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攥着一颗枣子发愣,李令月推推她的胳膊,笑嘻嘻道:“英娘是不是欢喜傻了?快谢恩呀。”
裴英娘连忙直起身,跪在坐席上行叩首礼。
武皇后看一眼受宠若惊的裴英娘,浅笑着道:“这是小十七该得的。”
李治也笑道:“皇后所言甚是。”
裴英娘抬起头,偷偷看向武皇后。
武皇后眉眼带笑,朝她微微颔首。
裴英娘眼眸微垂,现在她可以确定,已经有人把她和上官女史之间的对话一字不漏地转述给武皇后听了。
武皇后掌握她的一举一动。
从她气走上官女史,到李旦带她来含凉殿,才不过区区半个时辰而已呀!
裴英娘心底一寒,有些后怕。她应该没说什么大不敬的话吧?
后怕之余,脑子里还有些晕乎乎的——她被李治的赏赐砸晕了,暂时不想分心去想别的。
第14章
回东阁的路上,裴英娘已经把对武皇后的畏惧抛在脑后。
她连蹦带跳爬上台阶,满脑子盘算着以后要怎么花钱,她的计划很庸俗、很bào发户:盖一幢别院,买几座山地,包下一大片田亩,雇佣几百个仆人……
怎么想怎么开心!
虽然按惯例,公主出嫁时才能拿到自己的汤沐实封,现在筹划怎么花钱有些为时过早,可她忍不住啊!
身后传来一声轻笑,语调淡淡的,带着温和亲昵,“怎么这么高兴?”
裴英娘回过头。
李旦缓步登上台阶,腰间的玉佩闪烁着温润光泽。
杨知恩和冯德跟在他身后,一人怀里抱着一只黑陶大水瓮。
李旦心qíng不错,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他今天穿一件金茶褐色松鹿纹圆领宫绸袍,色调明快鲜艳,衬得人也活泼起来,俊朗的五官比平日更显生动。
裴英娘理直气壮道:“以后不愁没钱花,我当然高兴啊!”
随即想到李旦贵为亲王,食封是多少来着,好像是一千户?
大财主啊!
李旦双眉略皱,“你是公主,何必为食禄cao心?”
这话就有些责备的意味了。
裴英娘悄悄撇嘴,果然是天潢贵胄,心下无尘,不懂得钱财的重要xing。
武皇后的父亲武士彟出身寒微,靠行商攒下一笔巨资,然后用做生意赚来的钱财四处结jiāo名门世家公子,成功结识李渊,并获得李渊的赏识。隋末天下大乱时,武士彟贡献出全部家财,资助李渊起兵。
唐朝建立后,武士彟这个大功臣顺理成章获得封赏。李渊还亲自做媒,把美貌的杨氏嫁给他做继室。
没有武士彟的慷慨解囊,哪有李渊对他的信任,没有李渊这个月老,就没有杨氏下嫁,没有杨氏下嫁,自然不会有武皇后,没有武皇后,哪来的李旦啊!
裴英娘偷偷在心里腹诽:八王啊,不要嫌钱财庸俗,你外祖父可是个投机倒把的商人!
她想心事的时候,眼睛依旧平视前方,目光清澈,表qíng平静。
怎么看,怎么乖巧顺从、老实听话。
但李旦只需轻轻一瞥,就看出裴英娘心里不服气。
他轻笑着摇摇头,把说教的话咽回肚子里。小十七自进宫后一直谨小慎微,今天难得表露出小儿女之态,俗便俗罢,只要她高兴就行。
天边云层舒卷,一阵凉风拂过空阔的高台,呜咽的风声在幽深的长廊间回dàng。
蓬莱宫最初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修建的,原名永安宫,贞观九年改名为大明宫,龙朔二年易名为蓬莱宫。
蓬莱宫从南往北,依次建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这三大殿是李治分别举行大朝、日朝和常朝的地方。
紫宸殿往北的含凉殿和东西配殿,是李治和后妃公主们的寝宫。
含凉殿位于太液池南面,亭台楼阁依水而建,跨水架楹,风景秀丽。夏天凉慡宜人,冬天也温暖舒适——不过只仅限于内殿。
chūn寒料峭时节,蕴着刺骨凉意的冷风从湖面chuī拂进来,侍立在殿外高台长廊上的宫人冷得瑟瑟发抖。
走在长廊间,凉风chuī拂,连穿着厚襦的裴英娘也觉得有点冷。
她一边走,一边低头展开臂上挽着的淡青色穿枝海棠花蜀锦披帛,拢在肩膀上,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霎时暖和许多。
光顾着整理前襟,脚下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