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魂之吻(48)

2025-03-03 评论


住在我隔壁的意大利家庭,几乎可以说是跟我感情最亲密的,我们甚至在后院的竹篱笆上开了一道小门,方便随时进出走动。

意大利老夫妇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了,家里只剩一个还在念高三的小儿子彼得。彼得今年十一月就要参加大学联考,他的数学很糟糕,老实说,他有点懒得做家庭作业,所以每天下课之后,都会跑来我家找我替他补习功课,有时候我又因为太过热心,一不小心就替他把作业给写完了。

不过彼得很听话、也懂得要加紧用功,替他补习一年下来,他不但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去年还拿到学校的优良奖,我替他免费补习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而且他也很懂得感恩,他懒得自己花时间脑筋去研究数学(我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帮他开窍,顺便教他背澳洲学校没有的数学公式);而我嘛,则懒得除后院的草,所以现在都是彼得在帮我除草、整理后院。

我有一个韩国朋友,她年龄比我大很多,已经有一个上高二的女儿和一个上高一的儿子。去年她把儿子、女儿都迭来雪梨念高中,因为依照澳洲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岁的外国留学生,在本地都需要有个监护人,而当监护人的条件也蛮简单的,一是必须是澳洲永久居民或公民;二是必须年满十八岁。

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成了朋友儿子——约翰的监护人。而她已经刚满十八岁的女儿珍妮佛,平时是跟约翰一起住在租的小公寓里,但是一到周末时,姊弟俩就会转移阵地到我家来住两个晚上。虽然说我是约翰的监护人,但是二个人凑在一起、没大没小地疯在一块,简直就跟在开老鼠会没有两样。

疯归疯,正经事还得做,约翰和珍妮佛的功课又落在我的肩上,我替他们“全补”,不管是什么科目,我都要权充一下家庭教师,尤其是约翰,他跟彼得一样,有一点懒,而且英文很不好,连普通对话都有困难,所以我要花更多时间在他身上,而他其实也蛮乖的,每次都会帮我洗车。

一个彼得,一个的翰;一个是在澳洲土生土长的足球小孩,一个是从韩国来的之印,篮球电视迷;一个帮我割草,一个帮我洗车。我觉得我的生活过得很幸福快乐,我发誓,我之所以喜欢他们,绝对不是因为他们俩一个长得像发特.狄伦,一个长得像金城武,况且他们一个十七岁,一个才刚满十六岁,连我二十岁的妹妹都嫌他们太小!

其实我自己也需要补习。我一直有一个遗憾,除了中、英文和不怎么标准的闽南语之外,我还想学其他语文,但是一直都没有时间和定力去学。

在美国念书时,我曾选修过法文和西班牙文,但都只上了一个学期;西班牙文我早就忘光了,而法文却是我的最爱,因为我太爱巴黎的一切了(这一点你们在我的小说中多少也感觉得出来),有好几本书都是以法国或法国人为故事人物背景的。

五年前移民到澳洲来之后,我也曾经利用时间去选修过短期的法文会话课程,学一阵,停一阵,到现在还是停留在“你好吗”的初级阶段;一直到最近,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利用晚间去社区大学选读。

想也只是想,一直都没有去实现,倒是法文录音带和课本买了好几套,结果在家里连去放来听的时间也没有;说没有时间也许有一点在替自己找藉日,懒惰加上没有逼自己倒是真的。

我也很想学广东话。在雪梨的华人圈子里,中文并不是最主要的语言,广东话才是,我也是一有机会就乱开口现学现卖,从看港片录影带到故意打电话找广东朋友聊天。

当最爱的一群老人和最爱的两个小男孩不来找我,而我又没有心情去练习最爱的两种外国语言时,我最爱自己一个人待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本书、听一天的音乐;我可以整天不吃饭,但是却没有办法一天不听音乐(而且我可以三天不吃饭,省下钱去买一张新的音乐CD)。你们知道在雪梨的音乐CD是台湾的两倍价钱吗?而录音带价钱又是CD的三分之二,更是贵得离谱,所以我只买CD,而几年下来,我家里已经有三百多张CD了。

我喜欢古典乐和歌剧,当然我也听玛丹娜和惠妮休斯顿的歌,我也听爵土和蓝调、雷鬼和舞曲,而且我对电影配乐情有独锺。严格说起来,我对音乐并不挑剔,因为我每天晚上都要坐在书桌前面写稿到天亮,音乐便成了我唯一的伴。三百多张CD很多吗?让我这样告诉你好了,每一张CD都是我的最爱,而每一张都被我听得会“背”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舒小灿 沈君豪 何诗萍 探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