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元景还要好好的养一养。
常福正好在家,杨震海找时间就把这事跟常福说了。
要说以前湘南王还在的时候,杨家芷晴怕是配不上世子,今非昔比,元景已经不是世子,杨家倒是非常合适,有这样的岳家至少元景可以保一生平安。常福现在已经了解了杨震海到底是谁,以他的功绩,只要不谋反,皇上就不会动他,这也是个平安的保证。
双方都很满意的qíng况下,两个孩子的婚事就定下了,不过这个定亲没?
谢槭椋85故侨パ愠桥员叩牧樯剿潞狭税俗郑饺税俗质窒嗯洌馐戮投恕?
接下来该怎么还怎么,两个小的对这事完全不知。
转天陈家大哥大嫂一起过来,大嫂挺着个大肚子,上次见面就跟瑾娘说了这次怀的肯定是个儿子,心里得意着呢。
“你们这小院可真不错,妹夫可真能gān,不像我们现在还一起过,挣了钱都不是自己的。”大嫂一上来就叹气。
瑾娘笑笑没说话。接着大嫂又说了些话,瑾娘总觉着大嫂许是在这雁城待久了,心气也高了,竟染了一些俗气。
瑾娘有些敷衍的跟大嫂聊着,她也并不是想得到回应,只是跟瑾娘发牢骚罢了,或许在她心里瑾娘还是那个腼腆的小姑娘吧。
正说着话,两个奶娘把孩子抱了过来,“怎么这么快就醒了?可吃了什么?”
“回太太,刚做的蛋羹,二少爷三少爷吃了多半碗,小姐吃了小半碗。”
瑾娘抱过自家姑娘,刚睡醒吃了东西,正jīng神,芷晴眼睛大大的,长相随了她,不过隐约间也有点杨震海的样子,他们夫妻越来越有夫妻相,气质也越来越融合贴近。俩小子像杨震海多些,可比他爹秀气多了,有点瑾娘的气质。
芷晴脚踩在瑾娘的腿上,瑾娘一手托着,她站直了看着陈家大嫂,她没见过,就安静的看着人,黑琉璃似地眼睛似乎一下子看到人心里。
“呦,这是芷晴吧,看这小脸长的,将来怕是比妹子长的还要好,不知让那个娶了去。”她这会倒是没有结亲的意思,她儿子还没出生,将来没准娶了千金小姐。
瑾娘不太爱听她说话,只是笑了笑,没接茬。
等大哥大嫂两人走了,瑾娘跟杨震海抱怨“大嫂可真磨人,东一句西一句的,都不知道她下一句扯到那,还不知道这一胎是不是生儿子,就先乐的不得了。原本在家的时候还好,怎么到了这里就这样了?”
“现在可不一样了,底气足了。”杨震海懒洋洋的靠在坐炕上抱着自家闺女逗着。
“怎么?”
“你大哥和二哥在姐夫那里做工,每月都能有二两的进项,他们用自己的私房带点货,虽然不多,可每次回来都有一些收益,他们手头上的钱也不少了。他们俩倒没什么,只是你那俩嫂嫂,尤其是你大嫂,更希望单独过,这才起了分家的心思,不过你放心,你大哥和二哥没这意思,刚才你大哥说,等他在做两年,够雁城买房再说。总不能让岳父为难。”
“其实主要老三太小,现在又在学院读书,花销不少,要是分家,爹娘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他们总不能跟着大儿子过,不管小儿子吧。”
“这事你就别cao心了,要是真有那一日,成海的束修我给他jiāo了,他既然有能力我就供他考状元。”
瑾娘敲了他一下“你倒是有心,不过这么做了,大哥二哥就不好做了。”
“那有什么,我这女婿也是半个儿。”
64、第64章
在雁城待了半个月,杨震海带着瑾娘好好逛了逛雁城,这古代的大街逛一逛还真是蛮不错的,这个时候虽然没有人虽然没有什么人提出艺术啊什么的,可只看那建筑就能感觉艺术随处可在,就算是普通农家,那门扉上也会有些雕刻装饰,看起来很美丽。
瑾娘还添置了一些衣料丝线,雁城的东西可比县城里好,样子多,更何况雁城是货物集中地,南北货物这里都有,瑾娘特意选了一些细棉布还有丝罗,天气眼看着就热了还要给孩子们坐一些夏日的衣物,小孩子长得快,衣物淘换的快。
家里每年收入不少,大部分都重新投入到南北货物流通上,毕竟他们孩子多,将来娶亲也是要钱的。杨震海不让她去卖绣品,怕她费神,可族里时不时的就有姑娘出嫁,还是要送些东西的,瑾娘平日做些绣屏扇子或者荷包,留着添妆送人。她手艺好,东西舀的出手,材料也没多少钱,就算家里富裕也不能那么làng费,这样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