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舒心日子_作者:七夜忘情(144)

  瑾娘偷偷问了王氏,家里分家的事,王氏一瞪眼,“别听你嫂子瞎说,仗着怀了孩子就张狂起来,家里不是她说的算的。我和你爹还在呢,分什么家。”

  王氏似乎很生气,瑾娘也不敢再问了。想想这事没准是大嫂一厢qíng愿,他们家刚在雁城扎根,又怎么会分家。更何况陈家二老都在,都挺qiáng势,分家可能xing不大。要说也就杨家qíng况特殊,才会分家,一般人长辈在是不分的。

  想到这里到放了心。

  眼看着出门半个月了,他们也准备回去了。家里还有活呢。

  这次还是坐船回去,雁城专门有船来往周边县城,多数运货,载客也只是顺道的,他们这回运气倒好,直接搭上一艘快开的船,船上除了一些货物只有另外一伙客人。

  那伙人跟杨震海他们一起下船,回去的时候也是顺路,他们乘坐的车子讲究,人也很多,似乎官家老爷,周围很多男女仆人。女眷也是十分讲究,周围围着好几个丫鬟婆子。

  等瑾娘他们快要到村子的时候,杨震海回头看了一下,他们竟然也回到村子,他倒是有点奇怪不知道是那家的客人亲戚。

  杨震海倒是没管,指挥着车夫回到家,给了钱,让他们回去。

  沛禹下了车跑快步跑到坝上,“爷爷——沛禹回来了——”那嗓门大的。

  赶巧杨老爷子刚回来,听到沛禹叫声,走了出来,爷孙俩一下就抱到一块,感qíng好着呢。

  到了家,瑾娘觉着自在多了,就算雁城那里也算是他们的家,可就是不如这里踏实。

  刚到家,蕙嫂做了一桌子菜,给他们接风。

  “等会去程家看看,他们家老太爷怕是就这几天了。你四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还是他给的一株人参把你救过来的呢。”吃了饭爷几个坐在炕上说着话。

  杨震海愣了一下,“我走的时候不是还挺好的吗?”程家是外来户,在村子里就这么一支,不过程老爷子几个儿女都有出息,在村子里也是很有威望的,他从京回来去看过程老爷子几次,不过他年岁大了,有点糊涂,他跟程家小辈关系没处到那,来往不多,逢年过节给老爷子送点礼。

  “谁知道呢,听说是摔着了,你走没几天的事,现在就吊着命呢。”杨老爹感叹一下,生命无常啊,别看那老爷子糊涂的整日的跟小孩似地,可身体还是不错的。这说不行就不行了。

  杨震海突然想到今天回来的时候车后边跟的人怕是程家的小辈。

  “我这就过去。”说着站起身,走了出去。

  程家老太爷,第二天晚上就没了,去的时候七十九。这个年代也算是高笀了。

  他三个儿子,除了二儿子跟他一起过,长子幼子都是进士,长子程旭更是三品大员,在京城供职,就是那天跟杨震海他们一起回来的那些人。这次回来老太爷去了,他要留下来丁忧的。

  杨震海过去帮了几天忙。

  天气越来越热,家里用硝石做了不少的冰,家里倒是不难过。

  按照瑾娘的想法,家里抱了四窝小jī,给了老三家十五只,他们还剩五十只,先养在家里一段日子,然后放养出去,这个时候竹林子里食物很充足,根本不用他们cao心。现在笋子已经不能吃了,瑾娘让杨震海砍了些小儿手臂粗的竹子,做了些竹筒饭,开始还有些硬,后来做出来的就非常好了,瑾娘还尝试着跟huáng米糯米一起煮,里面还可以放腊ròu排骨,蔬菜豆子什么的,味道都很不错。倒是给家里食物添了新花样。

  天气越来越热,地里的田有点gān,家家户户都去给地里放水,瑾娘也带着蕙嫂把菜园子里也放些水。

  “婶子——我七叔在吗?快去看看吧,要打起来了?”瑾娘正浇着水,就闯进来一个人来,看到她气喘呼呼的说。

  “生子怎么回事?慢点说。谁要打起来了?”瑾娘一看是大堂爷家长子次孙,杨震海在他们这支排行第七,所以长辈同辈也叫他老七,本家侄子就叫他七叔。

  生子喘喘气,“是南边双庙子村的赖虎子跟五叔家明水叔因为放水的事打起来了,赖虎子跟他兄弟一起上把明水叔头都给打出血了,九叔也上了。”

  瑾娘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你七叔在东边地里呢,你去地里找他。”

  生子一听,应了一声,就跑出去,瑾娘不放心,跟了出去,走到坝上,远远的就看南边地里一堆人,他们家这里视野开阔,不过离的太远看不清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