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医将写好的药方拿给chūn柳,嘱咐道:“先拿去好好煎了,放到快凉了再给夫人喝。另外,等夫人醒了,得多喝些水。”
chūn柳自然一一应下,王太医收拾药箱,带着童子出了门。
刘祺然在里间听了,也放下心来。
小丫鬟拿了方子去熬药,过了片刻,曾氏才悠悠醒转。
她睁开眼睛,一时不知道身在何处,问道:“我这是在哪儿?”
刘栖兰忙上前,握住她的手道:“母亲,你总算是醒了,可把我吓坏了!您眼下在大哥的房里,刚进门就晕倒了,王太医来瞧过了,说您只是中暑,并不大碍。”
chūn柳端了一杯温凉的茶水过来,服侍着曾氏喝下。
曾氏刚醒,脑子还迷糊着。刚喝到一半时,她猛然坐起,茶水洒到她的胸襟和软榻之上。
chūn柳慌忙拿帕子给她擦:“是奴婢没服侍周到,请夫人降罪。”
曾氏理也不理,一把握住她的手,厉声问道:“我的儿怎样了?”
她紧紧的钳住chūn柳的手,只一个呼吸的功夫,chūn柳白皙的手上便出现了鲜红的指印。
chūn柳忍住痛,忙道:“世子爷没事,只是要卧chuáng静养。”
曾氏将她放开,抬腿就要下chuáng,脑子却一阵眩晕,身子晃了一晃。
刘栖兰忙上前一步将她扶住,劝道:“母亲,王太医都说了,大哥只要好好调养就行。您这才刚醒,别着急。”
曾氏扶着额头喘了口气道:“不行,我得亲眼见了才放心。”
chūn柳无法,只得和刘栖兰一左一右的将她扶好,进了里间。
刘祺然听到外面动静,知道母亲醒了,便一直盯着门口。见母亲进来了,忙笑道:“母亲您放心,孩儿没事。”
他回来之后,小厮特意为他收拾过,又上了药包扎好,看起来比刚受伤的láng狈要好上许多。
但曾氏瞧着他身上包扎着的素罗,眼泪大滴大滴的流下来。脚底下快走几步,奔到刘祺然的chuáng前,伸出手摸摸他的额头,泣声道:“我的儿!怎么就弄成这样?可还痛?”
母亲的手搭上额头的这个瞬间,让刘祺然恍惚觉得,仿佛回到了年幼之时。
那时的自己,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将这国公府的后花园糟蹋的不成样子。被父亲请了家法教训之后,母亲也是这样默默的看着自己垂泪,问自己痛不痛。
那时的母亲比眼下年轻许多,眼角没有细纹,头发里也没有白发。
刘祺然忍住眼泪,低声道:“孩儿不孝,让母亲担忧了。一点也不痛,真的。”
正值母慈子孝之际,从屋外传来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你还不知道,他怎么会弄成这样吗?!”
平国公刘景山大步迈入房门,喝问道:“这个孽畜!竟然连老子也敢随意欺瞒了啊?你今天算是有出息了,英雄救美啊!”
曾氏捏着手帕,哭道:“老爷这是发的什么火?儿子都这样了,还苛责于他?”
刘景山气呼呼的在她身前站了,面色发沉,手指着chuáng上的刘祺然道:“这你要问问你的好儿子!明明知道我和涂家不对付,他竟然去救涂家的二小姐!之前还给我说什么,把她娶回来好生折磨,替我出气!”
刘祺然知道他的心思算是败露了,在chuáng上翻了个白眼。父亲的xing子他很清楚,说是睚眦必报也不为过,这才因为一件小事,跟涂家结怨至今,还耿耿于怀。
刘祺然闭上眼睛装死。反正太医说了,他需要卧chuáng静养,少说话。
夫为妻纲,曾氏就算对刘祺然百般疼爱,但也不敢违逆夫君的话,只带着泪眼道:“有什么话,等然儿好了再问不迟。”
高义悄悄的上前一步,站在chuáng的侧面,防着万一平国公要动手责打,他也好扑救一二。
刘景山气哼哼的看着这一屋子的人,全都向着刘祺然,反而防备着他,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一甩袖子,道:“就是有你护着,这个孽畜做事才越来越没有分寸!罢了,等他好了我再来问话。”
曾氏大喜,忙道:“老爷慢走!”
看到父亲发脾气,刘栖兰吓得一动也不敢动。生怕父亲气不过,要对重伤在身的大哥动用家法。对于父亲来说,子女多得是;但对她来说,大哥就只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