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筳纪事_作者:奚图南(199)

2018-01-02 奚图南

  “端逆!”章玉衡仰面倒在地上,反而豁出去了,大吼道,“城外的是勤王大军,城内的才是谋逆乱党——”

  容广益迎面就是一拳,直接把章玉衡的大骂声打在嘴里,鼻梁断裂,两管鼻血长流。容广益提着衣领把整个人拖到宫门外去了。

  “拎回来拎回来。”殷季吩咐说,“重大时刻,需要史官在旁边见证。嘴巴堵起来,留双眼睛看着就好。我说皇侄,你别光站着,动笔写啊。”

  重阳蘸足了墨,字斟句酌,落笔极慢,半晌写下了第一个字。

  “予——“

  ”且慢!” 方栋开口。

  他走上一步,慢吞吞地道,”殿下熟读史书,应当知道,历朝历代皇帝禅让,除了退位诏书之外,还需要一样重要事物。两样齐备,退位让贤,才算是名至实归。”

  他的眼睛四下里扫了一圈,在场的其他几人立刻省悟过来。礼部尚书齐孟小声提醒道,“殿下,传国玉玺。”

  重阳抬头看方栋,两人遥遥对视一眼,嘴角不约而同露出冷笑来。

  殷季也笑了。笑得很舒畅。

  “荣广益,请传国玉玺。”

  容广益大步过来,单膝跪倒,献上了锦盒。

  端王深吸口气,缓缓打开了锦盒的盖,露出黄色绸缎中静静躺着的古朴玉玺。

  方四寸,纽交五龙。

  他的手指摩梭着玉质顶端,对着众人翻开玉玺,在众多火把的映照下,露出八个古朴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康。

  一阵夜风吹过庭院,满地败落的枝叶纷飞。案几后面坐着的重阳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直不起腰。

  方栋眉头大皱。

  他这皇帝外甥平时看起来精明,怎么大事关头,就连传国玉玺也被人轻易拿了去!

  端王哈哈大笑,啪的收起锦盒,递给吴大用。

  “找个妥帖地方,收好了!明天早朝带去朝上,当着群臣的面验玺。”

  吴大用抹着眼泪,嘴里念着皇恩浩荡,点了十几个亲兵贴身护送着,亲自抱着传国玉玺,坐在景阳宫另一处偏殿里,目不转睛地守着了。

  端王志得意满,背着手,踱到少年皇帝身边,伸出一只手,拍了拍重阳的肩膀。“皇侄,看走了眼,用错了人,都是常事。何必如何挂怀。焦致儿那狗奴才对不起皇侄,三叔替你出气。那奴才已经在黄泉下谢罪了。”

  重阳冷淡地道,“是么?甚好。”

  端王的嘴角噙着笑,“如今传国玉玺找到了,四位朝廷重臣也在这里了。皇侄,你的退位诏书,可以写了。”

  一脸病容的少年皇帝,脸上闪过愠怒羞恼。他强自支撑着提笔写了两个字,突然又趴在案几上,剧烈地咳嗽起来,肩膀抖得如同风中的落叶。

  殷季起先冷眼看着,咳到后来,也有点怕他的大侄子气怒攻心,生生把自己咳死了,他亲自过去,降尊纡贵地帮大侄子顺气。

  重阳缓过气来,用力挥开他的手,摊开黄绢,执笔蘸墨,缓缓写下第一行字。

  “予闻皇天之命不于常,惟归于德。“

  皇城值更的铜铃声隐约又在远处响起,回荡在黑夜里,四更了。

  轰轰——

  又是几声连续沉闷巨响,不知为什么,这次的轰鸣声极巨大,仿佛在耳边响起似的,几乎震破了耳膜。头顶的梧桐树簌簌不停颤抖,树枝树叶落了满地。宫门外的几个亲兵猝不及防,跌在地上。

  景阳宫的庭院里,端王身子一歪,几乎倒下,急忙用手去扶案几,勉强站稳了。他蓦然转身,惊疑不定,望着皇城门外乍然升起的红光。梧桐树上的尉迟廉霍然坐起身来。

  “怎么回事!”端王喝道。

  尉迟廉从树枝上轻飘飘地落地,俯下身,耳朵贴在地上,听了片刻,起身道,“殿下,宫门外面闹腾得挺大,许多人往这边来了。殿下要不要派人手去看看。”

  “殿下!”容广益单膝跪下,“卑职现在就带羽林卫过去查看!”

  端王道,“你去罢。这里有尉迟。”

  “是!” 容广益大步出了景阳宫门,拔刀喝道,“走!”

  景阳宫里的众人站在原地,不知这夜发生了什么,惊疑不定。耳边起先还是些隐约的厮杀声响,渐渐的,那些嘶吼搏斗声竟然越来越响,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