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用道,“万岁爷的事,咱家可不敢说。太后唤了文华殿的三位大人一齐入宫去,您自己看着吧。”
紧赶慢赶,到了文华殿里,也已经快到巳时。
沈池正要进殿,一抬头,迎面一根黑黝黝的木头,直奔着脑门砸过来。太后的怒吼好像一道炸雷,自大殿里炸起,
”混账话!还不快向傅先生认错!“
她惊得倒退两步,暗想,昨日砸了一对青花大盘子,今天换扔木头了。眼前一花,那黝黑的木头竟掠过她的头顶,晃荡到另一边去了。
定睛看去,原来不是根木头,而是一块方方正正的黑木牌子,看起来颇沉重,用一根粗麻绳穿住,挂在文华殿的匾额下面。
沈池身量颇高,装扮作男子算是普通,在女子中是拔尖的。进殿的时候,正好碰上一阵穿堂风,头顶上的黑木牌子来回晃荡,差点砸她脑袋上,几个小太监在旁边赶紧道,“沈大人小心。“
文华殿里太后的怒喝声越来越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她抬手护着脑袋,顺着角落溜进殿去。
太后和小皇帝果然都已经到了,太后双眉倒竖,一副恨铁不成刚的姿态,小皇帝坐在龙椅上,摆出油盐不进的惫懒模样,漫不经心道,”儿子知道了。“
太后气急,又是一声怒吼,“你还不去!”
太后喋喋不休的当堂教子,文华殿大学士傅秋山端坐在右下首,面沉如水的看着。
另一位翰林院学士卢作人,端坐在左下首,专心致志的低头喝茶。
沈池想起她那便宜爹评价卢作人的八个字,”宛如黄鳝,滑不溜手“,不由又看了他一眼。
这滑不溜手的卢大人看起来倒一点都不像条黄鳝,身材瘦长,长相斯文,眼角有几道笑纹,面相颇和善可亲。
太后说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旁边伺候的大宫女翡翠急忙端过一盏茶来,太后咕咚咕咚喝了个底朝天,正想继续说教,小皇帝道,”母后歇歇罢,沈先生来了。“
太后猛地抬头,正看见贴着大殿角落一步步蹭进来的人,顿时怒喝道,” 你这小子,好生惫懒!竟然叫哀家和皇帝等你这许久!这是经筳官做的事吗!“
沈池僵立在原地。这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小皇帝这个不厚道的。她苦笑行礼道,“臣来迟,太后恕罪。”
太后火气上涌,柳眉倒竖,厉声道,“迟了这么久,道声恕罪就算了?看你这脸面大的!真以为你老子是当朝太师,哀家就不敢办你了!来人哪!——”
沈池心里叫一声苦,正没奈何,下首端坐着的傅秋山冷笑一声,开口道,“臣以为今日太后召臣等前来,是因为陛下言行不当之事。没想到太后在意的,却是经筳讲官来迟之事。既然如此,臣告退。” 说完当真站起身来。
太后急了,连忙道,“傅大人莫走!莫走!今日确实是因为皇帝之事才召各位大人前来的!“
回头怒喝道,”来人哪!——抬椅子来! 你们这些没有眼色的,还不给沈卿家看座!“
立刻有两三个小太监飞快的跑去抬了张木椅来,放在傅秋山的下首位。沈池抬起袖子擦擦一脑门子汗,坐下了。
傅秋山轻哼一声,挥挥袍袖,也潇洒坐下了。
太后干咳几声,道,”傅先生,哀家的重阳,是自小在先帝和哀家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这小冤家,自幼便顽劣得很,脾气又急躁,哀家也是知道的。但是傅先生啊,你须知道,皇帝的秉性根子是个好的。哀家日日督促他用功读书,就是希望他上了正道。没想到百密一疏,竟没留意他身边有几个不学好的!日日撺掇着皇帝做坏事!“
沈池听了,顿时觉得一阵牙酸。又有倒霉鬼要顶缸了。
果然,太后一拍椅子,喝道,“把人押上来。”
四个身材高大的殿前武士从殿外拉进两条铁链,栓蚂蚱似的拴了十几个二十个小内侍,跌跌撞撞的跪在各人面前。
太后又喝道,”花大满!“
花大满从小皇帝身后连滚带爬的闪出来,几步爬下御阶,两只腿肚儿乱抖地跪下了。“奴婢……奴婢在。”
太后道,“你过去!把昨日唆使皇帝做坏事的刁奴们指出来!”
花大满不敢抬头看小皇帝的表情,硬着头皮跪行几步过去,把昨日跟随着皇帝去芍药园的小内侍们指出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