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再续前缘_作者:冬时有雨(12)

2019-03-26 冬时有雨

  许承山点点头,竟没多问什么,目光落在顾子耘的脸上,眼角带出一点温和与隐晦的得逞般的愉悦,道:“如此正巧,你们便跟我来吧。”他说着竟不回身,而径直朝巷子右边的院子走过去,从袖中取出钥匙打开院落的大门,微欠了欠身,对着顾子耘道:“顾大夫,请。”

  被点名的顾子耘愣了一下,很快牵着顾子清抬脚走了进去。一进去,他就挪不动脚了。

  这座院子太好了!

  院子不大,可是规划得很是齐整。正中一条青石板路通向正屋,院子的左边有一棵枣树,长得颇为高大,想来春夏时候,定是浓荫如盖。枣树下走开两步,有一个葡萄架搭成的棚子,到了夏热时节,搬个竹榻或是摇椅在架子下面乘凉吃葡萄,真乃人生一大美事!院子的右边靠墙搭了一个小棚子出来,瞅着像是个马厩,不过目下里面很干净。再往左一点,是一片四四方方的泥地,显见得是块可开垦的菜地,顾子耘盘算了一下,这块地儿可以用来种些喜阳的草药。

  正屋前面有一小块场地,铺了齐齐整整的青砖,平坦得很,顾子耘已经在想可以在那儿做几个晒草药的架子了。

  许承山跟在他们几个人后面进来,带上了院落的门,又走到前面来打算继续带路,看到顾子耘脸上毫不遮掩的向往又满足的神情,心里涌起了一丝骄傲,嘴角边不由得牵起了一个小小的笑弧。

  这是顾子耘自五年后重逢,第一次看到他笑。

  他领着众人朝里走。正屋是一排三间房——一间堂屋,两间厢房。东厢和西厢都盘了炕,朝南开着窗窗边摆着一张木榻,东厢更大些,还给隔出了一小间书房的样子。堂屋很是敞阔,两道门帘和中间一堵墙将一个房间隔出了内室和外厅,正厅用来待客或是摆宴都是可以的,掀开门帘进去,内室东西各有一个灶头,应该是用来连通东西厢的炕的,灶头上很干净,可见平日里应当不是在这里生火做饭的。

  许承山话不多,又引着众人打开屋子后边的一道侧门,走过去却是一间小小的厨房,有两个灶台,一条长台,碗橱柜子都有。顾子耘觉得那张长台正好可以做流理台,心下满意。许承山又打开厨房的一道侧门,却还有个小小的后院,因为有个小厨房,后院比起前院来要小一些,只有靠右一边有一块菜地,菜地边上种了一棵杨柳树。最妙的是正中央有一座水井,用水很是方便。

  顾子耘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还剩下多少积蓄,有点儿冲动想咬咬牙把这房子买下来了。

  一圈看完,许承山故意问道:“顾大夫,这宅子如何?”

  顾子耘看着他,眨眨眼,脱口道:“云巍,这宅子你卖不卖?”

  许承山一阵怔忪,云巍,是他的字,当年他十五岁生辰的时候,顾子耘亲自给他取的。

  “承山之重性,凌云之巍志。虽然别人都得是成冠之年长辈才给取字,但是你今年你已守完三年父母之孝,也是个大人了,我就先给你取这个字吧。”那十七岁的少年看着他,眉眼之间都是温润。他在这份温润里,却泛起了悸动而炽热的情愫。

  第五章

  在顾子耘的印象里,自己是打有记忆起就跟着顾老爷子四处漂泊行医了。他记事得晚,七八岁才模模糊糊有点印象,而七八岁之前的事,却是一片空白。那个时候,顾老爷子年纪还不太大,五十出头的小老头子一个,身体硬朗,精神也特别好,领着个小孩儿,又是亲外孙,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就这么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顾子耘一边跟着老爷子行走江湖悬壶济世,一边还学习医术,七八年后,已经很有些本领。

  这一年的春天,顾子耘十四岁,跟着老爷子走到了江南的信安一带。信安是偏远山林中的一座小城,当时城外的一座村庄正暴发时疫,整个村子死了近十之七八,原本好好地一座自给自足,桃源风光的村落变成了一座愁云惨雾、阴气森森的鬼村。信安的父母官糊涂又胆小,见这时疫来得如此凶猛,既怕时疫蔓延,祸及自身,又怕上面官长知道了责怪他施政无方,竟下令封村,不许任何人进去也不许村子里的人出来。

  祖孙俩平时行医也没有个什么规划,路上偶然在一个茶寮子里听人谈起,忙往那儿赶去。到的那一天已经是腊月十六年关,又是立保密文书又是签了生死状的才给进去的。

  也就在那一天,顾子耘见到了奄奄一息的许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