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作者:罗青梅(32)

2017-12-08 罗青梅

  武皇后睨一眼埋头吃花糕的李令月,笑着道:“小十七头一天上学,就晓得向先生请教学问,你这个做姐姐的,怎么只惦记着玩儿?”

  李令月抬起头,嘿嘿一笑,眉心的花钿皱成一朵含苞莲花,“儿又不用考进士,要那么多学问做什么?”

  李显跟着附和:“阿妹说得对!”

  李治笑问裴英娘,“小十七,先生严不严厉?”

  裴英娘乖乖应答:“先生很好。”

  李治目光慈爱,“做学问贵在持之以恒,你还小,慢慢来,别逞qiáng。”

  裴英娘眼波流转,莞尔道:“英娘明白,八王兄也是这么教我的。”

  “喔?”李治看一眼正襟危坐的李旦,点点头,眉宇间有隐隐约约的柔和笑意。

  李旦宠rǔ不惊,端着一碗秋葵汤,面无表qíng地小口啜饮。

  但裴英娘分明看到他的双手在微微发颤。

  她轻叹口气,替李旦觉得难受。

  这些天,她已经看出来了,李治并不是不喜欢李旦,而是有意疏远小儿子。

  李治只对太子李弘亲近信任,对博闻qiáng识的李贤和李旦都是淡淡的,李显资质平庸,反而很受他的喜爱——怎么说呢,傻人有傻福。

  李治天xing温柔多qíng。

  想起故人时,他总要迎风洒泪,哭上一场。

  宫人们犯错,他不忍苛责,每每只是训斥几句了事。

  他心细如发,温柔体贴,常常对裴英娘嘘寒问暖,像一个普通的父亲。

  但到了处理朝政时,李治绝不像平时表现出的那样温和老实,手段果决而利落,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狠辣无qíng。没有他的暗中支持,武皇后不可能顺利诛杀大批重臣。

  李治再温柔病弱,也是个主掌杀伐决断的帝王。

  他下定决心冷淡李旦,就不会轻易改变决定。

  李旦表现得再恭谨,读书再刻苦,注定是一场空。

  裴英娘的目光在李旦身上停留太久,连李令月都发觉了。

  “你怎么老盯着八王兄看?”

  裴英娘回过神,有点不好意思,“没为什么。”

  李令月压低声音道:“你刚刚和八王兄一起过来的,八王兄没提三表兄吧?”

  裴英娘摇摇头。

  李令月叹口气:“八王兄什么都好,就是太古板了!我上次和三表兄说话,还是人日剪彩胜那天,不知道三表兄最近是不是瘦了……”

  她说起薛绍,滔滔不绝,直到武皇后探询的目光扫过来,才闭上嘴巴。

  有裴英娘在,李治果然胃口很好,连吃两碗熬得烂烂的黍臛。

  武皇后笑意盈盈,眉眼舒展,“小十七可是大功臣,陛下得赏她才行。”

  裴英娘眼皮一跳,武皇后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耳熟?

  李治歪在隐囊上,笑呵呵地说:“便依皇后所言吧。”

  李令月和李显立刻闹腾起来,离开坐席,走到李治身边,摇动李治的胳膊,抢着撒娇:“阿父,你准备赏小十七什么?”

  李治想了想,故意逗兄妹俩,“你们觉得该赏什么呢?”

  李令月眨巴着眼睛,“就赏小十七实封好了,她是公主,还没有实封呢!”

  李显瞪大眼睛:太便宜裴英娘了!

  可他没有理由反驳,因为刚才对着裴英娘,他比平时足足多吃三大碗羊ròu汤饼!

  明明没想吃那么多的,可是一看到裴英娘香甜的吃相,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李显没好气地瞪裴英娘一眼,从去年秋天开始,阿父一直闷闷不乐,不管裴家小娘子有什么古怪,看在她的陪伴让阿父心qíng大好的份上,就便宜她好了!

  事关自己的汤沐邑,裴英娘不敢吭声。

  公主实封三百户,长公主加三百户。这些说的都是实封,而加户一般是虚封,听起来风光,其实没什么用。

  只有获得实封,才能拥有一辈子享之不尽的财富。

  李令月黏在李治身上歪缠,“阿父,你就依了我吧。”

  李治点点头,搂着李令月,刮刮她的鼻尖:“难得你细心一回,既然你为妹妹开口了,那就赏小十七实封吧。”

  李显轻哼一声。

  裴英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摇摇脑袋,试图恢复清醒。

  得到实封,不仅昭示帝后对她的宠爱,还意味着她这辈子完全不用发愁没钱花!她唯一的烦恼,可能是发愁该怎么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