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被周敏以他病还没好镇压了,没让喝酒。即便如此,两位一家之主也是一边吃一边说话,一顿饭吃到天黑尽。
临走时齐老三才拿出一块银子塞给冬叔,不提今日之事,只说多谢他这段日子照拂。
就是去人家帮闲,也是有酬劳的,更不提冬叔的手艺,每年冬天在家里做些家具农具,卖出去也可补贴家里。这段时间为着齐家的事,也的确是耽搁了他。
冬叔推辞半晌,这才接了。再三保证往后有什么事只需言语一声,又说等开chūn了,齐家的水田他会帮忙收拾,然后才走了。
周敏在旁边听着,对齐老三的手段佩服不已。侍弄两亩水田,安氏带着她和石头或许勉qiáng可行,但犁田打沟起陇这种活儿就很费力了。到时候也必须请人帮忙,请别人不如请冬叔,自己开口不如让冬叔开口。
这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手段算计,但与人相处,拿捏住这个分寸,却是很重要的。
这一晚上,齐家的人都没怎么睡好。
第二日一大早,周敏就起了chuáng,跟齐老三商量请大夫来看诊。齐老三的身体,自然不能支持他在这大冬日里走到镇上去,只能把大夫请来。路途遥远,诊金会更贵,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齐老三的意思则是觉得自己进来松快了许多,不必这样赶着,等开chūn天气暖和了,自己到镇上去便是。
还没商量出结果,却又有客人来了。
而且这个客人还是平常根本不登门的齐老四。
而且他的来意更令人惊奇,竟是说自己认识一位大夫,愿意去请人来给齐老三诊治。话也说得很好听,“亲兄弟哪有隔夜的仇?往常是我不懂事,三哥看爹娘的份上,别与我计较才是。三哥有了好处还想着我,让弟弟心里好生惭愧。我也没别的本事,只能跑跑腿出力了。这大冬天的,咱们老爷们没什么,总不好让嫂子和侄子侄女去gān这个。”
jīng明人忽然有了良心,一家人面面相觑,都觉得里头可能有问题。但这番话却着实说到了齐老三心坎上,他正要开口说话,又听得外头有人高声招呼,“三叔在家吗?”
石头开门去看,片刻后又匆匆跑回来,脸上都是兴奋之色,“爹,老费叔让大山哥套了车,说索xing送你上县城去看看,请个好大夫瞧瞧,一次把这病根治了!”
话音才落,齐老费已经跟在后头,笑眯眯的进来了。
他身上穿着绸衫,头戴小帽,脚踏棉靴,这份装扮在整个万山村都是头一份。
昨天齐老三也让人请了他,虽然来了之后总共没说几句话,正事上头也轮不到他,但齐老费心里还是高兴。
能想到请他,说明什么?说明他齐老费在这万山村也是头一份,族中说得上话。因此昨天回家,思量了一夜,他便决定再搭一把手,好让村里人都看看,他齐老费能急人所急,为大家着想,大事上能帮得上忙。反正正好可以去看看住在城里的儿子,捎带上两个人并不费事。
因此一早他就让齐大山套了车,亲自来了。
周敏注意到,齐老费来时,齐老四的脸色明显的变了一下,那是一种吃惊混合着恼怒的qíng绪,看样子这件事固然不在他预料之中,但请大夫的事,似乎也不是作假。
入了冬,齐老费的牛车上搭了个简易的毡棚,能将大半寒风挡在外面,齐老三这个病人也就能坐了。这病反正要看,能顺路搭车自然最好不过,因此齐老三再三道谢后,便让周敏去收拾东西了。——此番出门,自然是带着她。
齐老四也没提要跟去的话,寒暄了几句之后,便道,“既然有老费叔在,我就放心了。我先回去了,嫂子和石头在家有什么事,就过去叫我一声。”
周敏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就是将齐老三之前的病案药方带上,再把银子揣好,便可以直接启程上路。
按照齐老三的说法,从万山村去县城,其实还有一条小路可以走。不过比之前去大台村和九dòng村的路还要复杂难走,牛车自然无法通行。所以他们是先去镇上,然后再顺着官道往县城走。
到了镇前,将要拐上大道的时候,正好有一辆马车从前头飞驰而过,烟尘四起,让他们吃了一嘴的灰。
周敏皱了皱眉,便听见齐老费低声道,“邱家的马车,不知里头坐着的是谁?”
她心下一动,往前看了一眼,但只看到了一个车尾巴。再想想自己跟邱家不过是做过一趟生意的jiāoqíng,也就将之撇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