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之花攻略指南_作者:冷酷荔枝(140)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弋阳公身陨半载之事传得沸沸扬扬,允康帝气得又吐了一回血。

  宁贵妃不合眼地照料着皇帝,允康帝望着她秀致的眉目,心中颇为熨帖,感慨道至少目前还有贵妃母子伴于身旁。

  葛仲奚每隔半月传封信来,信中千篇一律的未曾找到世子。如今终于叫允康帝嗅出了些不妙,他时常梦见长安指挥营叛变,葛仲奚高举大旗策马而来,一刀割去了他的头颅。

  梦靥缠身,允康帝整夜整夜地惊醒,直至太子那边传来了消息。

  ——弋阳公世子找到了。

  允康帝如回光返照般直起了身,难得清醒一回,召来了太子。

  “行儿,你拿着朕的虎符……去平、南二州的指挥营走一趟。”

  谢慎行指尖微顿,他何尝看不出有人正于朝野间搅动风云。宁家树大根深,党羽众多,现今仍是占着优势的。允康帝若是真清醒,此时就该叫太子监国,可他依旧刚愎自用,太子空有盘算却下不了决策,与谢慎言一方纠缠得难舍难分。

  “父皇……”

  他下意识地想拒绝允康帝,暗潮涌动,动荡在即,太子被调离皇都,允康帝究竟是怎么想的?

  “平、南二州离长安最近,若是出了什么事赶来救难最为迅捷,你务必去走一趟。”

  “父皇,长安指挥卫……不是更近吗?”

  允康帝猛烈地捶着软榻,怨毒道:“不可尽信!”

  太子拗不过皇帝,只得手持兵符,带了极少的一队人马,于傍晚时分便装开拔。

  弋阳公世子好歹算是沾亲带故的宗室子弟,指挥卫押解着人不知该往哪送去。一是不便用刑,二是皇亲国戚,送去刑部或是大理寺都有些不妥。

  思来想去,这位世子被送到了空置已久的御史台大狱。

  御史台常与刑部、大理寺三司共审,权贵重臣触犯律法则归于御史台看押。好比先前的礼部尚书之子一案,本该收押御史台,允康帝起先有心袒护,便做主将人送进了刑部。

  世子谋逆一案,由御史中丞齐见思主理,刑部大理寺各出一人协理。

  弋阳公世子本名谢长临,藏匿于长安城中多时,脚步虚浮地被带上了正堂。

  齐见思公事公办道:“谢长临,当日潜入宫中刺杀陛下之人是你母家兄弟,指挥卫从你在长安的住处中搜到了往来信函为证,你当如何辩驳?”

  “我认!就是我要杀了谢安那过河拆桥的老匹夫!”

  谢长临脑子不聪明,从一个尊贵的肚子里钻了出来,占尽好处,当上了这个世子。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特质,便是对爹娘的愚孝,故而弋阳公对这个儿子也十分喜爱。常常同夫人说道,不比旁人聪慧也罢,他能够替儿子铺好后半生的路。

  即便是平常与那几个庶出弟妹不对付,眼见着鲜血洒落面前,谢长临吓得白眼一翻,被人套了麻袋打昏了过去。

  密不透风的柴房里,门外低低传来说话声。

  “里边的人醒了没?”

  “还没有。”

  “看紧了,别捆着他,醒了之后就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同他说是陛下派来的人救了他。”

  谢长临紧闭双唇,眼中几乎泣血,皇帝竟然一手谋划了一出好戏。屠他全家,还要将他拿捏在手中,若是他不曾提前醒来,便中了这天大的计谋!

  父亲曾同他说过,他家与陛下有旧,平时安分守己,只要不出大纰漏,允康帝绝不会恩将仇报。

  他将毕生的脑子都用来琢磨如何逃出生天,直至今日也未曾想过,从一开始他就错了。

  谢长临在谢慎言的默许下毫不费力地逃了出去,先是求助母族,后又风餐露宿赶往长安。行至平州时听到了个惊天消息,当年死里逃生的大殿下不知借了谁的力,重新出现在皇帝视野之中。

  一念及此,谢长临目光一闪:“普天之下,皇帝最不该坑害的就是我父!他轻信谣言,忌惮宗室皇嗣,害我全家,我侥幸偷得一条命,势必与皇帝不死不休!”

  谢长临并非痴傻,自知王府再无东山再起之日,索性破罐子破摔,同允康帝闹个鱼死网破。

  第61章

  堂内静得落针可闻,谢长临口出妄语,众人的胆子却都因允康帝的衰弱而日益滋生,从而造成了此刻的尴尬。

  齐见思看着他,冷冷道:“世子答话前务必三思,御史台由不得你编造谎言。”

  谢长临慢吞吞地笑着,牵动了唇畔细纹,勾勒出一副势在必得的画面:“皇帝命不久矣,在场诸位有谁不知?齐大人,李少卿,你们敢说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