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生存攻略_作者:小蜗牛跑得快(31)

  旁边一直听了一耳朵去的另一位助教笑了,“那当然,你们刘助教可是圣上亲口赞过的精通典史。”

  刘助教并不搭理他,兀自思考什么。

  沈瑜的脑袋转的飞快,刘助教是新科进士,那也是在宣庆十四年会试的。看来也是跟随朝廷一路南下的了。沈瑜心中默叹,再看着刘助教果然神情莫辨。

  “《资治通鉴》与《举要补遗》都有一百来卷,你若只为写文章的史料,读一读《通鉴纲目》也就是了。”刘助教突然开口。“这些书御书楼都有,你家中若无,可去借来看。若不懂,尽管来问。”

  沈瑜连忙感谢,又问了一两个问题,刘助教都细细解答了。眼看耽误了助教不少时间,沈瑜才起身告辞。

  他瞥了眼漏壶,见午休时候还早,便想去御书楼借本书。从明伦堂一路往御书楼走,路上却遇见三三两两的学生在一起攀谈。

  沈瑜几乎从不参与,也无意细听,然而过状元桥时,还是听见了一两句:

  “楚王殿下怎么了?”

  “当初陛下继位,大家都以为会册立皇太弟。毕竟,丞相都上本了。再说殿下是南地之主,又一向贤德,本就是最好的人选。”

  “南地的,谁不拥护楚王殿下!”

  沈瑜听得心惊肉跳,册封太子的旨意已经宣告天下,国学里竟有学子堂而皇之,非议储君,而且还光明正大!究竟是这些学子太不知好歹,还是背后有人指使?

  他心里乱成一团,脸上仍然云淡风轻。

  等到下学,他惦记着沈玥在家中无聊,便打算去一趟书肆,谁知还没走到门口,就看见了从马车上跳下来的郭逸。

  “悠之。”他出声唤道。

  “伯瑾,你怎么来了?”郭逸惊喜地喊道。

  “我来给妹妹买书。”沈瑜说。

  “可巧了,我也是,我那妹妹难缠得很,定要今日去,我说等到过两天休沐,她都不愿意。”郭逸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嘴角的笑意却带着宠溺。

  沈瑜看在眼里,更添了几分亲近。“是你一母同胞?还是从妹?”

  “自然是嫡亲的妹子,否则我才懒得跑这一趟。”郭逸嘴里嘀咕着,还是认命似的从柜上抽下几本书。

  沈瑜慢慢看着那琳琅满目的游记与传奇、话本,问道:“你妹妹都喜欢什么书?”

  “你这可就问对了人。”郭逸一下打起了精神,“我这妹妹性子也古怪,好强得很,教她读女四书她也不肯的……”他嘀嘀咕咕,沈瑜却觉得这小娘与沈玥有些相似,照着郭逸的指点买了几本《山海经》、《水经注》、《容斋随笔》之类的,瞬间就把不多的私房花得一干二净。

  郭逸陪着沈瑜抱着书出来时,还在感慨:“伯瑾对妹妹当真用心。”

  沈瑜笑道:“悠之说得头头是道,那才叫用心。”他嘴里调侃朋友,心里却想着,这郭小娘脾气性子若是随她哥哥,倒不错,这样有缘,不知能否与玥娘作个伴,玥娘也能有走人家的机会。

  但郭家终究是官宦人家,他不好突兀提起,郭逸也害羞,与他挥手作别。

  沈瑜满载而归,一回去,就叫仆役先把书给玥娘送去,自己去向祖父行礼,还没走到屋门口,又听见一声呵斥:“无稽之谈,尽是无稽之谈!”

  “孙儿来给祖父问安。”沈瑜直接推门而入,躬身行礼。

  起身后他才发现父亲与两位叔叔都坐在下首,表情也是正常的,看来只是议事,气氛还算和睦。

  沈瑜松了口气,坐下才问:“祖父在说什么呢?”

  沈穆略缓了缓语气,才痛心疾首地说道:“还不是你二叔在外头听的那些无经之谈——嫡亲的皇子都找回来了,哪有立什么皇太弟的?”

  “父亲不必惊怒,您也知道,约么是当时延平郡王……啊,太子殿下走失时,朝中曾议论过,传到民间,就成了这些传闻了。如今太子初立,有人议论两句,也正常。”沈荣解释道。

  沈泰也跟着点点头——沈瑜看在眼里,心中更是轻松起来。就在这当口,沈和却说道:“不错,他们这么想,也实属正常。”

  “大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沈穆语气严厉地问。

  沈和说:“父亲有什么惊讶的?楚王曾是南地之主,南地富庶,百姓自然感念楚王贤德。如今太子虽归来,却过于年少,且娇生惯养,不比楚王舞勺之年。何况,圣上战败难逃,相比之下,南地的人自然偏爱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