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珺似乎没有感觉到他的注视,“这些花儿这样美,这样尽力绽放,这样在灿烂中燃烧生命,却开在宫城这种没什么欣赏之人的地方。可惜了。”
卫珩转而去看那些花。“然今日得帝君一览一赞,胜过多少庸人之赏。值得了。”
楚珺眨了眨眼,转向卫珩,绽出一个笑容,“时辰差不多了,我们走吧。”
卫珩点头,最后帮她整理了一下发冠两鬓的头发和冠冕前的垂旒,牵着她离开后园。
奉天殿外,百官俱立,仪卫庄重。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皆拜。
“维奉德二十一年,八月已酉八日丁卯,皇帝诏曰:惟元穹降祚,启我兴运,奕叶重晖,赫曦纂承。列圣顾瞻,获承大宝,惧不能任,夙夜兢厉,於今二十一年。实赖宗社之灵,台衮之辅,忠良毕力,内外协心。乃近亲贤而委家国。皇太女楚珺,温慈睿哲,孝友端明,蕴东平为善之心,尚河间好学之志,必能焘煦天下,穆清大中。惟敬惟和,克敏克宽,斥去奇邪,亲任仁人。是用终陟元后,宜令中书令奉册,即皇帝位。钦若天道,缉熙帝图,懋哉敬哉!”
“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之声直上重霄,百官齐刷刷跪下去,又三拜。
楚珺坐在奉天殿九重丹陛的高大御座上,望着大殿外黑压压跪倒,过去的画面一一在眼前闪过,心中百感jiāo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百官只能站在殿外的阶下,大殿中站着的都是二品以上的大员和宗亲。观礼的多罗亦在殿内。楚珺打算今日一并封王,所以元墨珏等人也在。
大礼毕,众臣都垂首站好,等候新帝登基后的第一道旨意。
楚珺一挥手,内侍苏成方上前一步,从旁边的小太监手中接过一道玉轴的明huáng绢布圣旨,展开后高声宣读起来:
“王者膺顾托之重,居宸极之尊。稽考旧章……敢忘前训。尊父皇为太上皇,追元后颜氏为皇太后。”
纵使这道敕旨半点没提曾经的皇后孟氏,但依旧没有引起任何动静,众臣拜下应了。
苏成方接过小太监捧上的第二道圣旨。
“听敕: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兄墨珏,兄引璋,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qíng惟乐善,志不近名。慕间平之令德,希曾闵之至行,宜分建茅土,卫我邦家,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长兄墨珏可封襄王,四兄引璋可封宁王。令有司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元墨珏与元引璋出列,向楚珺一拜:“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第一次,元墨珏和元引璋向自己行这样的大礼,而她不能避开。她感觉并不是很舒服,有些不习惯。
“皇兄免礼平身。”楚珺抬了抬手,苏成方接过另一道圣旨,正要展开,御座上的新帝突然站了起来,在满殿重臣的注视中,从丹陛上走下,然后停在离丹陛最近的卫珩面前。
卫珩猜出她要做什么,不赞同地微一摇头。楚珺却一笑,拉住他的手,不由分说地拖着他朝丹陛上走。
当着满殿众臣,卫珩没法挣脱,只好被楚珺牵着,登上重重台阶,最终站在丹陛上。楚珺拉着卫珩转身,面向众臣,朝苏成方看了一眼。
苏成方赶紧展开圣旨。“听敕:夺武国公卫朗长子卫珩世子位,封佑王。予江南道苏州吴县、湖州宝应县、淮南道楚州武康县为封邑。令有司备礼,授亲王册印。”
不像前一道封王诏书那样言辞工整华丽,这道敕旨可以说是简单粗bào了。不过,由于刚才楚珺的举动,再看看正与新帝并肩站在丹陛上的卫珩,这道圣旨一点废话没有的措辞,正说明了这位异姓亲王在新帝心中的地位。
而且,佑王的封地也很是有说头。湖州宝应县、楚州武康县,这是新帝被封昌乐公主时的封地,于新帝而言有特殊的意义。新帝将这两县封给佑王,也表明了对佑王的看重。
总之,这位以新帝夫君身份被封亲王的佑王殿下,并没有如众臣想的那样地位尴尬。反而,将来必然是举足轻重。
丹陛上的卫珩瞧见众臣的表qíng,便知他们心中所想。他眉眼舒展,转向楚珺,行了大礼。“臣卫珩,谢陛下隆恩,陛下威加四海,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