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刚刚放松的心便又提了起来,赵伤看她真的很担心,想了想就说到,“我已经给你选好了两个大户人家里挑出来的嬷嬷,要不我明天让她们来见见你?”
渠水想起来他前几天说的话,点点头,“好。”
赵伤便安慰道,“只是让她们教你一些平常的礼仪,还有大户人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另外就是后宅妇人们常用的手段心计,你现在在们眼中就像是一只小白兔一般,太天真了,这种事qíng在书上又找不到,如果你接触两天不喜欢,我就将她们送走。”他也是担心渠水的xing子学不来这些。
但是渠水却摇摇头,“不,”她的态度非常坚决,“我要学!不管以后回不回京城,你的身份放在这里,我不想在像之前那样被人陷害,被人像只小老鼠一般耍的团团转。”
赵伤就含笑点点头,大掌抚摸了下她的脸颊,“好。”
第二天,院子里面果然来了两个嬷嬷,一个称为史嬷嬷,一个称为孙嬷嬷,两个人都年逾四十岁,看上去十分gān净整洁,身上穿的衣服也很普通,但是两个人的气质却截然不同,与这个县城里边儿一般三四十岁的妇人一点也不一样。
☆、第230章 京城来人
两个人年纪差不多,但是史嬷嬷明显看着要老像一些,面容却更加慈祥,看着渠水的目光也很恭敬,孙嬷嬷的下巴处长了一只黑痣,很显眼,但是却能看出来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一个非常妩媚的美人儿。
虽然说是请来的教养嬷嬷,可渠水却也给足了尊重,等她们向她行礼的时候,也侧身回了半礼。而让渠水更加惊喜的是,这两个嬷嬷不光jīng通贵族的礼仪,而且都是jīng通文墨与刺绣之人,看了渠水之前写的大字和刺绣,只是随意指点了一番,渠水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其实也难怪,她学这些从来都是靠着自学成才,尤其是刺绣,除了母亲的指点,并没有特意去学过一些特殊的针法技巧,但是她的母亲也只是出身于农村而已。又能懂得什么技巧呢?
一眨眼时间就过去了小半个月,这小半个月中,千雅公主又多多少少找了渠水几次麻烦,但这一回赵伤却将她护得严严实实,虽然说是有一点麻烦,但并没有实际伤害到渠水的事qíng发生,而千雅自己却常在公主府里面不敢出来,众人也没有人敢去探望。
千雅在县城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整个县城从上到下暗地里议论千雅公主的人数不胜数,也都听说过千雅公主大发雷霆,已经在自己的府中打死了好几个下人了,但却没有人敢上门去探望,他们都害怕被牵连,包括县令大人。
这一天中午的时候渠水就听到了史默默打听来的消息,那周县令已经给天子写了一封奏折,托了在京城做官的一个亲戚送到了皇宫,那奏折中写的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渠水听了后,倒也有点儿惊讶,眨巴了下眼睛,才缓缓地问道,“那根据史嬷嬷所言,如果天子真的认定那个周姑娘是我杀的该怎么办?”
史嬷嬷却摇摇头,很笃定地笑道,“姑娘,您放心,公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渠水也就若有所思,虽然这小半个月里赵伤并没有给她说过以后的计划,但每天却早出晚归,很是忙碌。渠水便知道他一定在策划着什么,或者说是为了他们两个的将来而在准备着什么,她是相信赵伤的,也有点小郁闷,对方不肯告诉她,但还是能够理解的,所以她点点头。
史嬷嬷却又加了一句,“姑娘,老奴之所以给您说这些,是因为老奴在街道上听说,有京城的钦差来到了城外的驿站,现在大概正在县衙门呢。”
渠水就惊得一下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你怎么不早说呢?”
将在场的几个人都吓了一大跳,渠水却什么也顾不得了,飞快的从屋里跑出去,原力拦住了她,微微皱着眉,“姑娘,怎么了?”
渠水这才停下来,半喘着气问道,“听说京城里来人了,你有没有去派人打听为什么事qíng来的?”
原力便说道,“姑娘,这件事公子早就知道了,还请您不要担心。”
渠水就瞪大了眼睛,“赵伤他知道了。”
原力点点头,“是的。”
渠水便嘟起了嘴,“他知道了怎么能不对我说呢,真是的。”
原力看了她一眼,低下头去,“大概公子不想让姑娘您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