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婶回去后,将郑氏的话跟许三叔一说,后者正在做木工,闻言便恼了:“那郑氏真这么说?”
“可不是!”许三婶也是愤慨万分:“她这不知道是听谁嚼的舌根,以为渠水是个会挣钱的,便想娶进门来给自家当聚宝盆来了,但又知道凭着自家的条件,渠水也看不上,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坏点子,先坏了她的名声,bī得她不得不嫁给大牛!以后也好拿着这个理由去磋磨媳妇!”
“真是岂有此理!”许三叔与许三婶一样,都是正义感满满的人,只是平日会做人,不会将事qíng做得死绝,想了想,便道:“这样吧,你先去县里,把这事跟渠水说一说,看看她预备咋办?晚上你再去几个能说会道的妇人家里坐坐,把这话说说,帮着渠水分解分解!”说完又叹气:“这刘家没个能主事的长辈,遇到这种事qíng,也就只能咱们能替渠水跑跑了!”
许三婶也坐在那里叹气:“渠水是个苦命的啊,好容易挣俩钱,也被那不要脸的给看在眼里了!”
☆、第130章 谁好谁坏
今天去县城已经晚了,她便先去了几个相熟的人家,将郑氏的话说了一遍。
与她jiāo好的都是村里有名的热心人,闻言便一个个震惊不已,一起骂着郑氏:“真是坏了心肠的,咋能这样算计人!”
渠水因为与那个赵小哥的事qíng,本来名声就堪忧,再加上郑氏推波助澜,不是要渠水的命吗!
她们当即表示这几天会多跑跑,把这件事扩散给村里人知道。
许三婶又通着许三叔一起去了崔家的长辈家里,将这件事原原本本说了出来,让崔家长辈给管管,言外之意就是崔家的媳妇做错了事,给村里蒙了羞,他们不方便去骂一个媳妇,便请本家媳妇管!
崔家也是有两位老太爷、老太太在的,管得了村里所有姓崔的人,当即就让人把郑氏叫了来,骂了一通,命她明日带着东西去给渠水道歉!
郑氏大为不满,又是撒泼又是哭自己命苦的,但新官上任三把火,许三叔刚刚点燃第一把火,哪里能容得她不同意。
于是,第二天早上,郑氏便委委屈屈的拿了几样点心,提了一只野jī,在本家两个媳妇与许三婶的陪同下,去了县城。
这一场戏堪比过年村里台子上那戏文唱的,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一大早就聚在村口,对着郑氏指指点点。
看到许三婶也在,众人都点头称赞:“这个里正和里正夫人比前一个qiáng!”
当初的王里正贪,又爱欺负弱小,村里人大部分是看不惯的,只老实人的本xing,不愿意说出来,但心里却都有一杆秤。如今与许三叔的一对比,谁好谁坏,谁更公正,一目了然!
说实话,渠水对老家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她天天忙得像个陀螺一样,又是看铺子又是找美食,想着该做啥生意。
县城小,有两家一样的饭馆,时常基本就饱和了,她若是想再开美食铺子,就得找不一样的美食来。
但没有赵伤在身边指点,她总觉得选哪样美食很难!而且,她当初抄书的时候很急躁,只有前半部分是认真抄写了,后面的一大半基本上没抄,有的只抄了个名字,那原书又被赵伤给拿走了。所以她就是想认真挑选,选择的余地也极少。
这天,她找着找着就发了脾气,也不是具体为了什么,就拍了下桌子,一个人坐在柿子树下生闷气。
承恩几个人不敢理她,都悄悄躲到后院去玩过家家。
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
渠水去开门,看着走进来的几个人很吃惊,她对其他三个人不怎么熟,便对许三婶笑道:“三婶,你们咋来了?有啥事?”
她看着手中提着东西但脸色很难看的郑氏,满是不解。
许三婶暗暗叹口气,知道对方还没得到消息,想了想,便道:“走,咱们都进屋说话去!”
后院的承恩几个都探着小脑袋好奇的看过来,许三婶便笑道:“只有这几个小子在,你家小山呢?”
“去学堂了,中午才回来吃饭呢!”渠水忙道,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一边请了几个人进屋,又去上茶。
如今家里有条件,她也买有茶叶回来待客。
是当地出产的土茶叶,微苦,但夏天喝着却解暑,颜色看着也亮绿好看。
每人上了一碗茶后,许三婶便拉着她坐下来,又打量了屋里:“你这屋子布置得倒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