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仪身后的猴尾,廖思洋脸侧、颈脖和手上的鳞甲,都预示着他们比寻常人更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林彦弘不禁感慨林穹德的“老jian巨猾”——他给林隽找来的人,竟然如此有能耐!
张剑仪大大咧咧,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林彦弘“看透”,倒是廖思洋发现林彦弘在打量他们,于是装作不知qíng地继续跟他对话。
见廖思洋能与林隽的这个大侄子“jiāo谈甚欢”,张剑仪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闻洋那个家伙,能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拿不下一个“侄子辈”的同窗?
在林彦弘来之前,张剑仪曾经因为住处的事qíng而有些为难。
他和廖思洋不像林隽一般,不仅生在云阳,而且还是世家子弟,家境出众。
但等见到了林彦弘本人,张剑仪又觉得不是那么担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63章 入学
相比于张剑仪, 廖思洋观察和试探林彦弘更多。
他生于寒门,少时坎坷, 早在来青桐书院之前就曾多年寄居他人门下, 最擅与人打jiāo道,也很会看人脸色。
林仲嘉的父亲收养了父母双亡的侄孙, 在张剑仪看来纯粹是一种善行,但廖思洋却能看出背后的原因。
他甚至能猜出, 林氏为什么要让林彦弘带着四岁的孩童赴学。
——无非是不愿为一个族里的遗孤再大费周章地找个好先生罢了……
他原本以为, 林彦弘对这个“小包袱”只是面子qíng, 多半不会太在意,但等真正见到他们相处, 才知道自己的猜测竟然有了偏差。
林彦思的眼中带着对陌生人的害怕,但却比一般的小孩子镇定许多,而且这种镇定显然源自于有林彦弘这个哥哥在身边。
廖思洋数次看到林彦弘与他们说话时, 眼神不经意地移动到了小孩子身上, 而那个一直关注着林彦弘的男孩也马上扒两口饭, 塞得小脸圆鼓鼓的, 看上去一点也没有因为害怕而不敢动作的意思。
小家伙眼里透出的依赖做不得假, 可见原本在林家, 林彦弘与他相处得极好, 不像是堂兄弟, 倒像是亲兄弟一般。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林隽与两个侄子之间客气而疏离的状态,尽显无疑。
虽然他们已经刻意在张剑仪和廖思洋面前表现出亲近和睦的模样, 但无论是那个大的,还是那个小的,都对林隽敬而不亲。
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毕竟林隽外出求学的时候,林彦弘年岁尚小,林彦思更是还没有出生,若是嫡亲的叔侄那还好说,偏偏都非如此。
从林府没有让他们挤一挤,好叫林彦弘也住进这院子,就让廖思洋察觉到了一丝特别的意味。
与林彦弘的对话进行了没多久,廖思洋就有一种明显的感觉。
——看来他们云水郡这位年轻的新晋案首,并非如林隽一样,是个被保护得极好而不知人间疾苦的小少爷……他心里仿佛住着一个极其成熟的灵魂,让人不容小觑!
廖思洋举杯抿了一口果酒,将qíng绪掩藏在眼中,并没有表露出来。
“也不知道彦弘什么时候能来我们崇文馆,”张剑仪笑呵呵地道:“若是彦弘来崇文馆,我们就可以一起读书了。”
他话音未落,包括林隽在内的几人神qíng微动,都往他那里看了一眼。
因为学生众多,青桐书院有崇远,崇文,崇贤和崇德四馆,除山长之外还有四位夫子担任馆长。
这四馆是按照学生入书院的时间长短来分的,先是进崇德,三年后就会进入崇贤,然后又是三年,再入崇文,而崇远馆里都是来书院超过十二年的“老生”。
林隽、张剑仪和廖思洋就在崇文馆,这里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桂榜有名,但却chūn闱落榜,或者还没有参加chūn闱之人。
但这种分配也非绝对,有些天赋高或者特别勤奋的学生,不用这样三年、三年地“走”。
只要有馆长的推荐,山长的允许,哪怕只在某个馆里待了一年,也可以往下一馆前进。
张剑仪说此话,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意思,只是单纯觉得对林彦弘这个人有眼缘,希望可以与之进一步jiāo往。
但在有心人听起来,就好像是张剑仪觉得他们几个三年之后依旧无缘chūn闱,或者林彦弘三年就可以从崇远直接跃入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