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寿宴之上明珏大出风头,朝中忠于英帝的朝臣,之前迫于睿帝淫威不敢发言,现下都在心中暗暗期待着年轻的太子。而且再加上庆王刻意造势,京城之中也多有传言说太子有才学德行,士子们也都对这位一向低调的太子有所向往。
京中有如此的波澜,睿帝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太子明珏早就是他心上的一根刺,时不时来提醒他一下,他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只是他苦于没有理由拔掉这根刺罢了,这日朝堂上却有人站出来给了他一个理由。
金銮殿
“皇上,微臣有本启奏。”一向鲜少在早朝上奏事的钦天监监正站了出来。
“说。”睿帝近日来为太子之事心烦,所以见一向安稳的钦天监都出来折腾不免有些烦躁,没好气儿地说了一声。
“启禀皇上,微臣昨夜夜观星象,见天有荧惑守心之相,恐今日将有大患啊!”监正高喊着跪了下去。“荧惑又名赤星、罚星,乃是一等一的灾星,司天下人臣之过,主旱灾、饥荒、兵乱、死丧、妖孽等。心宿有三颗星,分别代表皇上、皇子和宗室之中的重要成员。此次荧惑守心之相罪在东宫,不可轻视啊!”
朝中大臣闻言都开始交头接耳,“荧惑守心”之相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即使监正张介元不解释,在场的每个人都明白这样的星象是怎样的分量。
睿帝闻言大喜,他一向对于占卜、星象之事不以为意,只是这倒是一个可以解决太子的好机会。“既然如此,依卿看朕该如何是好啊?”
“现在太子不堪当其大任,还请陛下另立储君。”张介元声嘶力竭地喊出了这句话,随即又重重地磕了个头。
他此言一出,更是惹得满朝哗然。皇上的心思,在场众人哪有不知道的,如今有人这样说,太子是必废无疑了。
“众卿以为陈监正的提议如何,可有人有异议吗?”睿帝如此问,谁又敢站出来提出反对呢?毕竟睿帝戎马半生后来才做的皇帝,一向是比不了英帝仁厚的。当年他初登帝位时这朝堂上流了多少忠臣的鲜血,在场的大臣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的。是以众臣不管心里有没有异议的,都摒弃敛声,生怕一不小心触了睿帝的逆鳞。
“众卿既然都没有异议,那便按陈监正说的办吧。从今日起废太子明珏,改封为肃王,封地蕲州。一个月后启程,具体的事情你们内阁商量着给朕一个细则。”
睿帝说罢便匆匆散了朝,事起仓促他的决断也未必完全正确。只是如今明珏已经开始在朝臣面前崭露头角,未免夜长梦多再有什么变故还是将他打发出去好。一旦抬他离开了权力的中心,想必也不能再翻出什么风浪来,更何况他料定明珏未必就能或者到达封地。
第9章 远赴封地(一)
散朝后一大群朝臣都过来围住了陈监正,就连六部内阁的重臣都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
“陈大人,今日这是……”内阁的段大人问,话说了一半却欲言又止,这件事倒真是不能明目张胆地昭之于口的。
“下官家中还有急事就先行告退了。”陈介元向周围的人拱了拱手,便拨开人群急忙走了。出了大殿被冷风一吹,陈介元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是冷汗直流。他不禁回想当时在寿康宫里太后对自己说过的话。
“陈爱卿,如今皇帝不信天命星象,你们钦天监也是形同虚设,想必你也是很不甘心吧!”太后跪在佛像前,手里拿着一串佛珠,一边数着一边问自己。
他闻言马上磕头道“臣万万不敢有此想法。”
“你不必在哀家面前伪装,便是有想法才是正常的。哀家今日叫你来是有事要嘱咐你。”
“太后娘娘有何吩咐,微臣万死不辞。”他听了这话心下不安,谁都知道如今的皇上与太后不是亲母子,皇上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才对太后格外尊敬罢了。他又有几个脑袋敢去为太后办事呢!可是直接开罪太后他也是万万不敢的,只好先答应下来,待太后说了再寻理由开脱。
“哀家要你在皇上面前说今日出现荧惑守心的星象,而罪魁祸首就是太子。”
太后的话一出口便将他吓了个不轻,他实在不明白太后娘娘为什么要对自己的亲孙子下手。“太后明鉴,微臣不过是个微末小臣,实在难以担当大任。”
“你先别急着推辞。皇上早已将太子看做他的眼中钉,你此举正是给他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废掉太子的机会,皇上说不定会就此重用你也说不准。何况连你听了都意外,皇上又怎么会疑心到你是为哀家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