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冷千山_作者:林子律(11)

2019-03-06 林子律

  他悟性极高,无需慧慈将每一句话挨个指点,自己便融会贯通。遇见实在想不通的地方,才屈尊问一问这位半路师父,更多时候只自己冥想。旁人要学个一年半载的心法,他只用十天半月就全部了然于心。

  洛阳的春夜去得很快,过了一阵料峭,清明雨后不过三天,慧慈教他那一本薄薄的秘籍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他第一次提到自在无相功法的由来:

  “自在无相,本是佛经中的谒语。南诏因在大理,段氏又笃信佛教,菩提堂中前几代高僧武艺高强,将佛门经典与武学相融合,创出来的心法便是这‘自在无相功’。此法重在‘心无旁骛’四字,若用心不纯,哪怕武功盖世也无法领悟其中玄机。以无相而渡众生,见遍万物,才知自身渺小。”

  听了慧慈这番话,柳十七道:“我见青山,犹如青山见我。”

  慧慈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顶,道:“你已明白其中关节了,和尚还有一句教你:修炼此法切勿急躁,无相本无形,又藏于世间众生相当中。是故此功既成,天下武学在你眼中不过管中窥豹,见一斑而知全局。”

  柳十七掐着指头算了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道:“大师,还差一句。”

  那和尚本是端坐于蒲团之上,闻言大笑,他双掌合十:“竟较真至此!阿弥陀佛,小十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和尚时日无多,那最后一句话告诉了你,只怕没有机会慢慢开导、解释了——”

  柳十七眉头一皱:“大师是要离开此地吗?”

  慧慈不答,缓慢道:“无相功,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

  他默默低头念诵那十个字,只觉得好像懂了,又好像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正苦苦思索,猛地抬头想要再多问两句,却愣在了原地。

  灯下朦胧,慧慈脸上浮现出一层苍白的死气。柳十七往前一探身,轻唤道:“大师?”

  已是无人回应。

  他伸出二指一探慧慈的鼻息,虽有了心理准备,仍旧呆在原地说不出话来——那高僧不知何时没了呼吸,悄无声息地圆寂了!

  柳十七手指颤抖地收回,他本就坐在慧慈对面,这时端正地跪下来,朝慧慈磕了三个头。他此前见过厮杀,知道武林中时常有血腥打斗,殒命之徒不在少数,却不想第一次见旁人死在自己面前,是这样没声没息的。

  他拾起慧慈膝头那本秘籍,入手重若千钧。

  秘籍书页泛黄,封面写着庄严的“自在无相”四字,十七翻开第一页,只看了三行,哭笑不得地停下,望向慧慈的安详遗容,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大师,用心良苦啊!”

  摊在地上的所谓秘籍中所写,无非是些生活琐事,哪有半点所谓的深奥功夫?真正的秘籍早已经由慧慈的口,记在柳十七脑海中。

  何德何能呢?

  他在那厢房中跪到天明,蒙蒙亮时点了一把火,将“秘籍”与慧慈圆寂后的肉身一起焚毁了。从来处来,到去处去,柳十七想这大概就是他说的“得道”了。

  城外白龙寺火光冲天,周围百姓提水来,费了一个时辰才把大火扑灭。

  有人从废墟中拾得一颗舍利,才知此地有高僧去了极乐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

  注:几句来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4章 第三章 落英缤纷

  白龙寺那场大火未能被官府查明因何而起,很快便无人问津。

  十七一如往日那般,白天跑堂,夜里暗自练功。自在无相功很快融入了他的骨血,在他尚未觉察时,便与当年修习的西秀山内功浑然一体,仿佛只是他的一场错觉,但柳十七分明发现,无论习武还是调息,凝神比从前要快,而招式力道也更加精进。

  “天下武学不过管中窥豹,见一斑而知全局。”柳十七喃喃道,“当真有这样的奇妙……还需要其他的功夫?”

  所以那夜慧慈与武僧对打,十招之内竟是十个不同的武学流派,便因为这个吗?

  他在榻上翻了个身,忽地记起自身的寒毒,坐了起来。柳十七思及其中关节,忍不住眉梢一挑,不知是喜是忧。

  自从他开始修炼无相功,那寒毒竟一次也没有发作过!

  但这不发作未必是好事一桩,无名溪水向来被十二楼所忌惮,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武林高手,仿佛它是一个静静蛰伏的宿敌。他在水中泡了小半个时辰,后来又溯洄而上,若说几天无相功便能消除毒素,未免太过小瞧了寒毒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