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的玩笑之语,此时说出,却是分外慎重。楚珺硬是忍住等他拜下去,把话说完,才伸手扶他,“免礼。”
卫珩起身,微微一笑,对着她眨了眨左眼。
这人……楚珺忍不住唇角微勾,转身上了御阶,坐回御座,用手指了指御阶下的位置。
苏成方愣了愣,没立即反应过来。直到楚珺看向他,搭在御座上的手在扶手上拍了拍,苏成方才恍然大悟,赶紧命人抬了把坐榻,放在御座下。
卫珩又向楚珺行了一礼才坐下。
苏成方暗暗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他刚顶替了师父总管的位置,还是不熟练。要时刻注意皇帝的吩咐,还要马上领会皇帝的意思。要是什么时候会错了意(比如刚才),恐怕脑袋不保。这实在不是个轻松差事,师父gān了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啊……
对于新帝让佑王坐在御阶下的举动,孟蔼朱茂等原来的太女心腹自是不觉得有什么,旁的大臣虽然诧异,但一来还摸不清新帝的脾气,二来今日新帝初登,没人会没眼色到在今天找不痛快。
然而事有一二,再有三四便容易多了。有了今天这个开头,日后上朝,楚珺让卫珩坐在御阶下,众臣便也没有多不能接受,久而久之,御阶下那个位置,便成了佑王固定的席位。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苏成方又宣了晋封乐定公主为永安长公主的旨意。乐定公主要嫁给多罗可汗,晋封也是常理。青璇出列接旨谢恩后,多罗也跑出来恭贺一番新帝登基。楚珺知道他这是在变着法儿地提醒她他和青璇的事,顺势就提了为两人择日全礼,补上一年前的同牢合卺。
楚珺在心里恶趣味地想,多罗一个吐谷浑人,自然不会像大兴这样在乎礼不礼的,急着全礼,只怕是急着领青璇回家吧。
该封的封完了,接下来若还有旨意,应当就是一些官职的变动。但在新帝登基前,朝中几乎所有重要位置都已经是她的人,此番再有调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是以众臣都很淡定。
果不其然,除了孟蔼兼任翰林学士、韩胥升任东宫长史、曾鸿升任翰林侍读等一众东宫出来的进士左迁外,没有什么变动。
题外话
终于把我女主送上皇位了……2
第二百一十七章 来使
第二百一十七章
即位后,楚珺还是与卫珩居于扶凤殿。因为,在她心里,父皇是肯定要回来的,紫宸殿要等父皇回来后继续住,自己当然不能搬进去了。
至于惠贵妃、祯妃、柳嫔等一众宫嫔,楚珺也并未让她们迁到长信宫去。自己这一朝,定然是用不到这么多宫室了,空着也是空着,便也别搬来搬去了,就这么住着吧。
礼部定了楚珺即位后四天,也就是八月十二日,多罗可汗与永安长公主全大婚之仪。然后,永安长公主便要随多罗可汗前往吐谷浑。楚珺特意准许柳嫔可以陪同青璇并观礼,满足了柳嫔最大的愿望。
然而就在八月十一,陈国遣使来贺新帝登基。虽然自从上次陈国降而复叛后,大兴上下都不待见陈国,但楚珺还是按照礼仪派人去接了使者,并在宣政殿见了来使。
如果这位陈国使者没有在陈晋的授意下,做了件让卫珩极不痛快的事的话,楚珺还是很乐意给陈国面子的。
“……大兴皇帝陛下,我君得闻陛下登基,感沐恩德,特奉上我国之宝物为贺礼,请陛下过目。”使者双手捧上一本礼单。
楚珺伸手一指,苏成方就下阶去,将礼单捧上来,jiāo给楚珺。
楚珺翻了几页,发现礼物的分量倒是不轻,怕是陈晋把国库都搜刮完了,也不好落了陈国的面子,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使者辛苦了,朕已为使者安排好住处,礼部史大人会带使者前去。明日是多罗可汗与永安长公主的喜事,朕恐怕顾不得使者。后天宫中设宴,还请使者一定要来参加。”
陈国使者当然是连连答应:“陛下言重,是臣来得不巧。陛下宴请,臣一定到,一定到,谢陛下。”
楚珺颔首,看向史迁,史迁对上一拱手,走到使者旁边,“大人请。”
陈国使者向楚珺行了礼,却没有马上走,犹豫了一下道:“陛下,关于减少岁贡增加通商的事……”
楚珺道:“此事孟大人和姚大人会与你商议。意之,毕行,此事jiāo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