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状的,就跟饺子一样,馅料是咸的。里面的馅料就跟浙江天台的特产扁食一样,包的素馅儿,有花生米、白萝卜还有豆腐干儿等等一些素菜切成小方块儿。然后容易散的,比如豆腐干,先炒炒,煎黄了,就不容易碎掉了。
炒豆腐干的时候,可以放入山笋,因为山笋如果不熟,吃的时候口感会有点涩,还带着麻。
山笋也同样煎黄。两样都黄了,就可以倒入莴苣还有白萝卜啊之类的素菜,加适当的盐,然后,炒炒炒,翻翻翻,各面都熟了,就可以起锅了。如果对自己放盐的手艺不太自信,就尝尝先,太咸了,就加点糖,炒炒,不够再反复,直到可以为止。如果不够咸,就加点盐,之后,和加糖的步骤一样。
这些馅料,花奶奶早就准备好了,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包青团啦!
饼状的青团和饺子状的青团前几个步骤是一样哒,都是从大青面团上,用菜刀割,或者手揪下来一个小团子,然后从外到里一点点弄薄,当然饼状的会厚些。到全部薄下来后,用勺子舀适当的甜馅儿或者咸馅儿,包起来。
到这步就不太一样了。饼状的青团,在包起来后,要搓回团子状。然后就要用到一个工具了,一个叫饼印的工具,其实就是一种模子。
这个饼印有一个柄,柄后是一个镂了三个往里凹模子的长方体,福禄寿三个模子。
福字嵌着梅花,禄字上也有兰花,寿就是个写着寿的桃。前两个都是圆的,寿字有点不规则,里面的馅儿特容易漏出来。
印的时候要在饼印底部洒上糯米粉,避免粘上去,待会拍的时候拍不下来。
是的,就是拍(^_^)
当三个模子都满了后,就要倒过来,往桌上一拍,然后,三个不一样的青团就会出现了。前两个成品都还算好看,第三个就有些便了型。几个小孩暗暗决定,要少用桃子。
现在说一下分工,饼状的是五梅村的小孩做的,饺状的是大人做的。也就六七个小孩,手忙脚乱的捏团子,有漏了馅的,也有惨不忍睹的,但确实在进步。
饺子状的,其实就跟包饺子一样,只是要么不弄花纹,要么就在连接的地方做花纹就跟螺丝的纹路一样。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熟练不熟练,包的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最后包完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脸色都有或多或少的面粉,抬头看一眼旁人,立马咧嘴笑。
第四步
上锅蒸
之前包完的青团都会放在粽叶上,粽叶放了青饺后,还有多余的,足以放青饼的空间,就会剪下来放青饼。然后把青饼连着粽叶放进笼屉里,再把笼屉放在大锅上,蒸熟。
这步是花奶奶做的,她坐在土灶生火处前,时时看着火,顺便拿出几本杂谈看。
第五步
起锅
熟了后,花奶奶一笼一笼的拿起,分开摆在桌上。其实严格来说,并不会每笼都一起熟了,但是这是不科学的世界,我们就当它全熟了,成不?
王亭听到了动静,叫了小伙伴来看。
花奶奶看到几个小孩来了,就一人给了一把蒲扇,一共七笼,也正好七个小孩(主角团五人组秦钊女儿秦晓曼其他村民的孩子)。
花奶奶说:“用扇子扇扇,最后青饺和青饼最后都会很亮,看上去会很漂亮,你们要做到哦。”
“嗯嗯!”几个小孩猛点头。
这是真的,王亭很久以前,在现代的时候试过,确实如此。不过至今也不明白其中道理╮(╯▽╰)╭
晚上,村里摆了席子,所有人都围着大笼屉,就着各种饭菜,边吃边聊。
前几天做的风筝被挂了起来,上面吊着几根涂了荧光粉的石头链子,非常好看,就像星星,闪闪发光,五梅村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喜色,心中闪烁着对明天的期待。
过去的已经过去,追忆已无意义,我们现在,期盼着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现在已经过了,但是番外都写了,上上上
☆、1.第三个世界
1.第三个世界
这是一个怪圈,我永远无法脱身,除非死亡。
——杨辰天
现世报这种东西真是非常诡异的存在,事实上,解之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现世报会不会落在他的身上,然而事情就是那么巧妙的发生了。
前一天,弟弟一直在他耳边叨逼邪~教啊,恐怖主义啊,封建迷信啊等等等关于人类信仰追求的东西。听的时候,他没什么想法,感觉只要身边的人不遭遇那些事,就高高挂起了。然后他今天就来到了,一个极度推崇信仰的任务世界。