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妈没跟,她有家人在北京。跟她挥手的刹那我感到无比的孤寂,彷佛我是孤伶伶一个人。
「我托人捎信给你!」我在马车上大喊。
「不用了,小祖宗,我不识字,我丈夫也不识字。」
我识的字也有限,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从哥哥们的私塾老师那儿读了两年书,便跟一个婆婆学女红。
我可喜欢金陵。没有北方大刺刺的风吹沙,只有杨柳夹岸。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我将一切织进了绣布里,还有我的青春与寂寞,也成了绣布中的风景。
十四岁那年的上元夜,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日子。
我将自己绣的白色夹袄穿在身上,一大早便把头发梳成两根油亮亮的辫子。
那是第一次获准看花灯。还是爹爹的特许。
他在河上租了一艘画艇。让我们全家在画艇上,沿着秦淮河畔看热闹,他说市集中人太多太杂,都是平常百姓的粗鄙气味--爹爹世代在朝为官,眼中只有权贵。
我们是汉人,当时再有才干,要在朝廷讨个一官半职也并不容易。因此爹爹总是兢兢业业,一脸严肃。
小时候我问奶妈:「爹爹怎麽不来陪我玩?」奶妈就告诉我:「爹爹很忙,他得为皇上做事,做不好,满门抄斩,连你的小命儿都没有。」
「我又没有错,人家怎麽可能要我的命?」
「小祖宗,天下事不是都有道理可言的。你可记得阮荷珠家?」
阮荷珠是爹爹朋友的女儿。五六岁时,她的奶妈常把她带到我们家玩,後来便没了消息。有几次我吵着奶妈,要找阮荷珠,奶妈总说他们搬走了。
其实不是。
逼不得已时奶妈也会说真话:「她爹爹没替皇上把事情办好,给皇上砍了头,真惨哪,阮荷珠现在已经不是千金小姐了,她一定在磨坊里推磨,哪有你的命好?」
***
上元夜我没上那条画艇。
轿子行到市集中时,人潮如蜂,把我们家的轿子队伍冲散,我掀开幕一角,看不见前头的轿子,也看不见後面的,人潮继续如潮水般涌来。
我不觉得慌,反而觉得有趣。十岁後足不出户的我,头一次看到这麽多人。
街上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和寂静的大院落相较,简直是极乐世界。
还有卖糖葫芦的!一支一支红澄澄的糖葫芦,还冒着腾腾热气,比娘头上价值连城的血玛瑙钗子还好看。
「停,停,」反正家里没人看见我,我就下去买一支吧!我身上怀有一锭银子,是哥哥给我玩的。
轿夫听命停了下来。我提了裙角往人群中挤过去。在你来我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好温暖!初春的寒气全给人与人摩肩擦踵的热气赶得荡然无存。
好不容易挤到卖糖葫芦的摊子。我向那肥胖的中年贩子递出一两银:「买糖葫芦!」
贩子看了那锭银傻了眼:「姑娘,我们做小买卖的可没钱找你,你这不是跟我开玩笑吗?」
原来还有得找。
没钱找有什麽关系,糖葫芦比那锭银子叫我爱惜,我恨不得吃它十串二十串。
「全部买好了。」
「我的财神爷来了!」
一支,两支,叁支……他让我抱满了糖葫芦……红衣的糖汁惹得我的白绣袄一片晕红。
「还有呢!我帮你再弄。」
「不要了,不要了。」我赶紧转身往回走,这时的我,看起来像是个卖糖葫芦的小贩。我如获珍宝般的抱着,怕有人抢走。
人潮像浪潮打来,我踮起脚尖,哇!远近十里全是黑鸦鸦的人头!然後我就几乎没有再踏上地面,彷佛坐在轿子上一般,不由自主的向前涌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不断与我擦身……我感到晕眩、无助,好想哭喊,但仍紧紧抱着我的糖葫芦……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脚才触到地面。
在一处不知名的地方:狭窄破旧的巷弄之中,人潮依旧在巷口流动,像一条奔腾的河流。
那河流阻断了我的爹娘,我的秦淮画艇,还有我的上元夜花灯。
平常足不出户的我,哪里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一双小脚,怕在这夜已走过比过去十四年还多的路。
可是我什麽都没有了,我这个好命的王金凤,只剩一把糖葫芦。
我跌坐地上,边舔糖汁边掉泪。
「你在哭呀!你哭什麽哭,今天是上元夜呀!」有个男人挤进巷口来。他发现了我。
我不曾和爹爹与哥哥以外的陌生男人说话。看见他,我一直考虑要不要依娘教我的方式低下头,才像大家闺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吴淡如
林祖宁
贺湄
魂驰梦移
灵异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