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弈_作者:杨柳依依(29)

  “太子殿下。”司马小云过来请安。

  “不是正式场合,不用多礼,小舅,不便叫我天赐,就叫九儿也行。”我笑了。

  “刚从皇后处出来,娘娘叫我来的。”筱云说。

  “科考吧?”我开门见山。

  “是,是…”他说半天没下文。

  “我懂了。”我看了看自己的手背。

  “多国同存,国体不安,任人为贤,人尽其才,不能存私。皮之不在,毛将焉附?母后处你不用担心,做你的才子就是。”我笑着说。

  “多谢了,太子…九儿”他说。

  “这就对了,不会要你背负太多,小舅,呵呵。”我拉着他手说。

  进宫见母后请安已毕,母后挥退众人。

  “天赐啊,那兰虽是温柔,远算不得美人啊,我们家族美女不少啊,你二舅家小女儿很美的,大你四岁,兰还大你十岁呢。大舅家几个孙女与你差不多,选几个进宫也不错,皇家不在意辈份的。毕竟自家人好啊。”母后说。

  “深宫到底有多深,你该比我懂得多,你不是要害死那些娘家人吧?唇亡赤寒我也懂的,我无依无靠的,还不是想靠舅舅帮我,别人想也不敢去想啊,不必搭上无辜,你不能叫舅舅们做些什么,有儿子我在,还怕亏了他们?要是他们一步踏错,我现在还没能力去救的,要是出错,你可忍心?”我说。

  回程见到了天岳和天遥。

  “太子殿下。”两人一齐过来见礼,我一手拉起一个。

  “遥哥哥好,岳哥哥好,和九儿还如此见外啊”我说。

  “我一定助护国将军选出武艺好的人来。”天岳说。

  “我也不会让你失望的”天遥说。

  “我们是兄弟嘛,信不过你们还能信谁去。”我拉着他两的手笑得好不灿烂。

  天岳天遥,机会我给了,别的就看你们了

  文武两科分别按在八月中秋前与后。

  以做进场书童的代价,软磨硬泡的bī着默然下场。

  “你做书童了,还怎样奉旨看场啊?”默然反对。

  “我都下文场了,还不算看文场啊?转换个角度罢了。”我笑了。

  “我这个做学生的要不实在是无点墨在胸,你这老师实在不合格,要不是无法才不要你下考场去。”我哀怨的噘起嘴来。

  “要不是一心念着保命才练功看书,我看你有空睡觉的多,不怪自己太懒还怨我?以后再学也不晚,要是再偷懒,板子侍候,如何?”他笑了。

  “啊,还要打啊,一次就够了,不要了,怪我懒,还不成?”我忙说。

  “哼,要我去考,算啥啊?”

  “算我们去看场啊,摆个太子身份看啥去,你换个名吧,叫墨若水好不?你默然两字都含水哦,不用太认真,无论怎样,我都你留身边,呵呵”我说。

  “留我做啥?”一脸黑线。

  “保护人家嘛,你忍心人家欺负我?”我在他身上蹭了蹭。

  “我看不会有人欺你的,人家上上下下满门还想活命。”默然直咬牙。

  哼,我几时这样凶了?我怎不知。

  我找到小舅舅,要他留个考位,他一脸不解的看着我。

  “留个字据也成的。”我笑了。

  “不知你要做啥用,据就不不必了。”他笑了

  我略加修饰扮着书童陪着下了场。

  文场并没放开人人可参加,除了世家官宦,就是各地荐上几个,也就四五百号人。

  我可没学磨墨侍候人,嘿,也就是看看热闹。

  小舅出了个以怀古为题的题目,是诗是词均可。天遥就更出人意料之外的加了个以治国安民为主题的建议与实施有关就行。

  唉,天遥,你是试我呢,还是真有帮我之意?

  第十章

  第十章中秋宫宴贺三甲 武场风波识不足

  几天后,小舅司马筱云和天遥来到景元殿,宫女上茶。

  手捧香茶笑嘻嘻看着司马筱云和天遥。

  “怀古诗以河南(长河南面)才子刘骅做得好;时事之论是温如玉,饶来的;还有就是墨若水和田文。还有今年进士取多少名?”司马筱云问。

  “以往怎取的?”我说。

  “最少六六之数,最多九九之数,除三甲外,别的也可不封官的。也可分封各地的。”天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