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池安安稳稳过了几年,这时才真正的觉得头疼起来,“陛下误会了。臣早就说过了,陛下没有错,是臣错了。陛下已经成年,如今需要的,是精通帝王之术的人才辅佐,臣对这些一窍不通,在陛下身边已无用处,偏偏臣迂腐不化,确实见不得这些刀光剑影。现在不走,难道要将来与陛下互相生了嫌隙再走?”
这些话她说得真心实意。
第55章 请辞2
重阳深吸几口气,勉强将心中的暴怒压下去,拉着沈池的手,缓缓道,
“这么多年,朕一直依着你,你想要个明君,朕就做个明君。你想要朕对人亲厚,朕就对人亲厚。你那随侍张狂无礼,朕忍了!你对温泽比对朕还上心,朕忍了!朕知道你的为人,就算将来有了什么事令朕不快,朕也不绝会生你的气。你若是担心口说无凭,朕可以赐你免死金牌。以后遇到了事,你拿金牌出来晃一晃,朕就知道了。“
沈池叹了口气,想起明太|祖赐下的一堆免死金牌和铁券丹书。
赐下去的时候诚心诚意,过了十年二十年,满门杀起来决不手软。
翻遍了千年史书,自古君王身边辅佐的文臣武将,能够善始善终的,无不信奉了‘见好就收’四个字。
人生若只是初见,又会少了多少烦恼纠葛。
与其日后渐渐生出嫌隙,将这五年的深厚感情消磨殆尽,不如结束在最美好的时刻。日后回想起来,心中还有个美好念想。
“陛下待臣的心意,臣感激。臣说了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并不是存心糊弄,是真心实意的想法。唉,说着真心实意,也没法子证实,只能嘴上说说,希望陛下相信了。”
沈池身上背着的秘密太多,前世的,沈家的,平日里无论对着谁,随口扯几句糊弄过去的事情多了去了,难得一次对着人掏心掏肺,人家居然不信。
说到后来,她自己也觉得有些没意思了。
“既然今天把事都说开了,陛下现在就给个说法罢,不必再推明年了。以后臣每到一个新鲜地方,就给陛下和将来的太子送些当地的新鲜玩意来。岂不是比天天拘在这四面宫墙里,大眼瞪小眼来得有趣。”
重阳见她不肯松口,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沈迟,朕真是不知道,你的心到底是怎么长的。朕纵了你这么多年,如今却连个人都留不住,好说歹说,你还是张口就要走。”
沈池低着头道,“陛下恕罪。”
重阳只觉得一颗滚烫的心沉甸甸地坠下去。坐在烧足了火龙的东暖阁,竟觉得彻骨的冷。他沉默地放开了沈池的手。
“你要个说法,朕今天就给你个说法。”
沈池心里一喜,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来。“臣恭听。”
重阳冷淡的道,“朕的旨意,你就这么坐着听?”
沈池立刻起身,找了处没有碎瓷渣的干净地砖,撩起下摆,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
重阳站起身,走到沈池身边,俯身附耳说了一句。
沈池脸上浅浅的笑意顿时定住。
重阳坐回长榻上去,端起茶盏喝了口茶。
“沈先生上次说过,可以陪朕再过一次年。朕也觉得甚好。那就选除夕夜罢。过了新年,你想走就走,朕不拦你。这就是你要的说法,朕今天给你了,你自己好好想想。”
沈池跪在地上发了一会儿呆,觉得现在的局面,比刚才皇帝气得扔盘子的局面还要棘手。
从小看到大的皇帝对她有些心思,她隐隐约约知道几分。本以为不过是少年绮梦,放一边冷着,过几年也就过去了,没想到今天居然直接提了出来。
重阳等了一会儿,见沈池还在发呆,冷笑道,“你催着朕要给个说法,朕给了,你却又不应。若是应不了,就别提辞官的事了,给朕在文华殿继续待着。”
沈池思量了半晌,一咬牙,“臣应下了。“
重阳却呆在当场,心如擂鼓,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知不觉从长榻上直起身来。“你——”他声音出了口,才发觉自己的嗓音沙哑地厉害。“你——你居然应了?”
沈池下定了主意,便不再迟疑,“陛下一言九鼎,臣应下了。到了除夕夜,臣过来乾清宫伴驾。过了新年,奉天殿复朝首日,臣便请辞。”
话音未落,矮几上的青花镂空花瓶已经狠狠砸到了地上,砰的一声,粉身碎骨。碎瓷四处飞溅,划过沈池的手背,留下几道浅浅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