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筳纪事_作者:奚图南(23)

2018-01-02 奚图南

  韩铮陪她坐着,从傍晚坐到半夜,眼看她练了十张大字十张小字,晚饭用了一碗小馄饨,吃完继续读了半个时辰的经义,半个时辰的志怪故事,她觉得肚子饿了,又叫厨子做了一张葱油饼,就着馄饨汤吃完了,连葱花都没剩下。

  韩铮丢下四个字,“没心没肺。”起身去自己房间了。

  第12章 万里江山

  开始过五更上朝的日子,沈池叫苦不迭。

  这一天昏头涨脑的上了朝,又浑浑噩噩的下了朝,她走在文武百官队列的最后,避过男女通吃的端王,也避过她的便宜老爹,看着头顶的太阳,正想回家补个觉,不想前头一个文官打扮的斯文男子站在御道中央,含笑拦住他,“沈学士要上哪里去?”

  沈池上次没看官服吃了个大亏,现在事事小心,仔细看那人身上的绯色官服,花樨饰带。哟,是个二品大官。再抬头仔细看看脸,甚是年轻,面相斯文,不认识。

  她把溜到嘴边的“回家睡觉”四个字吞回去,正正经经行了个礼,道,“下官刚刚兼任了吏科左给事中,职务生疏,打算去给事中衙门走走,看看有什么可以效力的地方。”

  那斯文高官两眼弯弯,笑道,“沈学士果然忘了今儿是什么日子。“

  沈池,“啊?哎唷!!”

  三天一次,文华殿开经筳的日子!

  她对着斯文高官躬身长揖,感激道,“多谢大人提点!” 提起官服下袍就要一路小跑过去。

  那高官又伸手拦住了她。“本官也要前去文华殿,你我不妨一齐前去。”

  上官既然发话了,沈池自然没有说不的份儿。

  这位也不知是哪位六部大员,对宫廷方位熟捻得很,带着沈池抄了个近路,七转八转,文华殿就在前面了。

  只是这高官看起来神色正常,却不知是哪根筋出了问题,走在路上,时不时的瞥她一眼。看一回,便笑一回。看她也不是看脸,而是看脑袋上面。

  看得多了,沈池有点郁闷。她也不便发作,客客气气道了声谢,准备分道扬镳。

  那高官却又伸手拦住了她。“你我共同辅佐陛下读书,不妨一齐进去罢。”他笑吟吟地又看了眼沈池的脑袋,终于问出想了一路的问题,亲切道,“沈大人下场应试之日,脑壳上破洞甚大,本官颇为担心。如今看起来已经痊愈了,可没有落下什么症状罢?”

  沈池一愣,尴尬不已。

  她终于知道这位仁兄是谁了。

  当日恩科的主考官,如今顶替傅秋山的帝师,掌管都察院的老大,左都御史温泽。

  细算起来,她是温泽选中的,在温泽面前还得自称一声学生。

  这下子丢人可丢大了。

  沈池赶紧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道,“早已痊愈了,并无症状。只是学生眼拙,竟没有认出温大人。温大人恕罪!“

  温泽笑眯眯得摆摆手,道,”无妨,无妨。你我既为同僚,沈大人不必客气。这学生二字是不必再提了。“

  两人站在大殿门口,谦让了半天,沈池躬身让在旁边,坚持让温泽先进去了。

  折腾了这半日,今日的经筳早已开始,主讲的正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刚刚升了太子少保荣衔的卢作人。

  卢作人今日讲的是《孝经》。正讲到《天子章》。

  小皇帝重阳懒洋洋坐在御座之上,听卢作人朗朗读道,”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卢作人此人口才颇为了得,举了前朝圣贤皇帝奉汤伺母,尝药三年的故事,声音抑扬顿挫,沈池也觉得好听。

  小皇帝默不作声的听完,忽然道,”既然前朝的圣贤皇帝至孝,举国称颂,为何他们后来还是失了江山?“

  卢作人应声道,”天子之孝,教化于黎民,万民敬之,番邦从之。然家有家运,国有国运。国运昌隆时,天子贤德,百官齐心,天下大定。若气数尽了,天子暴虐,百官无所作为,天下大乱,自有先帝这般至贤至孝的天命之人挺身而出,取而代之。“

  小皇帝又问,“你怎么知道,先帝就是那个至贤至孝的天命之人?朕的祖母尚在的时候,先帝和她说话也不甚客气。祖母重病卧床的时候,先帝忙着打仗,一次都没有回家看过她。最后祖母过世了,也是朕的两个哥哥在灵堂前披麻戴孝,先帝直到出殡那天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