说了,大哥长的这么好看,多涂点香膏就更好了,自己在铜镜面前照的时候心里也高兴。”

  许知辞就这样被说动了。

  别说谢淮川看脸,许知辞自己也是更喜欢年轻俊美的郎君。

  许知辞涂了香膏,扯着被褥盖上肚子睡着了。

  许孙正跟曹琴说了一阵话才睡下,大都是地里还有宋长叙和许知昼的事。

  “要是真考上举人老爷,那我面上不晓得多高兴。”许孙正一想就笑到合不拢嘴。

  .

  金河县

  白天行人们都是匆匆忙忙的,天还未亮,街上的早食铺子已经开了。在密江巷住的人,除了宋长叙和冯信鸥两个秀才外,更多的人是在城里打零工,做伙计的人,还有的也是做吃食生意的。

  县城一座小院子要近八十两银子,一般的人买不起县里的房子。

  古代又没有房贷这个东西,但是有高利贷。像是有的穷苦出身的百姓家里缺钱时就会找当地的赌坊,还有黑帮借高利贷。

  这钱一旦借出去,全家人都翻不了身。

  宋长叙吃了一个白面馍馍喝了一口绿豆汤,等把绿豆汤喝完他就出发去县学。

  “相公,你忘记带水囊了。”

  宋长叙说:“凉水都要烧开了喝。”

  许知昼:“我知道了,你快去吧。”

  宋长叙走出家门,早食铺子的香气萦绕在鼻尖,他在家已经吃饱了,没有意动。在这条街早起摆摊的人都已经认识宋长叙了,有人跟他打了一声招呼。

  到了学堂,他便开始温书。

  周夫子讲课更多在引导他们自主思考,最后他说道:“每个月都有一次小考,县学对考试优异的人有奖励。”

  宋长叙闻言听的认真,他是一个缺钱的主。

  “第一名会获得五两银子,第二名是三两,第三名一两银子。明天就考,剩下的时间你们自己多复习。”周夫子说完拿着书离开学堂。

  等周夫子一走,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

  “这点银子够什么,还不够我去酒楼吃一顿饭。”

  “对啊,我反正也当不上第一名,但是我也有五两银子。”

  “不稀罕,要是拿出二十两银子,我就会开始犹豫。”

  宋长叙闻言心中吐槽,五两银子已经很多了,至少对他来说吸引力十足。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将军。争一保三。

  一两银子也是白花花的钱。

  有了目标后,宋长叙温书的劲更足。

  谢家不缺五两银子,但谢风一直在县学考试中都是第一名,上次院试被宋长叙掀了,这次的小考他要拿回第一。

  想到此处,谢风立马开始温书,他是不会再输给宋长叙。

  罗双家是富商,他的娘就是黄县令的嫡亲妹妹,黄家跟罗家联姻后,两家在当地的地位更加牢固。罗双是家中的第四代。

  宁兴朝有规定,商人想科举就要三代之后。

  罗双不惦记银子,但他还是想取得一个好成绩给祖父祖母看。

  程茂学同样需要成绩,三个人都是天之骄子,什么排名都很注重。

  这回插.进来一个宋兄,程茂学更加跃跃欲试。

  下午是棋艺课,宋长叙对下棋感兴趣,他先是跟同窗们一块下棋,结果胜利的太轻松。

  教他们棋艺的夫子来跟宋长叙下棋,勉强打了一个平手。宋长叙自己是对下棋感兴趣,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加入象棋兴趣社,棋术还行。

  “不错。”那夫子夸道。

  宋长叙谦虚的推辞一二。

  以后若是做官了,要是上官喜欢下棋,他就可以跟上官下点棋,投其所好。

  下课后,宋长叙跟冯信鸥一块回去,他们把书箱放下后就让家中的夫郎帮忙收拾摊子。

  回到屋里,今天许知昼下午就熬制了绿豆粥,晚上正好已经熬烂,放凉了。晚上去买了点卤肉,买了点黄瓜做个凉拌就能吃了。

  这回木桶里的薄荷茶,钵钵鸡跟米饭都卖完了。天气热了,许知昼蒸的米饭少很多,才刚刚卖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端瑜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甜宠文 穿书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