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96)

2025-09-28 评论

  医学院的医者们,与太医们最大的不同便是,没有进入体制内,一开始会有些拘谨,但发现太子真不在意身份,只在意成果后,就放开得很快了。

  放在太医院,就是出成果了,太医们也不会这样大大咧咧直接说的。

  但对于姜衡而言,这样才好嘛,这样才好做学术研究嘛!

  “没事,诸位先生都辛苦了,钱暂时不用担心,最近半年,大蒜素的提取,最好更稳固一些。”

  临近战事,后勤准备一定要跟上,医疗更是不能拖后腿,这可事关将士们的性命。

  听到钱不用担心,老先生立马就有劲儿了,“哈哈,殿下放心,我们这些老头子,一定把事儿给您办妥了。”

  中年的陈大夫挠挠头,没说话,比起太子,他也算是一个老头子了吧?

  却见太子转头笑着跟他说:“陈大夫,这里就你年轻一点了,可要看紧老先生们,免得熬夜伤身就不好了。”

  陈奇没想到太子就来了几趟,竟然还记得自己姓什么,难不成是他长相丑得突出的缘故?但也不见太子对他面貌表示嫌弃。

  陈奇刚要拱手余老先生一巴掌拍在了背上,差点一个踉跄,“哈哈哈,太子您找错人了,就这小子每次熬得最晚,这不是让他监守自盗吗?”

  果然,能以四十多的年纪,和五十多六十多岁的老大爷们混在一起,没点水平是不行的。

  姜衡也不尴尬,“哈,陈大夫年轻嘛,不过年轻也要适度,这段时间诸位可能轻松不了,孤还想让诸位再快速培训出一批军医来。”

  说到正事儿,众人也没再说笑,直击主题,“殿下想要培养到什么程度?”

  “理论和手法之类暂时都没有要求,只要求会基础的包扎止血消毒,能保命,延长救治时间。”

  “明白了,殿下只管送人来。”

  姜衡忙着后勤与民间舆论相关,元泰帝今年也活跃了起来,还时不时召集丞相和尚书们开小会,多了几次后,姜衡发现了异常。

  姜衡琢磨了一会儿,径直去了北辰殿,让宫人都退下了。

  元泰帝还在批奏折呢,休假大半年了,一时间猛然把奏折拿回来批,还挺累。

  “怎么这时候过来了?郑无疾肯放你走?”

  姜衡围着元泰帝转了两圈,在元泰帝要发火的前兆前,扒在了桌案上,“你们不对劲!”

  元泰帝头都没偏一下,可有可无嗯了一声。

  姜衡:?

  “我都问您了!”

  “嗯。”

  “你这样不对。”

  “嗯?”

  “无论是君臣,还是父子,这样藏着捏着都不对,会出大问题的!”

  “嗯……”

  “君臣父子重叠了,出问题概率更大了!”

  元泰帝终于捏了捏眉心,“怎么?你还是想要补上一次请陛下称太子?还是称陛下?”

  姜衡有点扭扭捏捏了,“也……也不是不行……”

  元泰帝:……

  元泰帝放下笔,“你二十了!”

  “还没满呢!”这些大人就爱讲虚岁,什么过年就算一岁,那一年岂不是就涨两岁了?干嘛非要叫老了?

  “二十了,也是弱冠之年了,别再毛毛躁躁的。”

  不过,虽然理论上来说,二十才是弱冠之年,但其实每个皇子封王的时候,别管到没到二十,都算提前及冠,能独立主事,当家作主了。

  “知道了知道了,大事上我很稳重的,”元泰帝口风一漏,姜衡也知道这段时间异常的原因了,但他可不会拒绝,不仅不拒绝,还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那父皇,您真不后悔啊?”

  元泰帝左手开始揉了揉右手手腕,姜衡也不要一个后不后悔的回答了,再不跑,后悔的是他,“咳,东宫还有事儿,儿臣先走了,您慢慢批,慢慢批!”

  没揍到人,元泰帝深深呼吸了几次,“都是倭寇的错!”

  “都是倭寇的错!”

  东宁省,尤其是以琉球群岛为主要区域的军营之中:

  “若非倭寇,我们早已回归中土,若非倭寇,我们早已得到朝廷的帮扶,若非倭寇,我们早就过上了好日子!”

  “儿郎们!我们要跟随中原的将士,诛杀倭寇,还我安宁!”

  “诛杀倭寇——”

  “诛杀倭寇——”

  朝堂上:

  “倭岛,承我中原典籍,却不尊教化,以怨报德,屠戮沿岸百姓数百年,此为一罪!”

  “妄称天皇,此乃二罪!”

  “我朝以德报怨,只废黜其皇位,予其王冕,然其依旧野心不改,攻略我东宁琉球之地,至琉球百姓死伤数万,更意图分裂琉球,夺我国土,此乃三罪!”

  “此三罪,无一例外,皆是诛其九族之大罪!”

  “臣请出兵倭岛以剿贼!”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元泰帝自龙椅起身,俯瞰朝臣,“准。”

  桩桩件件,没有一件,冤枉了倭岛,至于时间有偏差,有什么偏差?琉球不一直是中原的吗?他们分裂琉球,杀害琉球百姓,冤枉他们了?一点没有!

  屠岛的人,自然依旧是许本,屠岛的争议,也自然是武定侯和他这个开国皇帝来担。

  即使真相百姓心知肚明又如何,正史上,就是在元泰朝,武定侯屠的岛灭的国,与太子无关。

  大梁,会有一个全然仁德的圣天子。

 

 

第57章 传位

  仁德的太子,奉命主持了大军出征前的祭祀仪式——祭天(类祭),祭地(宜社),告庙,祭军神……

  史官对此,迟疑片刻,还是在元泰帝的眼神中,没有具体描写出征前的祭祀场景。

  要史官说,这次的祭祀仪式,还真是给足了倭岛面子,不写也好,一笔带过就行了。

  “不写?凭什么不写?你是史官,你怎么能屈服在强权之下?!”

  史官:您现在就没有使用“强权”了?

  “那臣在野史里写?”

  这下,懵逼的反倒成姜衡了,“你都不装了?”

  “……臣不知道大梁故事的作者是否是臣,但臣可以是。”

  不要怀疑他们史官的文学素养好吧?

  姜衡仔细琢磨了一下,他知道元泰帝此举是好意,想要给他塑造一个好名声,不过干倭岛诶,他也不能干看着啊。

  于是姜衡鬼鬼祟祟跟纪文说:“把孤写得强势一点,你看孤,都节制天下兵马了,许本也是孤的人,懂了吗?”

  纪文;他不太懂,为什么太子殿下总是执着于给自己名声抹黑。

  “臣懂了,您放心。”

  野史也要写两本了,一本传出去,一本糊弄上司,或许这就是打工人的宿命吧!

  作为史官,还是更希望本朝有个“圣君”的。

  姜衡向来相信文人的野史能力,满意的回到了东宫。

  如今,就等将士们凯旋了!

  这次,许本虽然没有历练七年之久,却也在沿海历练了三四年,还有徐忠将军亲自带着,效率全然不可同日而语。

  加之曾离还跟着去当了军师,又有改良版带火炮的战船,新式火铳,及一应严格检阅后才配备的弓箭雁翎刀等冷兵器装备,郑无疾与郑国公主亲自盯着操持的后勤,只会成功的!

  东宁省,琉球群岛,最北方的大岛之上,是守卫东宁海防,和随时准备听从命令,反击倭岛的将士。

  高丽,驻使馆中的官员友好的与高丽朝堂磋商,确保高丽不会反水坏事,高丽却表示,他们只想立功进步!

  他们,也眼馋倭岛的利益。

  这是一场,属于倭岛的围剿。

  这是一场,值得各方,各国,严阵以待的战役。

  却也是一场,诸国心知肚明结果的一场战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织鹊 宫廷侯爵 爽文 直播 朝堂 剧透 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