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抑郁宣战,与昼夜为敌_作者:冷铁卷刃(41)

  可姜尔歌还是每天都来自己座位旁边站着听课。因为他是宝座上的第一名,老师总喜欢在课上让他回答问题给全班同学打样,历史老师还总喜欢让别鸣起来把姜尔歌的答案复述一遍。别鸣...很久没这么受过关注,也很久没有充足的睡眠了。

  别鸣抗议。

  姜尔歌一脸无辜,说,可我困啊。

  别鸣说你可以去别的地方站着。

  姜尔歌还是无辜,别的地方看不清黑板。

  好吧随你吧。

  作者有话要说:  Cantrell五联症: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该疾病是一个叫Cantrell的外国医生发现的,因此以Cantrell五联症命名。患者的心脏外露于胸腔外,下部仅有皮肤组织包裹,通过皮肤可以看到心脏跳动。由于心脏外于胸腔外,两侧肋骨像是天使的翅膀,因此又被称为“天使之心”。

  ☆、第十七章 今年会不会有烟花呢

  别鸣的“夜晚”不固定,也可以说是依据心情而定。意思就是,别鸣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根本不听地球自转和太阳东升西落的话。所以他有时候一睡三十多个小时,有时候一醒三十多个小时,就跟他吃饭的情况差不多。

  这大概就是一个人生活的自由吧。

  不过自由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同样不听他劝告的时不时犯病的胃。

  由别人的习惯而使自己间接养成的习惯,听起来好像是无所谓,但是一旦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被习惯者往往会产生焦躁心理,像是自己一直以来保持的习惯被人强行打破。更直观一点形容,大概就是习惯八点起床的人忽然有一天被人五点钟就喊醒了。

  说起来,这种借由别人的习惯而使自己间接养成某种习惯的过程,其实归根结底,是叫做“陪伴”吧。

  自从姜尔歌每天至少有三节课会站在自己座位旁边后,别鸣觉得自己每天都要至少少睡两个小时,先前充足到满溢的睡眠时间陡然减少,让他觉得很不适应。

  于是别鸣在每节课间都会趴在桌子上,十分执着地看着姜尔歌的背影。

  看他去上厕所了,看他去办公室了,看他的同学来找他了等等,直到看他把下节课的书换出来时,是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还是从桌洞里翻找纸笔。

  如果是前者,别鸣就会谢天谢地地闭上眼睛,分秒必争地享受一节课无人打扰的优质睡眠。

  如果是后者,那没办法,乖乖地找出书本,等姜尔歌。

  这是别鸣因为姜尔歌养成的第一个习惯。

  因为历史老师喜欢在提问完姜尔歌后立即提问别鸣,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别鸣对姜尔歌的发言产生了一种近乎变态的认真态度。不仅是像听英语听力一般明知听不懂还是得全神贯注,而且姜尔歌说到关键地方或分条列框时,别鸣更是认认真真地将其记在本子上。

  等姜尔歌回答完了问题,别鸣通常也把他的答案记得差不多了。战战兢兢地等着老师提问,更多时候老师会接着往下讲课,别鸣长舒一口气,握笔的右手心里总是汗津津的。

  这是别鸣因为姜尔歌养成的第二个习惯。

  姜尔歌在别鸣身边一站就是半个多学期,一直以来,他都是别鸣心里隐藏极深的那杆标杆。说的文艺点,姜尔歌是一群糙汉子间唯一阳光满身的白衬衫,说的悲壮点,他就是孤立于狼群中的朝圣者。

  虽然说姜尔歌总是在他旁边站着,别鸣却一点儿也看不出他有多么困。因为他总是笑眯眯地问他今天吃了什么呀、喝了什么呀、睡了几节课呀、写了几个字呀、开不开心呀、伤不伤心呀之类吧啦吧啦无关紧要的问题。

  可就在圣诞节的前两天,姜尔歌忽然不来了。

  他一直都趴在桌子上睡觉,数学课也睡,历史课也睡,关键是每个老师都装作没看见。

  别鸣坐在后排很纳闷。

  这世道是怎么的呢?自己不困的时候,偏要装作困得不行不行的,故意打着呵欠来后排打扰他的睡眠。真的困倦了想睡觉了,却又从善如流地埋进臂弯里睡大觉了。

  有些人就是喜欢胡思乱想。

  别鸣撑着一整天的精神没有在课上睡觉,就是在等姜尔歌过来找自己。

  然而很可惜,他第一次全天没在学校里睡觉,姜尔歌却溜溜儿地睡了一整天,课间十分钟也没放过。别鸣甚至觉得,他在英语课上打报告说自己想去卫生间,不过是他在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