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掌柜此时进来,挤到跟前说:“叶四爷让您过去。”
林葳蕤摆手,继续盯着师侄们的动作,嘴里道:“让他自己吃去,又不是三岁小儿了,吃个饭还要人陪着。”
僮掌柜陪着笑,那位叶四爷一看便位高权重,能与他相jiāo之人必定非富即贵,连他都看出来这叶四爷是在为自家大少介绍人脉,大少怎么还嫌弃上了呢。也是非常难伺候啊!
不过再难伺候也是自家东家,他这边劝了半天,林葳蕤瞧师侄们的水平还算过得去,才勉为其难地应了换身衣服便去。
这次倒是没有上次扫兴,宋元驹是个风度翩翩的绅士,非常幽默,开席并没有谈公事,反而是发自内心地赞扬了一番林家酒楼的菜色。有这么识相的追捧,林大少自然是面带几分愉色,也不当花瓶了。更妙的是,林葳蕤还在陪客中见到了老顾客于左棠,于左棠是个懂行的吃家,自然将新菜夸得更让人心悦诚服。这样一来,气氛更是和乐融融。
饭毕,宋元驹一行人同林葳蕤和叶鸿鹄告辞,便脚下带风,喜气上脸地走了。
送完人又回到有凤来居的于左棠便同林葳蕤说了好友伍舜虞的提议,林葳蕤对他们印象不错,便也同意。
吃会古来有之,不过是以吃为名的名人志士之间的聚会。古代比较有名的是兰亭集序记录的三月三曲水边上的流觞聚会和竹林七贤的聚会,对酒当歌,从诗词歌赋谈到时局政见,最后长啸一声,叹时局艰难,以作诗辞赋留念记录,供后人歌颂。所以这吃会还真不是单纯的吃,首先参加的人须得是有名气的文化雅士,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篆刻,你总要有一样才艺是拿得出手的,要不你在吃会上还真就只能吃了,融入不去众人里头。然后吃食上还需得吃出雅意,吃出qíng调,吃出美名来!听说过流觞曲水吗?就是在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小溪里放几个飘着的酒杯,杯随水流,飘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然后赋诗一首。高雅吗?有qíng调吗?有名吗?这就是了 。你放一堆jī鸭鱼ròu上去,岂不破坏气氛,俗气得很!
林葳蕤:我信了你的邪。
第38章 壬子年大暑·君子宴
步入大暑天之后, 蝉鸣便响彻天际。清晨,叶大帅不在房里办公, 偏将电报文件都搬到小别业的庭院里头来,跟画画的人挨在一起,周围木槿花簇拥, 两人在花间也不说话只做手中事, 彼此相安无事。
林葳蕤正在画板上作画,最近的菜单变动的有些大,他索xing又重新设计了一版。他作画跟做菜一样, 都不是慢吞吞的xing子, 一旦决定做什么菜,那便是手起刀落。那纤长素白的手指握上了铅笔,笔尖就没停过。上色的时候才会稍缓下来, 仿佛像雕花淋汁一样慢工出细活。不过他画完就丢, 也没有什么欣赏装裱的意思,从他能将画作当菜单便可以看出,绘画之于他, 只是一种放松的工具。
见他快画完了,旁边的叶鸿鹄才道:“听说葳蕤要办吃会?”他这话问的纯粹只是想引出话题, 别说开吃会的时间地点了, 就是哪些人会参加他都一清二楚, 如今那些人的身家背景资料正放在他的办公桌前呢。
林葳蕤在收拾东西, 闻言只小下巴轻抬, 叶老四便接着道:“这名人吃会对酒楼在全国范围内打出名气确实大有裨益, 无论是葳蕤日后打算在别处开分店还是做别的也好,都百利而无一害。这吃食有你在肯定是无需烦恼的,但是这吃会上的节目,葳蕤可想好了?”
林葳蕤最近还真就烦这事,他丢开手中细细把玩的笔,挑眉看向对方,“依四哥高见,该如何?”因为是在自家家中,他穿着一件短袖白褂子,布料是最吸汗的丝绸,滑得很,样式在周围人看来怪异出格,但不妨碍他大少爷凉快。那褂子为着配合他凉快的心思,做的宽松,此刻他微微前倾,前头的衣襟大开,从叶鸿鹄的角度,可以看到一团令人眩晕的雪白中微微挺立的粉嫩,往下令人遐想的部位被遮住,看不真切。叶鸿鹄眼底沉沉,眼帘垂下,喉结滚动了几下,不动声色地靠近几分。
“或许可以搭个戏台子,找几位名角捧场。听说北平有家新开的大饭庄在院内设了一处专门的戏台子供食客票友欣赏,吸引了无数票友文人,生意蒸蒸日上,我们不如也效仿一二。”
林葳蕤低头思索,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到时候让这群先生们边听剧边吃东西,随他们有感而发吟诗作赋去,最后把作品留下即可,他可不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