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听了也就唏嘘一番,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大家也就鄙视鄙视大扭的亲娘,恶心她的夫家人罢了,什么都轮不到他们去做。
明面上两人各自背自己的挎包,里面装着各自的一套换洗衣物。听说南边闷热潮湿不知道真不真。手上拎着有路上吃的干粮和装满了凉开水的军水壶。
刘元亲自给人家打招呼,请人路上多关照着点。
狗蛋和汪旋乖乖的和大人打招呼,别人对他俩也是客客气气的,刘元对外说是他侄子,虽然跟着大部队走但是路费花用和吃食都是自己准备的。
两人被安排在最后的位置,他们得先从县城搭车去省城,在那里搭乘火车,一路向南。这就是跟队的好处,虽然是自己出那份钱但是不担心买不到火车票啊。
如果没有人记起来他们,他们就在角落里安静的听别人说话或者做自己的事。这群人就是考察团,什么单位身份的人都有,单是听人家聊天,感觉都能学习不少东西。
省城他们没有逗留,安排的时间有些紧张,从汽车窗往外看,那匆匆而过的景物也知道省城的繁华是他们所在的县城不能比的。首先街面上的小汽车明显增多,人们的穿着也更加整齐,精神面貌透着一股优越感,自信满满的样子。
第81章 分开
C省算是人口大省, 省城的火车站也挺大, 最起码在两个没见过别的火车站的娃来说是这样的。在等火车的空档,大人们找地方喝茶唠嗑去了, 狗蛋和汪旋主动承担守行李的义务。大人们开始不好意思,发现他们真不愿意一起去就说给他们带好吃的回来。
两人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首次产生一种无措感,感觉自己会在这样的人流中被动带走一样。
“不愧是大城市, 我长这么大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走来走去的, 跟过年时的县城商场一个样。”
汪旋赞同点头,“而且很多人衣服很少补丁。”不但如此, 还有穿漂亮鲜艳的衣裳和尖跟鞋的女同志, 那衣服样式在村里甚至是县城都没见过。
以前听妇女同志聊天,都是说谁家的新媳妇抹胭脂是不正经, 穿的衣服颜色太艳太招摇, 婆家该往严格了管。
汪旋拿出窝头, 两人就着咸菜一边吃一边睁大眼睛看着来往的人群, 虽说刘元跟人打招呼关照着点,他俩也不好跟着人家白吃白喝,那让他们分外不自在。看到穿着特别的人, 两颗脑袋凑到一起低声嘀咕, 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娃娃。
狗蛋把所有留下的大件行李靠拢在一起, 然后和汪旋一人在一边, 时不时还能听见火车“哐嗤哐嗤”到站声音,那声音不低, 两人转头看去,除了人头什么也看不到。好奇不已的狗蛋站在长凳子上垫着脚伸长脖子瞧,除了屋顶就是一堵实心的围墙。
“怎样?”
“什么都没有看到。”两人泄气。
除了在报纸书籍上看过火车的图片,实话说他们还没有见过真正的火车呢。县城现在还没有修铁路,只有出省才有可能搭坐火车。
够蛋和汪旋年轻体力好,行李简单。火车进站的时候那是挤挤挨挨的,脚不知道别踩了几次了,奇怪的是有些人扛着大包袱,都不理解为什么出个门非得抗那么些东西。
队伍里有那年纪稍微大身体还不怎样的,在这里面就被挤得东倒西歪的,要不是人多供着,估计早就倒地了。
狗蛋和汪旋就瞧着帮忙,这里扶一下那里拉一把的,这种时候人只顾着往前走,就担心挤不上火车。要是哪位摔倒了,很快被堙没了,真有可能被踩踏了。倒不是人群中冷血,而是前面一直被后面的人推着往前走,前面的人根本来不及停就被带着向前走了。又是闹哄哄的即使有人叫喊,人们也未必能听见。
一行人真是被吓到了,没想到几年过去,搭火车出行的人会这么多,大多数是站票坐票混合着,估计也是能挤上就挤上了。
这次队伍人数多,不能向以往那样出差有专门的干部票——卧铺。他们也不能提前上车,这次过后很多干部心里就隐隐后悔,该提前上车才对,不能因为什么担心人说搞特殊跟其他乘客一起挤着。
不过心里再怎么不得劲,面上都是滴水不漏,甚至还有人感叹,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了,出门的百姓更多了,说明搞经济还是很好的嘚吧嘚吧的一通。然后周围的同僚就附和一通。
终于上了车,众人心里都松口气。这趟列车有两车厢都是给这队人留的,每个人都有座位,并且没有其他乘客挤进来。人数不少,每个市县选有几人作为这次考察的代表,整个省的人数加起来就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