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蛋和汪旋当然也是有座位的,事实上这次说是考察,其实不是第一批,后面的批次有些领导干部也会带家里的后辈出门长见识,所以狗蛋和汪旋即使面嫩别人也不会多想。以为是哪家的领导后辈跟家长去开眼界的,也可能是中专生出来就安排工作的,十七八岁的少年工作很正常。何况两人的个子很高。
同一个县城的人坐成一团,一个车厢什么口音的都有,当然同一个车厢的每个干部什么脾气什么素质也就一目了然。
沾了人家的光,自己所在的车厢宽敞,汪旋和狗蛋打水很积极,有固定的时间人推着小车路过,两人就拿着水壶装满水,有谁没睡了就给人倒一些。行李架上人够不着的也会站起来帮忙,都说拿人手短,一般情况收到别人的帮助和善意,态度都会软化的。
狗蛋和汪旋没事的时候就凑过去听人家讲话,有注意到他们的也没有赶,在他们看来他们讲的很多话都是体系里流传的,认为狗蛋两个孩子多少也是听过的。都是内部孩子么。
两个就这个走走那里晃晃的,有用的信息就给记下来,想着说不定哪天能用上。在别人看来消息只是消息,两人不怎么认为。
汪旋有时候会装着不经意问一些问题,当是玩笑或者聊天的,加上他无害的外表,腼腆、单纯的后辈样子。人家也乐意回答。对于系\\统内\\部的干\\部及其家庭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信息,对于两个村里娃娃来说却很珍贵。
他们明白刘元为什么让他们跟着考察队一起走了,他们第一次知道出身环境不同,为什么资源和起点也不一样了。
如今火车的速度跟后世不能比,又是闷热的夏天,很多身体不好的这时候出门简直就是遭罪。大中午的,铁皮火车被太阳炙烤,人在里面坐,就跟烤箱一样,推开窗口吹进来的风是燥热的气流。有风不如无风。
身体虚的那是一层汗又一层汗,又不能洗澡,那车厢里的味儿别提多重了。胃口不好,一天一顿随意吃点,剩下的就是不停的饮水。
有人受不了,“来一根冰棍吧,不然米汤也行啊,这干的怎么吃啊,不到半天就得馊喽。”
汪旋给一起来的县城队伍泡了去燥的凉茶,是他自己配的,喝了从里到外有股清凉气。到最后知道的人多了,汪旋就把包里准备去暑的都拿出来,就放在那里。谁用谁取,打上一瓷缸的热水抓一撮放到里面去。
等喝的时候,感觉从口腔到胃部都清凉起来,汪旋给人解释是有放一点薄荷叶在里面,剩下的都是些山里人平日采的凉茶材料,总之喝一口,口齿间还留有清香和一点甘甜。事实上同是凉茶,他的和村里人喝的配料也是不一样的,因为知道是夏天乘车,这是他专门为路上喝准备的,一些身体真受不住的中年人喝了眩晕也有所缓解。
大家对两个会来事儿的孩子态度都挺友善,听说他们要去开开眼,就七嘴八舌的给他们建议,建议他们应该去哪里,怎么去,又是要注意什么都给说了。反正这跟工作无关,不涉及保密不保密的问题。
狗蛋和汪旋这才知道,这次的考察团队伍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第一次,有些人都去好几次了,也是相继开放的南边区域,对于这些经济考察团,他们知道的东西肯定不少。
两人都听得仔细,人家甚至连南边的物价,品种都偶尔提一提,还说有些胆子大的从南方进货带到北边卖,一下子赚不少钱。这些事,其实作为当地的干部许多人都是知道的,毕竟对治下的情况不能不掌握嘛。都当作话题聊。
有些要事是不可能让他俩知道的,但就是这样不涉及政事的提议,对他们帮助就很大了。
三天三夜,很多人都受不住这样煎熬的,虽然有汪旋配置的解暑茶,和一些含片,身体上的疲惫还是不能避免的,重要是不能很好的休息,等到下火车的时候,几乎每个人的脚到膝盖以下的都浮肿了,这是坐时间长,血液不顺畅。睡觉时不能躺平造成了。
等下了火车,除了腿部浮肿外,短时间内还是有在火车上的摇晃感,蹲着拉屎感觉坑在晃动,躺着休息感觉床在晃动。眼花耳鸣大概就是这样子的。
约莫休息了一天,好好在旅馆中睡了一觉,大家才将将恢复了一些精神。
如今出门简直要人半条命去,考察团有专门的招待所住宿,次日得搭乘专门安排的观光车载着他们去新区参观,据说行程安排得很满,有些区域不能随意让人敢看,会跨越好几个开发区去考察。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元提早告诉他们要分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